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慢支”的耐寒鍛煉
陳燕
“老慢支”是慢性支氣管炎的簡稱,是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之一。現認為,凡是一年當中有3個月咳嗽,這種情況連續2年以上,而且咳嗽不是由于心肺等其它疾病所致就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率為15%-30%左右。臨床上常表現為咳嗽、咳痰或氣喘等癥狀。早期癥狀輕微,多在冬季寒冷時發作,春天氣溫變暖后緩解;晚期癥狀加重, 長年存在,不分季節。疾病進展又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冬季氣候干燥而寒冷,室內外的溫度和濕度相差較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忽冷忽熱的刺激,致使防御能力下降。并且冬季老慢支病人極易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使阻塞性癥狀如氣促等加重,導致“老慢支”復發。慢性支氣管炎的復發與病情加重都與寒冷有關,因此通過耐寒鍛煉來增強體質可以預防慢性支氣管炎,讓“老慢支”病人能夠安全過冬。
對“老慢支”而言冬季耐寒鍛煉的方法多種多樣,最終的目的是加強病人身體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不同而選擇適合自己的耐寒鍛煉方式,常用的耐寒鍛煉方法有:①積極的室外鍛煉,可采取早晚散步呼吸新鮮空氣、適當快走、慢跑等方式,還可以打太極拳、練氣功、舞劍。②簡易耐寒按摩,用手摩擦頭面部及四肢的暴露部位,每日數次,每次數分鐘,直到皮膚發紅發熱為止,還可按摩風池穴和迎香穴,可預防感冒。③冷水鍛煉,用溫水(水溫高于20℃的水)洗手、洗臉、洗腳和揉搓鼻部,逐漸用溫水擦洗面部、頸部,每日2次,每次5分鐘,一段時間后可用溫水擦洗四肢至全身,若氣溫太低要量力而行。耐寒鍛煉要有毅力,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只要堅持,就能見效。如果能四季堅持,可使患者增強耐寒能力,減少受涼感冒,減少“老慢支”的發生和發作。
警惕惡性黑色素瘤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教授 羅學宏
年逾花甲的劉伯,左趾傷后趾甲下反復出血、流膿,曾在某鄉醫院擬診為左趾甲溝炎,以高錳酸鉀溶液浸洗及四環素眼膏外涂包扎。2個月后創面仍然不愈合,又在局麻下拔甲,刮除肉芽樣組織。3個月后因創面經久不愈來我院就診。檢查見左趾外側緣趾甲缺損,隆起的褐紅色肉芽樣組織中夾雜著淺藍色組織,即行活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為惡性黑色素瘤,術后給予化療和干擾素治療。傷口愈合步行出院,目前正在追蹤觀察中。
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少見的極惡性癌,又稱痣癌或色素痣,常有家族史,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惡性蕉斑樣痣、發育不良黑色素細胞痣,交界痣等黑痔或色素痣,發病原因不明。一般認為與內分泌因素有關,受長時間日光照射、創傷刺激、不徹底的燒灼或活體檢查、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等可誘發。
甲下惡性黑色素瘤多發生于中年及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好發于下肢,常見于足趾。劉伯由于早期自覺癥狀不明顯,未加介意而被誤診。再加之首診醫師對本病認識不足,僅按甲溝炎、甲下其他疾患診治,進行拔甲、擴創,造成對腫瘤的惡性刺激,致病情加重,腫塊破潰后流血、化膿,同側腹股溝淋巴結轉移才得以確診應視為教訓。凡有以下情況者,醫患雙方均應想到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有甲下黑線或黑褐色病變,突然增大,尤其在45歲以上者;指(趾)外傷后持續存在甲下損害的癥狀;病情發展迅速,局部潰爛嚴重者;按甲下損傷疾患治療,經久不愈者。凡想到該病可能時,應及時切取甲下組織行病理學檢查,以及早明確診斷。
甲下惡性黑色素瘤診斷一旦成立,應及時行截指(趾)術。病程較長或者區域性淋巴結腫大者,還應及時進行區域性淋巴結清除,必要時結合免疫和干擾素等治療,有可能提高療效。切忌作不完整的切除或化學燒傷。這樣反而促進其擴散或轉移,應看作禁忌。
冬筍席上珍
郭宏偉
竹筍即竹子的嫩莖,又稱毛筍、毛竹筍等。竹筍的種類很多,可以分為冬季采摘的冬筍,春季采摘的春筍,以及夏季采摘的鞭筍。其中以冬筍的質量最佳,春筍次之,鞭筍最差。
據營養學測定,每100克冬筍中含蛋白質2.1毫克、脂肪0.1毫克、糖類4毫克、磷57毫克,還有大量的維生素B1、B2、C等。
中醫認為,冬筍具有消渴、利尿、化痰、吸附脂肪、促進腸蠕動、助消化、去積食等功效,適用于浮腫、腹水、急性腎炎、咳喘、糖尿病等患者;對預防腸癌和單純性肥胖亦有益。冬筍的食療方劑很多,下面試舉一二:
1、發熱咳嗽者:取冬筍50克,豬肉末50克,粳米100克,加適量食鹽、蔥末、麻油煮粥食用。
2、腹瀉、痢疾及脫肛者:取鮮竹筍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3、產后陰虛火旺者:可用鮮竹筍100克,最好用鮮竹茹、竹葉心,加水煎服。
4、便秘:鮮竹筍100克,炒菜、煮食均可。
當然,冬筍也含有大量的草酸鹽,后者能與人體內的鈣結合,生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這樣會使泌尿系統結石的患者病情加重,同時由于加速鈣的排出,所以也不利于青少年的骨骼成長。此外冬筍是寒涼食品,有澀味,含較多的粗纖維,容易對胃腸道產生損害,所以有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出血以及有慢性胃腸炎病的人不宜多吃。為了減少草酸鹽和澀味,在食用冬筍前可用開水將其煮5—10分鐘,經過高溫處理后,大部分草酸鹽和澀味就可去除。
冬日美腿巧攝食
宏偉
冬日里,對于每個愛美女性來講,最大的擔憂莫過于深裹在冬裝中的雙腿,有朝一日重見天日時,會變得臃腫不堪,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唾手可得的修形美腿好食物。
芝麻:提供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E、B1,鈣質,特別是它的“亞麻仁油酸”成分,可去除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食用前將芝麻磨成粉,或直接購買芝麻糊以充分吸收美腿營養素。
蘋果:其含鈣量比一般水果豐富得多,有助于代謝掉體內多余的鹽分。“蘋果酸”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
蛋:其中的維生素B1給你雙腿滑嫩嫩的肌膚;維生素B2則可消除脂肪;其他的磷、鐵、維生素B1對去除下身多余的脂肪,具有不可忽視的功效。
菠菜:多吃可使血液循環更活絡,將新鮮的養分和氧氣送到雙腿,防止腿部肌膚干燥。
芹菜:含有大量膠質性碳酸鈣,容易被人體吸收,補充筆直雙腿所需的鈣質。它對心臟有益,又有充沛的鉀,可預防下半身浮腫的現象。
葡萄柚:獨特的枸櫞酸成分,使新陳代謝更順暢,卡路里低,含鉀量卻是水果中的前幾名。
花生:冠有“維生素B2之王”的雅稱,有豐富的維生素B2,高蛋白含量極高,除了能美腿,也是對防治蛋白質不足造成的肝臟病有益的健康食物。
木瓜:吃了太多的肉,脂肪容易堆積在下半身。木瓜里的蛋白分解酵素、番瓜素,可減低胃腸的工作量,讓雙腿變得有骨感。
番茄:有利尿以及去除酸痛的功效,長時間站立的美女,可以多吃番茄去除腿部疲勞。建議番茄盡量生吃,做成沙拉,榨成汁或直接吃都可以。經過烹飪后的番茄,營養會大量流失。
獼猴桃:含維生素C很多,纖維素含量也相當豐富,纖維吸收水分膨脹,避免過剩脂肪讓腿部變粗。
便秘小妙招
老豆
便秘為臨床常見多發病,多見于中老年人,飲食過于精細,嗜食辛辣,飲食失調,缺少運動,過度疲勞等,均可影響胃腸功能而發生便秘,下面介紹幾則非藥物療法,有明顯治療效果。
1、青菜汁煮沸后溫服,治便秘。2、紅蘿卜搗汁兌糖調服。3、韭菜葉搗汁1杯兌紹興酒服下,治慢性便秘。4、韭菜子適量,炒熟研成末,每次3克吞服,每日3次,可治老年人腸麻痹、無力、大便不通。5、豬心1個,柏子仁50克,加水燉熟調味食用,分早晚兩次吃完,可治慢性便秘。6、豬苦膽1枚,醋30毫升,將膽汁注入醋中,灌腸,治腸熱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