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明
曹大媽今年50歲,家住農村。最近住在城里的女兒打電話回家,問及身體如何時,曹大媽直倒苦水:“沒其他大的毛病,白天好好的,就是半夜醒來,雙手指發麻,兩條腿像有螞蟻在爬,拍打、揉捏之后要好些。總想走路,如不走,就悶得慌,一定要起床在屋里走來走去,大概走半小時之后才能入睡。唉,最近幾天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讓我精神不好!”女兒聽后擔心不已。后在女兒的要求下,曹大媽來到城里檢查,被診斷為“不安腿綜合征”。曹大媽覺得很奇怪,腿也會有不安?
不安腿綜合征是以腿動不安為主要表現的病癥。該病是一種原因不明,以下肢多種感覺異常、腿動不寧、躁動不安、痛苦難受、夜間加重為臨床特征的神經系統疾病。
不安腿綜合征多見于老年女性,慢性起病,反復發作。主要癥狀是下肢多種感覺異常,一側或兩側發病,疼痛、酸脹、麻木、發緊,或有蟻行感、蟲爬樣、灼熱不舒、沉重乏力;或似痛非痛,屈伸不利。多在夜間發生或加重,導致患者躁動不安、臥不得寧,或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或不停搓腿,搖動身體,捶打患處,莫可名狀;或在睡夢中因下肢疼痛而醒,醒后揉按,或可緩解。
就診時,患者雖然癥狀明顯,感覺痛苦,但體檢時常無異常體征發現。診斷此病,要注意排除器質性神經系統損傷所致的病變,后者有相應的定位體征,并可通過檢查找出病變部位。此外,要與紅斑性肢痛癥區別。紅斑性肢痛是以四肢遠端陣發性發紅、灼痛為主,無其他感覺異常,多見于中青年。
中醫認為,不安腿綜合征屬痹癥范疇,與風、寒、濕、氣、血密切相關。“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則屈不伸;在于肉,則不仁;在于皮,則寒。”因此,在治療上可試用“桃紅四物湯”,即:當歸、川芎各10克,白芍、桃仁、地龍、牛膝各15克,熟地、杜仲各20克,紅花6克。每天1劑,水煎服。以活血為法,令其氣血充足,筋脈得以濡養,諸癥自然消失。
此外,結合針灸、按摩推拿等方法,效果會更好。患者平時要加強鍛煉,提高體質,這是更為重要的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