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總是覺得心里很煩,常常睡不著覺, 還出現心悸手抖,我已經去醫院看了很多次,醫生說是焦慮癥,給我開了不少抗焦慮的藥。但是,這些藥對我除了大量的副反應,根本就沒有任何作用。現在我的癥狀一點兒也沒有得到改善,真不知該怎么辦,望給予指點。
景 燕
景燕讀者:
焦慮癥的發生主要與性格和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有關。敏感、多疑、把每件事看得很重、愛好不多、人際關系欠佳的人,在遇到麻煩或困擾時常可導致發病。人有了焦慮就很緊張,常常表現為煩躁不安、睡眠障礙,同時也可以表現出軀體的各種不適感覺,如頭昏頭痛、失眠、心悸、胸悶、吃不下飯、腹脹、尿頻、腿腳發軟、時冷時熱等癥狀。嚴重的焦慮,還可表現為驚恐發作,即突然發生的恐懼、心悸、瀕死感等。
但焦慮癥本身是屬于輕型的心理功能障礙,在用抗焦慮藥治療的同時,應配合心理治療,從三個方面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1.什么事情都要順其自然。不要給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事情過高的估價,要主動降低自己的欲望值,隨時為自己找到一個心理平衡點。
2.要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努力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當焦慮發生時就能比較容易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3.平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放松自己。任何事情都要往有利的、積極的方面去考慮,不要把困難、矛盾、挫折人為的放大,隨時要充滿自信,并要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
以上這三個方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并非易事。由于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加上自己后天的環境、經歷、所受到的教育,每個人都已經形成了一種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要忽然改變自己的習慣,確實有些困難。但只要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努力地去調整自己,最終將改變自己。另一方面,焦慮癥患者常常有心煩、睡眠不好等表現,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加用一些藥物以緩解癥狀。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 藍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