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熠煜
內容提要近年來,農村民間組織發展較快,而目前學界對此關注不夠。農村民間組織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村自身廣泛社會資本的運用,基層政府對農村的公共物品供應不足及農村精英的參與。農村的民間組織能協助政府治理鄉村,是農民自身的利益表達機制。但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對農村民間組織的引導。
關鍵詞農村民間組織 鄉村基層政權 社會資本 公共物品
〔中圖分類號〕C9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1-0162-08
一、引言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北美和歐洲,學術界對于非政府組織(亦稱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等,官方一般簡稱為民間組織。英文全稱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簡稱NGO),或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簡稱NPO))的研究出現一個熱潮。非政府組織正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一個新興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研究領域包括:非政府組織興起的原因、發展歷程;在不同的政治、經濟框架下,非政府組織與國家、市場之間的關系;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影響等等。尤其是研究非政府組織成因的理論眾多,其中有美國經濟學家伯頓?韋斯布羅德(Burton A?Weisbrod)提出的政府失靈理論(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1974);美國法律經濟學家亨利?漢斯曼(Henry B?Hansmann)提出的理論合約失靈理論(contract fail ure theory,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