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濤
內容提要在從理論上分析了解決農民貧困問題的制度滯后的基礎上,對制約農民貧困的主要滯后制度進行了考察,認為農地使用制度、戶籍制度、稅費制度和農村行政管理體制的滯后是造成農民貧困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礎上,給出了解決農民貧困的制度創新對策。
關鍵詞貧困 制度 滯后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1-0186-06
對于我們這個農業人口占國家絕大多數人口比重的國家來講,農業問題是一個涉及到國家穩定和富強的基本問題。從目前來看,農民的貧困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改革開放之初,隨著土地承包到戶,農民的勞動積極性高漲,農民收入也得到顯著改善;但隨著改革的持續深入,改革的重點開始由農村轉向城市,農民收入的增幅逐漸趨緩,特別是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農民收入增長相對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長(8%以上)已出現停滯狀態(不足3%)。現在,如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造成農民貧困的問題很多,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但總的來看,制度創新供給不足和有效制度滯后是造成農民相對貧困的重要原因。制度創新不足和制度滯后主要體現在農地使用制度、戶籍制度和農業稅費制度和農村基層行政管理制度四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