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 張軍
內容提要票據清算是現代銀行業的一項基本業務。中國傳統金融機構———上海錢莊在發展過程中,創造了一種頗具特色的票據清算制度———匯劃制度。匯劃制度1890年產生,此后它一直處于中國金融業票據清算的中心地位,直到1935年這一地位被銀行業的新式票據交換制度取代。匯劃制度的存在對上海錢莊和近代中國金融業有著重大意義。
關鍵詞上海錢莊 票據清算 匯劃制度
〔中圖分類號〕F832.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2-0146-04
票據交換,又稱“票據清算”,它是“指同一城市(或區域)各銀行間收付的票據進行當日的交換。參加交換的各銀行每日在規定的時間內,在交換場所將當日收進的以其他銀行為付款行的票據同其他行收進的以該行為付款行的票據進行交換,彼此間進行債權債務的抵消,其差額通過各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帳戶進行劃轉清算。” ① 它通過在銀行內部進行憑證的傳遞,從而能縮短結算時間,加速資金周轉。從世界范圍看,1775年倫敦市上即有票據清算所之組織,節省現金收付之煩勞,而期循環周轉之便利,是為票據交換所創設之始,隨后,歐美各國相繼仿行,“金融周轉,殊多利便”。 ② 在近代中國金融業的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自己頗具特色的票據交換制度,這就是上海錢莊的匯劃制度。目前,學術界對錢莊的票據清算問題研究較少,尤其匯劃制度這一錢莊的重要制度,更少專題研究。本文試圖對上海錢莊匯劃制度的產生、演變作一敘述,并探討其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