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一
每到年初,人們總喜歡制定計劃,躊躇滿志,有著許多美好的設想;但每到年末總結,清點自己的收獲,往往更多的是遺憾和悔意。
有人說,成功與失敗最終取決于意志的較量。有學生問哲學家蘇格拉底,怎樣才能學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學問。蘇格拉底聽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盡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蘇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說:“從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同學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哪些同學堅持了?”有九成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一年后,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還有哪位同學堅持了?”只有一人舉起了手,他就是后來的古希臘另一位哲學家柏拉圖!
是呀,即使最簡單的事情你能堅持做下去嗎?
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有驚人成就的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主要有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制性。由于完成目標一般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這其中對我們考驗最多的就是堅持。
生活中,我們常常由于拖延而灰心喪氣,怨恨自己,或為拖延找借口,繼續一誤再誤,無休止地拖延下去。惰性使我們不滿現狀又不去改變,每日生活在等待和無奈之中,回避現實,情緒低落,常懷羞愧、內疚之心,它像腐蝕劑,阻礙著我們潛能的開發,使我們無所作為、終生平庸。
心理學家說:“你有容量極大的水庫,里面蓄滿著從未使用過卻隨時可供使用的你的天賦和才干,但如果拖拉和膽怯使你永遠不能打開智慧的閘門,那水庫也就如同空的一樣。”
每及時完成一項任務,每改變一個拖延的習慣,即使行動的步子很小,也要肯定自己,記錄進步,獎勵自己在達到一個適度的小目標后就擁有一個享受愉快的權利,在成功的喜悅中逐漸戰勝懶惰與拖延的弱點。
成功并不難,不管設想多么完美,很多時候它是在我們點滴的堅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