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剛
在日本旅居期間,有幸在各種場合接觸了許多的日本女性。上至九十幾歲的老太太,下至上小學的小姑娘,透過日本各個年齡段女人性格、為人、交際的不同風格,從她們對人生、婚姻、家庭、情感、社會的態度,我既了解了日本女人的諸多長處,也看到了日本女人別開生面的所謂“短處”。
歧視中造就溫柔
日本女人的溫柔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語言,第二種是動作,第三種是心理。語言方面,就是指日本女人說話非常溫和、有禮。在動作上是指,她們坐在椅子上必須合并著雙腳,雙手放在膝蓋上,身體微微傾斜著;說話時微微地彎腰。而在心理上的溫柔則表現為,一般不直接地表明自己的意見,比較策略地說話,尊重別人,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曾幾何時,日本女性是世界許多國家男性憧憬的對象,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住英國的房子,找法國的情人,娶日本的太太,開美國的車?!比毡九俗鳛闇厝岬南笳鞒蔀楦鲊惺拷蚪驑返赖淖非?。也有人稱贊日本女人最溫柔,像櫻花一樣,行動處弱柳扶風,惹人憐愛;最高雅,如同和服一樣,貴族氣質自然流露;最浪漫,如同插花一樣,情烈融于水。一句話,日本女人柔情似水。日本女人有多柔,單從電視劇的畫面,可以看到,中年女人跪著迎接丈夫上下班;年輕少婦一溜小跑照顧男人;年輕女大學生給男朋友洗內褲;男人可以以女方睡姿不佳為由與對方離婚;日本女人結婚后必須辭職做專門主婦;日本女人……
眾所周知,在亞洲各國中,日本是對女性約束較多,“說道”龐雜的一個國家。由于封建殘存意識和男權社會的影響,對女性的禁忌頗多。女性結婚后要辭去工作,在家專心“相夫教子”,否則,視為有傷風化,大逆不道。女人不得酗酒,不得加入自衛隊,不得碰神器、扛神輦,不得上擂臺等等,不一而足。一度成為新聞的女人不得進入隧道的禁忌,使女性參觀青涵海底隧道在1985年才實現,日本社會對女性骨子里的歧視性觀念依然根深蒂固。
自強中釋放溫柔
在今天的日本,隨著社會的變革,女權運動的發展,女性現代意識的覺醒,與歐美等民族交往的加深,一些阻礙女性進入社會的陋習逐漸消失。日本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甚至有人哀嘆,日本女性的權利是不是太大了,擔心日本女性變的不再溫柔。
日本男人雖然喜歡聰明的女人,但是他們希望你把能力隱藏起來,讓男人走在你的前面。所以很多文化界的知名女士,雖然很有能力,但是她們的神情都很優雅、可愛。她們不是咄咄逼人,在優雅、溫情中表現出她們的能力,所以日本女人是內心很強,表面卻很溫情。
也許是日本社會的傳統吧,日本女人在結婚前一般比較自由,父母對其的約束也比較松,由此造就了日本女性婚前較為自立的性格。在各種飯局、聚餐會上,明明是戀人的兩個人卻要各付各的飯錢,分手的時候,也不是中國那種男方要將女方安全徹底地送到家才算盡到戀人責任的舉動。往往在電車站告別一下就各奔西東。研究室聚餐結束時,許多女學生就是獨自踏著夜半星光騎自行車或步行回家。曾經問過周圍的日本學生,他們不以為然,認為那很正常,說日本是世界上安全的國家,女士一個人回家也沒問題。另外,婚前的女人有自己的自由,即使中途去別的地方,男方也不應該有怨言。
時尚中蘊藏溫柔
通過觀察,我發現,日本的女性由于年齡段的不同,所流露出來的女性形象也有很大差異。
12歲至17歲左右的女學生一般都是統一的校服打扮,深藍色的套裙下面,長長的白筒襪向下翻著一大截,經常是三五成群地扎堆,人手一部手機,學生之間有自己專門的“行話”,被大人們譽為“宇宙語”。18歲的女孩子則是另類的一族,她們敢于追求時尚,敢于創造流行,在東京原宿街頭,經常可以看到時髦的姑娘三五成群,她們身穿袒胸露背或是掛滿飾件的新潮裝,臉上涂著深褐色的面霜、藍色的眼影、白色唇膏像現代摩登女郎一樣。盡管這些時髦少女穿著松糕鞋,染著頭發,但是她們一般不會出口傷人。這一點和我們中國少女有很大的區別。25歲左右的日本女性則大多溫文爾雅,大多在公司工作為將來積攢私房錢,或者在學校學習家政,為將來主持家政做準備。
雖然日本女人各年齡段的形象不同,但總的來說,現代日本姑娘比老一代的女人開放、時髦,不過她們骨子里還是很傳統的、很溫柔的。我們經常在原宿、涉谷的青年街上看到時髦的姑娘三五成群,這僅僅是她們不想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限制,表現出對傳統文化的一點小小的反抗。
情感中透露溫柔
在男人的眼里,日本女人總是給人一種完美、溫柔、從不得罪別人的“八方美人”形象。有時男士們看到日本姑娘對他們很熱情,以為對他有好感,從而產生了誤解,就連日本男士也不例外。日本女人真正的喜歡和愛一個男人,她們會為男人做許多事情;其中最突出的是為男人做家務活。日本女人給男人做家務、擦拭家具、燒飯,是表達喜歡和愛男人最具體的表現。
在美國,美國女人非常嫉妒日本姑娘,因為美國女人雖然愛或喜歡男人,但她們不會像日本女人這樣,竭盡全力地去為男人服務,她們認為這有失女人的“威嚴”。所以都是相同的愛,在美國男人眼里,日本女人得百分,她們只能得三十分。
在日本多數女孩子剪著長長的直發,因為日本男人不喜歡女孩子剪很短的頭發,認為那樣沒有女人味。戴眼鏡的日本女人也特別少,原因是日本男人認為女人知識太多,太聰明,戴著眼鏡有一層隔閡,他們不喜歡。
學習中培養溫柔
通過我接觸的中年女性和電視上經常出現的一些女人的舉動看,日本女人在未婚階段普遍比較自立,結婚后浪漫中也帶著溫柔,在追求個性和安定悠閑中,個人興趣較多,普遍崇尚終生學習。
與中國的女性在工作之余普遍要操持家務相比,全職在家的日本女性可就幸福多了。由于日本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和家庭電器化的普及,日本廚房家務的勞動程度大大降低,日本女性不用為衣食擔心,在外出滿足自己需要和浪漫的時候,時間和金錢明顯多于中國女人。
日本婚后女性普遍在業余時間參加各種自己喜歡的娛樂項目,可以是折紙、插花,也可以是學習書畫、做菜,有的也搞符合自己興趣的研究和國際交流,做自愿者的大有人在。也有的干點臨時工作,賭博、博彩的不多。
我周圍接觸的日本女人一般在家務外,比較重視“休閑”。除了在節假日、周末舉家外出,平日也忙里偷閑地學習插花、茶道,或是學習古典樂器、做菜、學西洋點心制作等。像都夢夫人總是陪同美國丈夫參加各種她們喜歡的盆栽、插花和折紙等活動,給外人的印象就像是高級保姆。那種淡雅的夫妻情分無處不透露著傳統的日本女人的溫柔美感。大阪的竹內夫人則是細心周到、柔情似水的典型。她不僅對丈夫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對朋友,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友人更是分外關心,許多你意想不到的驚喜都是緣于她的創意。
在日本感觸很深的另一點就是,日本女人的終生學習意識非常強烈,值得中國女人借鑒學習。也許是日本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所致吧,不管是結了婚的中年女性,還是近古稀之年的老人,日本女人對新知識的渴望超出了我的想像。
顯然,日本女人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一杯雞尾酒,略顯剛性和苦澀的表象下,更多的是五彩的浪漫。不管如何與時俱進,日本女人骨子里掩藏著的溫柔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失,也不會隨著陰盛陽衰而變味。日本女人就是日本女人,你從各處聽到看到的問候、微笑就足以讓你相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