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澤民
年老,并不等于衰老,因為年老只是人的年輪記號,心老了才是真正的老人。人不怕年老而怕心老。只有心老才能使人早衰,使人致病,使生命枯萎。如果一個老年人總是感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他就不會有快樂的晚年。一個老年人只要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樂觀的心情,就會獲得永遠刁;老的人生。以快樂的心情欣賞晚年,那么晚年的生活就會有滋有味,使人生的晚霞分外亮麗。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老年人的心是如何被關注的?請看,發(fā)生在我們周圍的這桿兩種現(xiàn)象:
[孤單的父親們]他,獨自住在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內,老伴兒年前就去世了,四個孩子各有各的事,各有各的家,他們“忙”。家里冷冷清清的,更多的時候電視成了他的…個“新老伴”,偶爾外出串門或在外面溜達一圈。子女們的回家“做客”,成了他的節(jié)日,同時嘮叨成了他和孩子們交往的——種方式。今天是人兒子回來看他:“我很忙,沒有多少時間;我會盡量回家看你的;行了,你說的這些我都聽了無數(shù)遍了;要開朗些,注意身體,吃點好的。”留下的是他重新又黯淡了的眼神……
[忙碌的母親們]“隔代養(yǎng)”在人群中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一個母親,首先要把自己的孩子養(yǎng)大成人。當自己的孩子成了父母親時,她們又承擔起隔代教養(yǎng)的工作,在路邊、在很多居民區(qū)的小巷中,老母親在給自己的孫子、孫女或外孫喂飯、帶著孫輩散步,不再矯健的步伐跟在他們的身后,滿是疲倦的面容還在努力地支撐著。——方面,她們要承擔著繁瑣的家務,另一力面,要承載教育的責任——帶好孫輩。也許這些母親們心中有很多的無奈,很多的感慨,但社會給予她們新的角色定付,訃她們五條件地接受新的責任,苦也罷樂也罷她們都得接受,誰讓她們是母親。
上述現(xiàn)象讓人沉重,甚至有一種窒息感。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匱乏關注,這已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許多的家庭都不得不采取措施,開始考慮相關問題:老年人的心理變化與現(xiàn)實的接受能力,老年:人在家獨處時間的長短。其次,老年人的多重角色與心理變化是矛盾的、沖突的。一方面,自然規(guī)律賦予的結果,懷舊心態(tài)是他們面臨變化的一種選擇,從緬懷過去中,獲取平衡。另一方面,社會角色的否定,退休意味著生活節(jié)奏的變“慢”,生命運動減速直至停止。關注老年人心理角色的變化,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關愛是非常重要的,感到自己被愛,這會賦予他們種不可估量的情感力量,從而幫助他們成功地應付生活中出現(xiàn)的種種困難。當我們提醒老人,注意保健,適度鍛煉,合理飲食,不吸煙、不酗酒的同時,另一個因素也同等重要,那就是:老年人更需要用“心”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