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質仙
5月中旬,魯泰A(000726)股東大會通過決議,決定投資7500萬元,與中國(香港)聯業制衣有限公司合資組建“魯豐織染有限公司”,投資21000萬元,擴建4萬錠COM紡紗項目;投資18000萬元,進行色織布技術改造。而這些僅僅是公司系列投資計劃的一部分。
在魯泰的系列投資手筆背后,隱含的是該公司產品升級、產業鏈整合、國際化市場開拓方面的戰略推進,及其良好的盈利能力。
產品結構升級見效
魯泰依靠技術進步,推動產品結構調整,主導產品從低附加值、低毛利率的棉紗、坯布發展為高檔色織布和服裝,實現了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
1994年至2003年,公司紡紗產品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由86.5%下降至1.6%。同期,色織布的比重由12.1%上升至80%,襯衣的比重也由1.3%上升至17%。
2003年,公司色織布和服裝的銷售收入繼續分別增長32%和47%。因色織布和服裝的毛利率高于棉紗、坯布20多個百分點,產品結構的調整推動了公司業績的不斷提升。
公司2003年實現凈利潤1.92億元,每股收益為0.45元,每股凈資產為3.44元,調整后的每股凈資產為3.44元,凈資產收益率為13.20%,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21元。
從種棉花到做成衣
目前,魯泰已成為具有從棉花種植到成衣制作完整產業鏈的公司。這在紡織企業中是極為罕見的。
由于紡紗能力不能滿足公司對棉紗的需求,而外購棉紗在質量、交貨期以及價格波動方面均對公司造成影響,公司從2001年起,成立主營棉紗生產的東營魯信紡織公司,2002年和2003年,4萬錠COM紡紗項目分兩期先后投產。
2004年,公司計劃再擴建4萬錠COM紡紗,并通過子公司新疆魯泰在新疆建立5萬錠棉紡廠。2004年項目建成后,公司棉紗的自給率可達到80%。
棉花是棉紗的主要原料。2001年每噸跌至8000元左右,2004年初漲到18000元。國內外棉價巨幅波動,給棉紡企業成本控制帶來很大難度。為解決棉花的瓶頸約束,魯泰2003年在新疆設立了以棉花種植與加工為主業的“新疆魯泰豐收棉業有限公司”,占51%股份。
由此,雖然2004年棉價暴漲,但公司仍可處于有利地位。
公司近兩年完成的液氨整理項目和擴大襯衣生產線項目,均屬于對色織布深加工的投入。按照計劃,2004年公司在繼續擴大襯衣生產能力。
產業鏈的完善使其毛利率不斷上升,2003年色織布和服裝的毛利率分別達32.5%和36.2%,分別提高18.5%和6.1%。
需要強調的是,魯泰的產業鏈的完善并不是低效率的“大而全”,而是工廠專業化與集團產業鏈完善化的結合。
目前,魯泰自產的色織面料約有10%用于公司的服裝制作。僅從上下游配套的角度講,服裝產量還有很大的擴張空間;此外,銷售網絡的建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未來產業應是流通決定制造的時代。因此,包括品牌開發、國際市場開拓的營銷網絡建設,當會成為魯泰今后產業鏈延伸的重要步驟。

盈利能力行業領先
2003年,棉紡色織行業的平均毛利率為9.7%,魯泰的毛利率為33%,是行業平均數的2.52倍。
目前,與魯泰可類比的公司有黑牡丹、常山股份、華茂股份、華潤錦華、慶豐股份五家上市公司。2003年,這五家公司的主營利潤率平均為16%,魯泰是五家公司平均值的2.01倍。
公司在產量和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未出現邊際收益遞減的現象,凈資產收益率由2000年的7.14%上升為2003年的13.2%。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公司未來盈利能力仍有望繼續提升。
2003年末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1.03和0.59,理論上存在短期償債風險。公司近幾年兩項指標不斷下降,主要是募股資金持續投入項目、負債增加及合并報表范圍擴大造成的。但資產負債率為40%,仍處于合理水平。
多年來,公司現金流入充沛,200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8853萬元,占凈利潤的46%,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0.21元,均比2002年有所下降。原因是公司為規避棉價上漲的風險,2003年下半年加大了棉花庫存。
近兩年業績仍將快速增長
主營收入顱測:受系列投資因素推動,預計2004年主營收入達19億元,增長50%。
公司2萬錠COM紡紗擴建項目2003年上半年投產,使COM紡紗能力擴大1倍,2004年將全面發揮效益,公司又投資21000萬元實施4萬錠COM紡紗擴建項目,項目一期2004年二季度投產,二期2005年一季度投產。COM紡紗的建設將使公司棉紗自給率提高,使液氨整理等下游的配套附加值進一步提升,下游產品的毛利率提高。
液氨整理二期工程2004年初投產,使液氨整理能力擴大1倍,達4000萬米。經液氨整理的產品售價提高20%多,使產品毛利率得以提高。
去年投資8872萬元的色織布技改項日2004年初投產,公司擬再投資18000萬元進行色織布技改項目,計劃2004年7月投產。達產后可新增色織布1333萬米,使色織布總產能達到7830萬米,比2003年增長20%。
2003年公司合資(控股51%)設立了“新疆魯泰豐收棉業公司”,2003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886.35萬元。因棉花銷售有大部分在2004年體現,預計該公司2004年銷售收入可達1億元。
投資3000萬元建設年產200萬件高檔襯衣生產線項目,項目2004年6月投產,2005年全面達產。達產后襯衣產能達到750萬件。
出資7500萬元與香港聯業制衣公司合資成立“魯豐織染有限公司”,控股75%,主要從事織染面料的生產銷售。項目建成后,年產匹染面料2000萬米,該項目2005年產生效益。
以上項目如順利投產(筆者了解,以上許多項目已開工建設,并進展順利),2005年魯泰的產量在2004年基礎上將再擴大35~40%。2005年紡織品出口配額全面取消,產量和市場空間的雙向擴大將推動公司業績持續高增長。
主營利潤牢預測:據公司2003年和1季度毛利率狀況,未來棉價走勢、COM紡紗和液氨整理等項目對毛利率的推升、出口退稅率降低等因素,預計2004年毛利率為31.9%,比2003年下降2.4%。
主要則務比率預測:根據公司近年主要財務比率狀況,假設今明兩年的財務比率如配圖所示。
凈利潤預測: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公司2004年的凈利潤為30918萬元,增長61%多,每股收益0.73元;2005年每股收益可達0.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