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凌
突發事件是指“那些突然發生、帶有異常性質、人們缺乏思想準備的事件”①。它的顯著特點是“突發性”,因為其突如其來且稍縱即逝,故常令人措手不及,然而由于突發事件往往具有重大的新聞價值而備受中外記者們的青睞。在對突發事件的采寫中,除了深入現場、細致觀察以外,直覺判斷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并常常被成功記者所提到。如曾獲普利策新聞獎的作品《歌劇明星在舞臺上猝然死去》就是美國記者桑奇·戴·格拉蒙從電視直播中的一個意想不到的鏡頭捕捉到的新聞。1969年3月4日晚,美國電視里正在直播意大利著名歌劇《命運的力量》,忽然,男中音歌唱家雷奧納德·華倫在舞臺上猝然倒下。記者立刻意識到其中定有隱情(新聞),值得報道。他當即趕到演出現場采訪,終于捕捉到華倫猝然死去這一重大新聞。20年后,記者回憶其采寫過程時說:“憑著直覺我感到像華倫這樣成熟的歌唱家不可能在舞臺上失態,即使是因不小心摔倒,我也認為值得報道。”那么直覺怎樣幫助記者捕捉突發事件并判斷其價值,為什么有的新聞記者在突發事件面前能夠敏銳感知,快速作出反應;而有的記者卻漠然視之,無動于衷?
直覺本是心理學范疇的一個名詞,指在一瞬間就能直接洞察和把握事物本質的認識活動。新聞直覺即直覺在新聞采寫中的運用,它是指記者對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生活事實的特征、狀態直接的、完整的、快速的反應,以及對事實所藏蘊的新聞價值迅速地進行判斷的能力。通過透視成功記者對突發事件的報道經驗,可以發現,新聞直覺之所以能夠幫助記者對突發事件的價值進行判斷和認定,原因有三:
第一,新聞直覺具有二度超越性特征,在突發事件采寫中表現為記者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直覺思維的二度超越性特征,在新聞采寫中表現為記者對新聞事實的價值作出迅速識別和理解,不需要經過復雜的推理判斷,細密的理性思維過程,只需記者的直覺頓悟或妙悟。直覺思維這種洞察事實的瞬時性剛好與突發事件的突發性與易逝性相吻合。面對突發事件,記者必須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和思考,能夠在瞬間用銳利的目光洞察其靈魂,判斷和認定其價值。
第二,新聞直覺具有聯想性特征,在突發事件的采寫中表現為記者瞬間的信息組合、接通能力。
聯想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現象,聯想的基礎是有相關的信息儲備。當突發事件發生時,記者在瞬間開闊思維,將它同儲備的相關信息迅速結合,進行縱橫比較思考;將它同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倫理等快速接通,進行豐富的信息組合,從而發現其獨特的新聞價值,達到對眼前事實全面而深刻的認識。生活中的新聞,往往隱藏于事物的內部,同時它和周圍的其他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一般人很難從鋼鐵和羊毛股票的上漲看出什么,但英國女記者史密斯卻馬上將鋼鐵與武器聯系起來,將羊毛與軍服聯系起來,立即預料到要打仗了,從而搶在別人前面捕捉到戰爭即將爆發的新聞。
記者的頭腦是一個開放系統,它通過各種感官不斷從外界吸收新信息,并通過思維對新信息進行選擇、加工、序化,變為知識,儲入記憶庫,與已有知識進行新的組合,從而產生出新創意、新發現。
相關信息的組合不能認為只是信息量的簡單相加,實際上,信息組合過程如同化學反應過程,通過信息與信息間的不同組合,就會使認識結果發生質變,這就要求對信息進行比較、分析,提煉出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即新聞直覺的第三個特征——經驗性分析。
第三,新聞直覺具有經驗性特征,在突發事件的采寫中表現為記者的新聞分析能力。
在突發事件面前,新聞直覺強的記者往往表現為瞬間分析問題的能力很強,這實際上是職業經驗性的表現。面對同一突發事件,不同職業的人在瞬間總是依據其職業特征訓練出的思維去分析,政治家從政治的角度去分析該事件的政治背景、政治地位和政治影響等;經濟學家從經濟的角度分析該事件的經濟背景、經濟地位、經濟影響等等;新聞記者則往往從新聞價值的角度去判斷和分析眼前事實。從新聞信息產生和傳遞的過程來看,新聞報道是記者選擇事實、對其加工并完成作品后,向公眾發送信息的過程,選擇的依據是事實構成新聞價值的大小。這種價值的采訪選擇要求記者有區別事實的眼力,在許多最平常的事件中發現重大事件。因此,判斷一個記者的職業經驗強與否,關鍵看他對新聞價值的鑒別能力的高低,而所謂的新聞分析能力實際上就是對事件的新聞價值的鑒別力。一個經驗豐富的記者,不僅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與自己職業相關的事物,能從一般人司空見慣的事物中迅速發現與自己職業有關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時刻按照新聞價值規律去分析、比較各種事實,從而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來。
1971年9月13日,我國一架三叉戟飛機墜毀在蒙古溫都爾汗,僅過兩天,法新社駐北京記者就向全世界報道林彪墜機身亡這一重大事件。這一記者就是將以前公開發表的我國部分報刊上的若干照片和報道與墜機事件后北京的種種“反常現象”作對比分析,再加上他了解到此類飛機在中國只有三架且僅供重要的領導人乘坐,而林彪作為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此前已久不露面,從而斷定墜機事件與林彪身亡有關。對這一事件新聞價值的正確判斷主要得力于記者對各種相關信息的經驗性分析。
綜上通過對新聞直覺特征的簡單分析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新聞直覺具有二度超越性、經驗性以及聯想性的的特征,所以一個直覺能力很強的記者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在瞬間洞察其本質,發現其獨特的新聞價值。雖然這里為行文方便起見對三方面的特征采取分而述之的方式,但在實際的采寫過程中,這三個方面是密切聯系、同時進行的。尤其是后兩個特征在對突發事件的價值判斷過程中更是相互滲透、交互運用的,聯想中有分析,分析中有聯想,很難將二者截然分開。一個記者在突發事件面前為了能夠快速作出反應,達到二度超越,必須在平時訓練自己的直覺反應能力,即瞬間進行信息組合和分析事實的能力,才不至于與突發事件擦肩而過,也不至于對其價值的判斷和挖掘不得要領。
注釋:
①藍鴻文:《突發事件的采訪與報道》《新聞界》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