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奎
寂寞是滴進情感的夜露,是一種情愫。寂寞的時候,可以任思緒紛飛,白天未曾在意或疏忽的點滴也會驀然憶起,獨步心中的芳草地,面對真實的自我。寂寞中有恬靜,悲涼中有溫馨,心中有笑,心中有淚,品得深處,便有無窮的意味。即使人聲喧囂,也可以關上自己的心窗,給自己營造一片安寧的空間,讓心靈平靜,這便是寂寞的舒心。
寂寞是杯淡淡的茶,是杯濃濃的酒,是一種生活的調味品。它使睿智的人深沉。思想豐富的人,可以憑借寂寞的幽曠,與歷史對話,攜靈魂遨游,接靈感入懷。志趣高雅的人,寂寞靜隅,或賞文或聆曲,則又是一番清逸的享受。身處寂寞的境遇,并不等于陷入寂寞的窘迫。
寂寞是一種困境的體驗,也可以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里程,是醞釀成就的養料。在命運的行程中,每個人無疑都是獨行者。有的一帆風順,有的坎坎坷坷。坎坷多舛者,如攀山行棧,一息尚存,壯心不已,一路芳卉異草,奇險風景,自有難得的人生體驗。這是磨礪,是財富。普魯斯特因為長年患病,他閉門謝客,寂寞自守達七年之久,最終以七卷本的《追憶似水年華》而成為20世紀的偉大作家。因此,挪威科學家南森說:“人生至要之事是發現自己,所以有必要偶爾與寂寞為伴,與沉思為伍。”
寂寞是一種悲壯的美麗,是吟喚理性的天籟。與其一味地哀嘆寂寞,倒不如勇敢地面對寂寞,只要不被寂寞扼制,用非凡的意志克服寂寞所帶來的心靈困擾,人生便具有了超凡脫俗、至善至真的內蘊。你就能領略到寂寞的無限妙境,因此享受寂寞。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一個人只有在靜默寂寞中才容易發現和感受具有終極價值的事物。”
寂寞是人生旅程的驛站。李白詩曰“古來圣賢皆寂寞”,其實,李白所謂的“寂寞”只是一種外觀形態。有的人獨處時,心馳神往,思物念友、眷妻想子,感情一片亮色,便不會覺得空虛和無助。因為,他有一個溫馨的自設之境。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當我沉默時,我感到充實。”這是一種全然不同的思想境界。
寂寞不是躑躅街頭的惆悵,也不是徘徊巷尾的頹廢,更不是借酒消愁的沉淪,它是天空中星間空隙,它是等待點燃的青春火炬。寂寞的時候,你才能看見自己歪斜卻實在的腳印,你才能冷靜地思索豐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