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澤春
光明乳業(600597)是繼伊利股份之后的境內乳業板塊第二家上市公司。其實早在上市前,其在國內乳業中產銷量、銷售收入、利稅總額、鮮奶收購量、液態奶產量和全國市場占有率等綜合指標就排名第一,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生產銷售乳制品的企業。
作為城市型乳品企業的光明乳業與伊利的較量,也成為推動國內乳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光明乳業稱“盈利支持增長,而非增長支持盈利”。2003年,以伊利股份、蒙牛乳業為代表的資源型乳品企業,作為液態奶產品的后起之秀,攜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對城市型乳業企業展開競爭,終于將光明反超。但光明有自己的想法,基于自身城市型乳業企業資源劣勢,公司試圖建立有利于自己的行業規則。
如今,達能通過增持光明乳業股份,已成為其第三大股東了,在左右光明發展戰略方面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人們關注,此中,光明能獲得多少以及怎樣的國際化戰果。
“資本”背后的懸疑
引進跨國公司對于光明來說,也許是一步險棋,但王佳芬們對國際化有自己的理解。
光明乳業前身是1996年9月由牛奶集團(中方)和上實資產(外方)共同投資成立的滬港合資企業。2000年10月,上實食品將其持有的5%、2.5%、2.5%的股權,分別轉讓給大眾交通、國資公司和達能亞洲,牛奶集團將其持有的5%、2.5%、2.5%的股權,分別轉讓給東方希望、國資公司和達能亞洲。股權轉讓后,光明實現了股份的多元化,跨國公司達能成為股權轉讓的最大亮點。
2002年8月,光明以6.5元成功發行1,5億股A股,募集資金9.54億元。2003年11月,達能亞洲受讓了國資公司持有的公司3.85%股份,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上升到7.7%,從而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光明乳業與“資本”結盟合作之路,可以追溯到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佳芬到上海牛奶公司上任之初。王佳芬謀求在“與狼共舞”中,盡快縮小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的差距。
如今,世界食品業巨頭達能,會不會轉變為一個強大的對手演繹對光明的收購戰,也越來越引人關注了。
王佳芬說,合作為了學習,學習為了超越,任何企業上市都會面臨收購與被收購的風險,但隨著上市后光明乳業實力的進一步加強,被收購的風險反而降低。達能現在即使擁有7.7%的股權,與大股東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至于未來的情形,則取決于光明乳業發展得好不好。
“如果我們做得好,大股東是不會把股權賣給別人的。”王佳芬表示,現在光明尚不存在被并購的危險。
達能是否會吃掉光明,問題比較復雜。第一要看吞掉光明是否符合達能的長遠利益,第二要看國內乳品行業是否達到贏家通吃的境地,第三要看是否核心技術掌握在外資手中。業內人士認為,“在中國乳業現有競爭環境中,達能也許不會貿然吃掉光明,但不排除繼續增持公司的股權,憑借達能的實力完全能夠掌握吃掉光明的時機。”
用全國奶源做全國市場
光明作為城市型乳企,以液態奶產品的導入者的身份,無疑曾走在了最前面。然而,當液態奶進入超高速發展的時候,其城市型乳企的劣勢就表現出來了。這一點,在近兩年三元股份的發展中,顯得比光明更加突出。
事實上,很早以前,光明就開始貫徹“用全國奶源,做全國市場”這一方針。
經過數年的經營,公司在華東和東北地區已經擁有了相當規模的原料供應基地,目前控制著上海地區約90%的奶源,控制存欄奶牛約52000頭。近年來,公司已經將奶源收購范圍擴大到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為公司下一步拓展市場打下基礎。
據了解,公司在奶源基地建設過程中,堅持“雙贏”,注意保護奶農的利益,加大投入,為當地經濟服務,積極贏得當地政府的支持。在建立黑龍江松鶴奶源基地時,雖然初期投入只有3000多萬元,但隨后已追加到了2億多元。在基地建設過程中,公司對奶農進行了較多的預付款,以確保原料奶的供貨來源暢通。
公司面對新拓展地區冷藏條件的匱乏,將通過合理布局生產基地建設,適度投放冷柜,提高運輸質量,彌補新市場冷藏條件不足的情況,達到產業鏈互動。憑借多年的行業經驗,光明目前冷鏈產品的市場已相繼從上海拓展到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州、北京、武漢、西安等大城市和地區。
游戲規則制造
光明崇尚不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來獲得市場,不參與低價低質的惡性競爭,保證企業實現持續穩定的增長目標,這是公司對自己的定位。
同時,光明始終試圖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游戲規則。“保鮮奶”是光明努力為其他企業設置的壁壘之一。
資源型乳業企業,盡管在擁有的資源優勢,而且在原料成本、人工成本等諸多方面明顯優于城市型乳業企業,但城市型企業的優點是接近市場。在“保鮮奶”的運輸、儲藏、銷售等環節光明有自己的優勢,這一點是資源型企業所無法比擬的。由于上海乃至華東地區遠離北方奶源基地,而光明牢牢控制著上海的絕大多數奶源,這為資源型企業進入華東尤其是上海設置了壁壘。
光明的差異化
2003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59.8億元、2.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1%、24,8%。王佳芬說,這是光明連續第7年經營業績實現兩位數增長。
王佳芬透露,在去年公司的產品結構中,新產品占有量已達到20%左右。正是由于公司積極求新,才使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不斷優化,使主營業務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處于行業前列。隨著乳品市場的成熟,差異化將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目前,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酸奶生產企業。與UHT奶(超高溫瞬間滅菌奶,相比,酸奶具有更高的毛利率,未來在城市中將具有更大的成長性。同時,光明也意識到了近期UHT奶的市場快速增長所帶來的機遇。隨著消費的升級,功能性奶粉、奶酪、黃油等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此外,可以認為,光明乳業已經從“企業生產規模化盈利”發展到“市場銷售規模化盈利”的基礎上,開始向“資本和知識管理的盈利”模式發展。
“盈利支持增長”是光明乳業長期堅持貫徹的發展思路。雖然有人認為這種策略令光明在這一階段的競爭中表現一般,但關鍵看誰能夠始終跟隨第—集團軍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