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人仲
從1992年起,我從“近距離”聽穆青的談話和指示較多。2000年10月,他出席新華社新聞學術年會,握著我的手微笑著、端詳著說:“你恢復得不錯,氣色很好。”這張照片,我至今珍藏著?,F在穆青已離開我們而去了,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一生,永遠記在我的心頭。在他的談話中,經常講到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特色,并反復闡述這些特色,最近我又學習了這些內容,感觸頗多,特作此文,以念穆青。
調查研究是我們新聞“特有的”
豐富的深入調查研究實踐,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這是在談起穆青同志時大家就知道的??梢獑栆痪洌簽槭裁此L期在調查研究上辛勤耕耘?其中有何原因呢?這就深入到他對調查研究的看法。調查研究在他的心目中,是神圣的、至高無上的,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所“特有的”。
穆青說:“新聞工作的調查研究問題,這也是我們特有的東西。資產階級新聞工作者中有些人也搞調查研究,但同我們有本質上的不同。我們非常強調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這是同我們的新聞性質、作用、任務相聯系的。我們的新聞要真實,要有指導性,要推動我們的事業前進,不調查研究怎么行?”
在世界上,似乎有些西方新聞工作者也在調查研究,而且五花八門,名堂很多。有些人認為西方的新聞調查研究不比我們的差,有的甚至比我們的好,以此貶低我們的調查研究。對此,穆青是不同意的。調查研究何以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特有的”呢?理由如下:
調查研究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對黨的“實事求是”辯證唯物主義實踐的反映,而西方一般沒有這樣的認識。毛澤東同志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像,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占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边@是極為精辟的論述,穆青同志用他畢生的調查研究,實踐了這個“實事求是”的原理。而西方有些記者哪有這樣的境界和要求?
西方有些人搞調查研究主要是“揭丑”。社會主義新聞的調查研究以正面報道為主,同時加強輿論監督。這和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性質、作用、任務是緊緊相連的。美國《華盛頓郵報》在20世紀70年代搞的“水門事件”報道,這可說是西方調查的代表。其實,記者從誰那里獲得尼克松的機密材料的?這個要害問題時經30多年,直到現在(2004年),始終沒有公布。那個“深喉”是調查研究中的主角,在西方,統治集團至今隱瞞著,這就使這次調查成為要害問題交代不清的調查,給群眾留下了很大的疑點。還有,尼克松被趕下了臺,而克林頓也有什么“門”和什么斯基的丑聞,卻沒有被趕下臺。這是因為,這樣做對整個統治集團的震動要小,是“總結”了經驗而采取的。
西方新聞一般說來是講究真實性的,但在許多稿件上,特別是一些事關重大的新聞中,搞假的甚至造謠的多得很。穆青說:“我們不能像資產階級新聞搞道聽途說、捕風捉影、聳人聽聞的那一套,我們要報道事實真相,要對人民負責對社會負責,必然要調查研究?!边@也是“特有的”。
“美國之音”制造假新聞,說東歐一個國家一次屠殺了6400多人,搞了個埋人的大坑。實際上根本就沒有,幾十具“尸體”是從公墓里挖掘出來,拍照展覽的。而這樣的報道卻得到了西方的贊揚。最近,伊拉克戰爭中,美英制造了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新聞到處宣揚,成為對伊出兵的理由。而戰爭結束一年多了,卻始終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種大謊言,怎么對世界人民交代呀?
穆青說:“在我們的新聞中,大量報道人民群眾特別是他們當中的先進人物的活動,是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的一種職責,也是無產階級新聞區別于資產階級新聞的特征之一?!彼罅筷U述調查研究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特有的”,旗幟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這里有他的深刻理解,十分可貴。
深入調查研究,做到“三貼近”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這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而要做到“三貼近”,穆青同志說:“唯一的辦法就在于我們下決心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充分掌握當前實際斗爭的重大問題和各階層群眾的思想動向,摸清楚新聞報道的‘目的,使我們的報道真正能夠從實際出發,做到看得準,打得準,這正是我們進行調查研究的一個頭等重要的目的。”
這里說“唯一的辦法”,就是說沒有別的辦法可以代替調查研究?!皼]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睕]有調查研究,就沒有深入報道的可能。記者的一切材料、鏡頭、錄音錄像,都有賴于調查研究?,F在,從互聯網上、報刊電視上可以了解社會信息,拒絕運用,那等于傻瓜。但必須明白,那些信息是其他許多人“調查”得來的,有錯有對,必須鑒別。而且,對記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報道“自己特有的”;在信息的本源上,唯一的方法是調查研究。穆青說:“記者作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不僅有大量的情況作為報道的依據,而且經過記者認真的分析比較,弄清了事物的內在聯系和矛盾的各個方面,對他所要報道的事物或問題,有深刻的理解和體會,這樣,他就能夠把問題提得新,挖得深,稿件寫得鮮明、具體而有說服力?!?/p>
在1991年,穆青同志還說:“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是我們一貫提倡的采訪方法和工作作風?!钡饺嗣袢罕娭腥?,“就會發現在他們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歷史主動性和豐富的民族傳統美德?!彼麄冊诟母镏袩òl的聰明才智和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精神,“俯拾皆是”;他們的豐富智慧和生動語言,“幾輩子也學不完”。有些人把寫大人物、寫秘聞作為“出名”的捷徑,“其實,愛人民的人才會被人民所愛,人民的信賴才是對我們記者的最高獎賞”?,F在社會在迅速發展,各方面的新事物,人民群眾的新創造,真是層出不窮,這都需要深入調查研究。同時,也有無數的新問題、新矛盾,需要通過調查研究來加以解決。
在談到國際新聞時穆青同志說:“前幾年,他們(西方)一天到晚就是報道魏京生、傅月華,說我們‘沒有人權,‘沒有民主。好像中國別的事情都沒有,就是渲染這些事情?!庇捎谒麄冃侣動^的錯誤,調查就歪了,或者根本沒有做調查?!霸谖鞣劫Y本主義國家里,我們的新聞被貶得很厲害。”他們認為我們的新聞很多不是新聞,而是“宣傳”。這是“充滿了資產階級的偏見”,這也是對中國的實際缺乏了解,對中國的情況沒有調查的結果。一個法新社駐摩納哥記者說,他認為最精彩的新聞是在摩納哥公主脫了衣服去換游泳褲的一剎那,有記者搶拍了一張照片,這就轟動了,這樣的新聞價值大得不得了。這種“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是新聞”的觀點,我們絕對不同意?,F在國內有人認為,要學西方“狗仔隊”的一套,那也是與深入群眾、深入調查研究完全背道而馳的。
調查研究“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我們搞好新聞報道和隊伍建設的根本途徑”
做好記者工作要掌握大局,即掌握宏觀的東西;同時要把握實際,即把握微觀的東西。經常調查研究,是了解宏觀和微觀情況的最好辦法。穆青同志說:“要堅持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把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穿于宣傳報道和各項工作之中?!薄斑@是新華社幾代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根本經驗之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豐富實踐,既是我們新聞報道永不枯竭的源泉,又是檢驗我們新聞報道好壞的客觀標準。新華社在人民群眾中之所以享有很高的聲譽,正是由于我們一代又一代記者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始終與廣大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聯系,息息相通,心心相??;正是由于我們的宣傳報道體現了時代的精神,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要求、愿望和呼聲。深入群眾,深入調研,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是我們搞好宣傳報道、加強隊伍建設的根本途徑。近幾年,在我們的隊伍中,深入調研的風氣有些淡薄,有的人甚至把跑機關、泡會議、抄材料作為新聞報道的主要手段。這是十分危險的。當然,領導機關要跑,必要的會議要參加,有些現成材料也可以為報道所用,但是這不能代替我們深入地調查研究。我曾多次講過,現在我仍然這樣認為,離開了調查研究、脫離了人民群眾,就寫不出好的報道;離開了調查研究、脫離了人民群眾就培養不出優秀的記者。希望這個問題能引起同志們的高度重視?!?/p>
穆青和新華社同志總結的這一基本經驗,他提出的值得警惕的問題,是十分重要的。穆青認為,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的調查研究有三大特點:
基本功。這是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所必備的、像吃飯穿衣一樣一天也離不開的東西。如果不會調查研究,那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新華社記者;正在學習調查的,可稱為“成長形成中的新華社記者”。掌握了一定的調查研究本領的,還要經常進行調查研究,不斷豐富發展,“對調查研究要非常自覺、非常有感情、有強烈的責任感?!币安槐M地‘投入”。這個“非常有感情”,要“不盡地‘投入”,是穆青同志對“基本功”的深刻理解。
“傳家寶”。新華社艱苦創業70多年,有哪些“寶貝”留給后代?調查研究是新華社的一項“寶貝”,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工作的一項“寶貝”。這個“傳家寶”不是“古玩”,不能有時候拿起來看看,有時候扔下讓它積滿灰塵,就不管了。調查研究是非常有用并應經常使用的法寶;應根據新的情況,總結出新的觀念和方法,反映出群眾生動活潑的新鮮事情。
“生命線”。調查研究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生命線”,又是整個新聞隊伍建設的“生命線”。一旦離開了調查研究,新聞工作就喪失了存在的活力,記者隊伍建設就會走入邪門歪道。無數事實說明,不深入群眾,不深入調查研究,記者隊伍就會出現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隊伍是帶不好的。正如穆青同志所說:“如果離開了調查研究,背棄了我們的好傳統,我們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就有偏離正確方向的危險。離開了調查研究,我們的新聞就失去了光彩,就沒有了生命力,指導性、思想性、戰斗性就全部喪失了?!爆F在,在新形勢下,需要開展一個深入調查研究的活動。要從思想觀念、調查體制、具體做法上總結調查研究。特別要總結新條件下的調查研究,有哪些情況和問題,成績和不足,現在的調查研究和過去的調查研究有哪些異同;深入群眾采訪,就是調查研究,反映在新聞作品上現在有哪些新表現;調查研究和經濟條件的關系,各級領導怎樣抓?總之,要把調查研究氣氛搞得濃濃的,要讓調查研究的旗幟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