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中 王文娟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但是,近年來,一些教師卻做出了不少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四平市朝陽小學一名劉姓女教師和其母違反國家政策,給學生辦起了課后班,而且該班已成立了五六年。不久前,在母女合辦的這個課后班上課時,兩名小學生因違反班級紀律被劉老師發現,劉老師厲聲叫起兩名小學生,叫兩人互打10個耳光。因兩個小學生打完后忍不住發笑,劉老師竟教唆另一名小學生各打違紀的兩個小學生40個耳光。其中一名小學生被打致一只耳聾。
2004年3月18日,河北省曲周縣東高固小學的語文老師劉利娜為了懲罰學生上課說話,竟然用小刀將全班41名學生的手心上劃下重重的傷痕。
2004年4月12日下午,溫嶺市箬橫鎮一名小學生在上數學課時,因故被任課老師揪拉頭發,造成頭皮大面積腫痛。經過檢查,醫生發現他的頭皮已與肌肉分離,確診為帽狀腱膜下血腫,他的頭部被縫了11針……
一向被稱為“靈魂工程師”的教師為什么會這樣?
據業內人士分析,其原因可能錯綜復雜,但共同點是:施暴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教師心理障礙:到底有多嚴重?
有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正常人群心理障礙的發病率在20%左右。然而。據國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我國部分省168所中小學的2292名教師進行心理測評的結果表明,中小學教師心理障礙發生率竟高達48%!近幾年來,中小學教師已成為心理障礙的高發人群。前不久,國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教師進行心理測評。結果表明,69%的被核測教師自卑心態嚴重、嫉妒情緒明顯、焦慮水平高。
為教師心理號脈:心理障礙原因多
教師由于所從事職業的特殊性,其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在某種意義上顯得更為復雜:
一、教育體制改革挑戰教師的心理承受力。研究表明,壓力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盡兩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正在進行著全面改革。伴隨著這一改革進程,每位教師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些本身心理比較脆弱的教師,則往往因壓力過度導致心理危機。
二、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常常超負荷。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師為人師表,這種角色的神圣感在客觀上迫使教師不得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面對家長望子成龍、學校以升學率高低論英雄以及社會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師往往“載不動許多愁”,勢必使心理不堪重負。
三、源于傳統觀念和社會現實之間的沖突。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受傳統的儒家思想影響,重義輕利,安貧樂道,耐得住清苦。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轉型以及教師工資待遇、社會地位等方面因素的逆轉,這一情況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新的變數。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的孤獨、無助、貧困、焦慮、抑郁、自卑乃至絕望等不良心理油然而生。這都是造成教師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教師心理健康: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業內人士認為,針對這一情況,應該從源頭抓起,適當提高教師資格準入的門檻。國家教育部門通過對教師法和教師任職資格制度有關條款的修改完善,明確把心理健康作為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重要條件之一。
教師心理問題在某種意義上是社會問題在教師身上的反映,因此,要從政策、管理等方面盡可能地為教師創造寬松、愉快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全面啟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師考核項目和繼續教育的內容,在中小學生保健所內開辟“教師心理咨詢室”,為老師緩解壓力。
教師自身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適時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在目前教育體制改革中,只有正視現實,不斷進取,才能適者生存。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時俱進,才能找到應有的位置,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時,教師自身也要重視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及時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緒,保持一種健康愉悅的心態。
編后:
當第20個教師節隨著日歷又一次掀過之后,我們再一次想到了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師德的魅力是無窮的,正如詩中形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每個人在回憶自己學習和成長道路時,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那些給我們人生啟發,以自己實際行動照亮學生生命道路的老師。為師者,應知任重而道遠,須重師德修養。所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就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只有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教師才能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我們真誠希望天下所有的教師都真正健康,真正做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