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建華
我承認,許多獨裁者并非—無是處干的全是禍國殃民的勾當;許多獨裁者是有功績的。古代的獨裁者自不必說,中國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外國的愷撒拿破侖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治功赫赫?那長城不仍然在昭示著秦始皇這個“英雄”帝王的蓋世功業以至今天還讓我們引以自豪嗎?那凱旋門不也是法蘭西民族的驕傲么?即使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昏君之—隋煬帝,還留下一條大運河讓我們受用至今哩。現代的獨裁者怎樣呢?不“遜”于他們的老祖宗。韓國前獨裁者樸正熙雖然鎮壓過學生運動,不是也讓韓國經濟迅速發展從而躋身“四小龍”之列?印尼前獨裁者蘇哈托、智利前獨裁者皮諾切特盡管都曾經對許多無辜者大開殺戒并且腐敗透頂,據說對兩國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的。……所以,除了少數阿斗式的人物,沒有一點功績的獨裁者好像并不多。沒有一點功績的獨裁者簡直就不配“獨裁”的稱號。那專制下的“盛世”雖然像鉆石一樣稀少,但彌足珍貴。
為什么許多獨裁者都不是吃干飯的,甚至是“功勞大大的”?為什么他們能經常做出一些常人難以做到的“驚天動地的大事”?這首先固然在于他們一般都是“人精”,有著常人難有的智慧、狡猾和權謀,更“關鍵”的在于他們有常人難有的“氣魄”。比如,戰爭在他們眼里算什么玩意兒呢?所謂“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戰爭不過是他們經常愛玩的一種智力游戲。至于人嘛,不過是他們手里的一種道具。再比如,在茫茫無邊的沙漠里通過人拉肩扛壘起一座上百米高的陵墓、在人跡罕至群獸出沒的山頂上修一條上萬里長的大墻,一般人想得出來么?這些“蛇吞象”一樣不可思議的“壯舉”即使最大膽的強盜怕是也會感到匪夷所思罷?他們做夢也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強盜終究干不了什么“大事”)。“帝力奈我何哉?”這就是“氣魄”!這就是許多獨裁者功不可沒的“思想基礎”。因此,他們為了某個目標常常會“不惜一切代價”(當然不會把他們自己也做“代價”)。
那些獨裁者到底是怎樣成就自己的功績的?有些功績也許真的要歸功于他們的所謂“雄才大略”。而有些大概只能說是來源于他們本性的貪婪,或者一時的逞兇斗狠、一時的頭腦發熱、—句酒后的胡話、甚至是一個夢(我懷疑長城和金字塔就起源于一個夢),這些“毛病”許多凡夫俗子可能都有,但在他們身上實在起不了多大作用。而獨裁者不同,他們本錢大,能量大,而且一般說來,獨裁者都不甘寂寞,他們總要不停地“干”,不停地“奮斗”———除了變成困獸或者聽到了死神的召喚,否則,他們總是沒有消停的時候(平頭百姓當然就更不會有安穩的時候)。而驢子也知道,只要不停地“干”,哪怕就是瞎折騰,終究也會有做對一兩件事的時候。這時,許多獨夫和強人就建功立業了,就青史留名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了。堂皇宏大的歷史有時其實也很簡單很猥瑣。
氣魄大,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當然這還要看本錢大小)當然就有犯錯誤的時候。不過,不要緊,歷史才是一個真正世故又勢利的老人哩———他對弱小者和失敗的英雄總是特別挑剔,而對那些強人和成功者卻是特別寬容;他寵壞了世界上的一個又一個獨夫和強人,使他們恣意妄為猶能功德圓滿。歷史教給我們,對那些一代雄主當然是要尊崇和景仰,對那些劣跡斑斑的獨夫和強梁也“要辨證地看嘛”。這樣,除了少數的壞事做絕而“遺臭萬年”(有的千年后還可能香起來哩)之外,大多是可以有好處讓人惦著的,再不濟也能留下一些“可圈可點”的痕跡哩。有功也有過,這才是常態。沒有做過一件好事的人大概和沒有做過一件壞事的人一樣少吧?只是有些“過”絕對不同于小學生經常犯的錯誤,也不像強盜殺人越貨多讓一家一村受害———那“過”常常會流血漂桿,或者餓殍遍野。
其實,有幾十萬幾百萬人甚至整個國家做本錢,要做成一兩件大事并不是多難的。一般的平頭百姓既沒有獨裁者那樣的氣魄也沒有他們那樣的本錢,所以,他們要么因為身受其害而罵娘,要么因為“事不關己”就只有敬畏和仰慕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