李行水
抗生素,作為一種常用藥早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它使人們大大遠離了疾病和死亡,壽命得以明顯延長。然而我國每年約有20萬人死于藥物不良反應。他們不是病死的,而是吃藥吃死的。這當中,40%死于抗生素的濫用。我國有近80萬失聰兒童,而且每年新生聾兒有3萬人,他們當中,50%左右造成失聰的原因是抗生素的使用。該數字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濫用抗生素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股匾话胧峭炀壬奶焓?,一半是致病的“犯罪嫌疑人”。
副作用——本可以避免
氯霉素可以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氟哌酸會造成小兒骨骺提前閉合,影響骨骼發育;由肝腎代謝的抗生素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害;抗生素亦可損害聽神經……本來這些副作用可以通過慎用抗生素而避免或減輕的,但現在由于濫用,抗生素副作用導致的嚴重后果卻比比皆是。
矮個子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的文麗(化名)女士:我身高只有1.5米,今年年初,我聽說國外有關含氟抗生素藥物可以造成兒童骨骺早期閉合,影響身高發育的報道后,覺得可疑。因為我媽說,我小時候腸胃不好,容易拉肚子,經常發作,醫生給開的一種叫氟哌酸的藥很靈,一吃就好。
專家指出:像文麗這樣亂服氟哌酸是不對的,不可以給12歲以下及骨骺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使用氟哌酸,一旦使用,可能導致孩子骨骺早期閉合,影響身高的發育。
出疹子北京市海淀區皂君廟的王婧(化名)女士:我15歲時,有一次嗓子痛得非常厲害,家長急忙帶我去了醫院,醫生診斷為扁桃體化膿感染,為我輸了免皮試的頭孢類注射液??晌业娜韰s莫名其妙地出滿了疹子,甚至脫皮,那時真是苦不堪言。我屬于過敏體質,但那次爆發的疹子肯定是頭孢針劑造成的,這件事直到現在我仍覺得可疑。
專家指出:頭孢類注射液是免皮試的抗生素類制劑,它會因過敏體質或批量生產過程不嚴格等因素導致意外發生,在排除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導致同樣癥狀之外,患者可能在注射后四肢甚至全身起皮疹,嚴重的還會起皰、脫
拉肚子武昌的王女士做了一次大手術,為了預防感染,醫生給她用了大量抗生素,結果引起了腹瀉。醫生又趕緊用抗生素止瀉,結果腹瀉越來越厲害,生命垂危。經專家會診后,確診為濫用抗生素導致的“抗生素相關性結腸炎”。停用抗生素后,經生態平衡治療,王女士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專家指出:這有《艮好的警示作用!濫用抗生素可產生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用抗生素類藥要有針對性,需根據細菌的培養,查明患者屬哪一類感染,還要考慮個體的差異,看患者是否有藥物過敏,否則難免延誤治療,發展為慢性病,甚至導致嚴重后果。一些嚴重疾病在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的過程中,可能導致人體菌群失調,甚至引發二重感染,一些耐藥菌群在體內的迅速繁殖,成為許多重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耐藥性——妙藥失靈了
小到感冒發熱,大到手術消炎,人們都離不開抗生素。為了盡快恢復健康,患者往往擅自用藥,要求醫生下猛藥、用好藥,甚至加大劑量、延長療程……
感冒了老李經常感冒,醫生總是給他開一些一般抗感冒藥外加抗生素。這回也不例外,可是一星期后不見好轉,醫生加大了藥量,又過了一星期后還是不見好。老李說:我就是不吃藥,感冒也該好了,這藥怎么不起作用呢?醫生這才為他做了檢查,原來是病毒性感冒。但是誤用了這么多抗生素以后,老李對抗生素的耐藥程度已遠遠超出醫生的想像,一般抗生素已根本不起作用了,如果以后他真的發生了細菌感染那就麻煩了。
專家指出:抗生素僅適用于由細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癥,對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有害無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引起,服用抗生素無效。
咳嗽了老王患慢性支氣管炎,天氣稍微有些變化,就會咳嗽、氣喘,為了方便,他干脆自己到藥店里買上幾盒抗牛素放在家庭藥箱里備用。哪知,好景不長,一段時間后,他發現那些藥物失靈了。他想最貴的藥一定是好藥,于是就去買了新的進口藥并加大劑量,如此反復,結果病還是治不好。他只得去找醫生咨詢。醫生聽了他的用藥情況后說:“怎么有一點感染就用這么先進的抗生素?”
專家指出:抗生素臨床上分“窄譜”和“廣譜”兩種。窄譜就是應用范圍窄,針對某一種或某一類細菌有效,廣譜則對各種類型的細菌都有效,不過廣譜藥的耐藥細菌更多,不良反應也相應增多。如紅霉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霉素。
醫生應該嚴格按照一種藥物的抗菌譜和臨床適應證來開藥,不應該是哪種藥物最新最貴就給患者開哪種藥。常見菌的感染用普通的抗感染藥就行,只有耐藥菌株感染才需要用最新最好的抗生素。作為患者,不可在不明其毒副反應的情況下服用抗生素,更不可自行要求用最好、最強的抗生素,否則容易助長抗生素的耐藥性,給感染治療帶來困難。
殘疾了10年前,13歲的楊曉霞因為患有感染性疾病到醫院治療,在她身上同時發現13種細菌,對59種抗生素耐藥,這樣惡性循環,直接導致了楊曉霞病情的不斷惡化。經過搶救,她從死亡線上掙扎出來,但永遠地失去了右手和左手的中指。
專家指出:青霉素以前是肌肉注射幾十個單位,現在是滴注幾百單位。青霉素不靈光了,又有了先鋒;先鋒沒用了,用氨芐青霉素;當氨芐青霉素無效時,換用頭孢菌素;發現對頭孢菌素耐藥的金葡菌時,又有了萬古霉素……但是一旦新藥的研制速度趕不上細菌產生耐藥性的速度,“刀槍不入”的耐藥菌會將醫生逼到無藥可用的尷尬境地,就又要回到抗生素發明以前的時代。一個普通的細菌性感染都會帶來可怕的后果!大量耐藥菌的產生,使難治性感染越來越多,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費用越來越高。臨床上很多嚴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為耐藥菌感染,抗生素無效引起的。
誰之過——抗生素濫用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中,有10種是抗生素。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的費用占總費用的50%以上,國外—般在15%—30%;國內住院患者的抗塵素使用率高達80%(其中使用廣譜抗生素和聯合使用的占58%),遠遠高于30%的國際水平。治理抗生素濫用,會直接觸及醫藥購銷及醫療體制的深層矛屑。
——醫生,能用低價藥,卻用了高價藥。采訪中,一位醫生告訴記者:醫生之所以在病人一入院就使用見效快,同時也可能是高價的抗生素,口的是使病人的病情迅速得到控制——正是這個“合理”的理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對抗生素刷藥性的不斷升級。一位醫院的院長對記者說,患者的病用幾毛錢一枝的青霉素本來可以好轉,卻偏偏給用100多塊錢一枝的菌必治,理由是菌必治更有效。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出于經濟—上的考慮,醫生擁有處方權,可醫生也會受到“利益”的誘惑,況且現在又沒有針對抗生素藥物使用的嚴格標準。在目前醫藥不分的情況下,醫院利醫生靠獲取藥品“回扣”收入維持生存,導致出現多開藥、開貴約的現象。我同從1951年開始,從藥品收入叫,拿出—部分來補償醫院,囚當時的政府財政拿不出更多的錢來補貼醫院,普通百姓也無力承受隊治費用。所以,中央政府決定把藥品批零差率留給醫院,“以藥補醫”的機制由此萌生。50多年過去了,對于中國大多數醫院米說,“賣藥”收入仍是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據不完全統計,約占醫院總收入的50%。
醫院的管理者不可能自己限制自己的經濟來源,相反還可能從骨子里希望醫生多用藥。用藥腐敗是目前醫療體制中最大的弊端。很多患者到醫院就醫,一個小感冒就用上百元的抗生素藥。醫院對于醫生獲取藥品回扣也往往采取寬容態度。
——廠家,大多數生產廠家都認為藥品的“降價和限售”不能根本解決“濫用”問題。一方面,“限售”只是限制了在零售藥店銷售,而醫院才是銷售抗生素的“大頭”;另一方面,“降價”也只是部分產品,在功能上能夠替代的“新藥”很快就生產出來了,醫生們仍會選擇沒降價或是新的高價抗生素。“一個極端的例子是,一些對患者來說便宜而有效的抗生素藥品,因為價格降得太低,中間環節利潤被攤薄,醫院干脆拒絕采用,而生產廠家因為市場不斷萎縮,只好停產。”醫生總是選用昂貴的藥物。只有銷售高價藥物,并且盡可能多銷,醫院才能“提留”足夠高的利潤,“這根本不是秘密,而是個公開的事實?!?/p>
華藥公司生產的頭孢曲松鈉(5代)(一種中檔粉針劑類抗生素),出廠價約3元/針,但經過“大批”、“小批”、“醫藥代表”等一系列銷售環節后,在醫院賣給患者竟然達到30元/針,中間環節加價達10倍?!斑@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價格怪圈?!币患抑扑幖瘓F的銷售主管說。在我國的醫藥市場中,醫院就像一個巨大的“壟斷銷售機器”,沒人能撼動它。藥品經銷商為了打入醫院銷售體系,就必須提高藥品價格,以便能分攤出利潤空間去搞公關,結果是價格越高的藥,越容易占領市場。
畸形市場造就了惡性的競爭者。資料顯示,我國藥品生產企業已從20年前的500家狂增到7000多家,這些企業中擁有自主藥品知識產權的只有3%。華北制藥的曹海對記者說,目前不少所謂的“新藥”、“特藥”,從研發到推廣都是“利潤導向型”。在全國興起的各種小型“醫藥公司”,許多都是一錘子買賣,看準一種藥品的療效和市場前景,就迅速投產,其實研制成本極低(不過是原料費用加上委托加工成本),然后盡量定高價,用高回扣的辦法擠進醫院。
——商家,扭曲的競爭使藥品企業都維持著龐大的促銷員隊伍。幾乎所有醫藥公司都有自己的“醫院銷售代表”。據統計,一些藥品企業直接或間接聘用的營銷人員數量,經常達到生產人員的1.5倍甚至更多。這些“醫藥代表”的收入只與銷售額掛鉤,在推廣活動中各種腐敗手段無所不用。日常工作就是進行“醫院公關”,即打通醫生、藥劑師、醫院領導等醫院的主要“關卡”。“給錢比較直接,還有間接公關,比如搞一些培訓和科研活動,安排醫生或醫院領導出國參加學術活動等。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藥賣到醫院。”“沒辦法,都想進醫院,醫院利大?!逼渲锌股禺a品走的量最大,價格也最敏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當前,我國藥品分類管理制度的實施尚處在逐步落實階段,病人在藥店自行購買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藥物口服制劑的現象,還相當普遍??股仉S便賣。大多數藥店對消費者購藥“來者不拒”,可買到任何級別、任何用量的抗生素。不少在藥店里擔當“用藥指導”的藥劑師,幾乎無一提出“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量服藥”的建議。為了不影響藥品銷售,極少有藥店要求顧客購買抗生素時出示處方。
——患者,給自己當大夫,不合理用藥問題不僅在醫院發生,不少患者自身也存在亂用藥的問題。一種情況是:患者看到別人吃某種藥,感覺癥狀相似,自己也跟著吃。這種用藥方式,忽視了同類病人的個體差異性。在病因不清的情況下,模仿用藥是無的放矢,輕則無效,重則延誤甚至加重病情。還有一種情況是:不少患者喜歡趕時髦吃藥,看廣告吃藥,不懂科學用藥知識,不按醫囑用藥;還有人憑借有錢,或單位報銷藥費,要求醫生用新藥、貴藥。
抗生素濫用是個世界性難題。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的醫藥市場價值,理論上將達到600億美元,并可能在2020年超過美國達到1200億美元。這是一個令人垂涎的市場。由于不加限度地追求利益,廠家、商家、醫院和無知的患者形成了一種“合謀”,很大程度上說,抗生素濫用現象在我國如此嚴重,就是這種“合謀”的產物。問題的關鍵在于,抗生素藥物的生產、流通和使用過程中,誰獲得了最大的利益?患者為什么會傾向用高價藥?抗生素越貴越好的觀念是誰傳遞給患者的?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愿所有醫生都能夠如人們所期盼的那樣:把患者當做你的家人吧,請慎開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