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故我在!
聽到一個貪吃的人這么說,你會稱贊他有個性嗎﹖如果是一個帥帥的男生如是說,你會稱贊他吧;如果是一個瘦瘦的可愛女孩如是說,你也會稱贊她吧;但如果是一個極普通而且還稍有些發胖的女孩這么說,也許你會想:還是節制一下為好!
我無法反駁,人人都喜歡美的事物,但是,“灰姑娘”真的就沒有貪吃的權利嗎﹖“灰姑娘”又為什么非要貪吃不可呢﹖看下去,為你講述一個貪吃“灰姑娘”的故事。
這樣的女孩讓人尷尬
安安,25歲,敏敏的大學同學
敏敏是我進入大學認識的第一個同學,我們同一寢室,報到那天一進寢室就看見她,她很熱情地幫我,這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我想我們是應該成為好朋友的,女孩子在陌生環境里總是很怕孤單。而我們確實也做了一陣子的好朋友。我們幾乎同進同出,一起上課逛街,但后來我們卻漸漸疏遠了。我不知道我究竟是否了解敏敏,她總不愿意對別人敞開心扉,而我最受不了的還是她的貪吃,總覺得一個女孩子那樣很不好,尤其是和一些不算很熟的朋友一起出去的時候,女孩子嘛,多少應該注意一點兒自己的形象,但敏敏似乎完全不在乎這些,只管埋頭猛吃。倒是我這個做朋友的,面對人家訝異的神情覺得好尷尬。
我一直鬧不明白,敏敏為什么這么愛吃呢﹖她的床上總少不了各式各樣的零嘴,她幾乎把大部分零用錢花在吃上,而不像很多室友手里有錢總會琢磨著打扮自己。
敏敏不是個壞女孩,我們不能繼續做好朋友,或許也是我的虛榮吧,我無法忍受一個女孩子不停地往嘴巴里塞東西吃。
我看不慣她
董淑英,51歲,敏敏的母親
很多親戚都知道,我們家敏敏貪吃。這不是什么好名聲,我也知道背地里總有人說我從小虧待了這孩子。其實我何嘗不想每天給她吃好穿好,那時候家里的生活是真的不富裕。當然,可能也是因為我自己小時候真的窮怕了,所以工資的大部分我都存了起來。誰知道將來會發生什么事,我總得給自己留條后路。
說實話,我和敏敏的關系一直說不上特別好,但又有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大方得體呢﹖所以每次看她吃零食我總免不了多念叨她幾句。可現在想“念”也“念”不到了,敏敏大學一畢業就跑到南方去工作,也許她是嫌我煩吧。
這不能成為自私的理由
EMI,23歲,敏敏的表妹
與敏敏表姐的交往并不太多,每年只有大概過年的那幾天才會湊到一起。其實中學的時候也曾試圖親近她,那時候天真地以為只要努力我們就可以成為無話不談的姐妹,畢竟我們都是獨生女。但顯然我的想法錯了,她并不想和我成為好姐妹,她的世界里似乎只有兩件事是她會去注意的,一件是學習,另一件事就是“吃”。
過年的時候一家人總要團聚在一起,我們是小一輩,經常挨著坐。說實話,有時候覺得她貪吃得過分,好菜上桌也從不懂得謙讓。即使這樣,很多親戚還是和我一樣覺得她很值得同情,所以即使看不慣也不會說什么。聽說敏敏表姐小時候還因為營養不良住過院,也許她家以前的生活條件真的很不好吧。
但敏敏最讓我受不了的卻是她的小氣和自私。有天逛完街一起去吃飯,那是家快餐店,我是覺得誰請客都無所謂啦,但當敏敏只買自己那一份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很不舒服。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她只買了粥來吃后,卻毫不客氣地吃起我點的菜來。不是在乎錢的問題,只是那種感覺真的讓人感到很生分。
另一件讓我看不慣的事就是她跑到千里之外的南方去工作。為什么呢﹖因為她媽媽的身體特別不好,曾經還差點死掉。如果是我,即使媽媽曾經對我不夠好,我也該留在附近找工作吧。這可不是犧牲哦,說實話南方雖然經濟發達,但薪資水平和這邊的開發區也差不了多少。她曾經說是為了男朋友才跑過去的,可她男朋友卻說可以為她到這邊來工作。她也曾經跟我說,不希望住在家里每天連吃東西的自由都沒有,吃零嘴都會被媽媽念叨半天。或許,這才是她真正離開的原因吧。
其實她很可憐
阿偉,25歲,敏敏的男友
認識敏敏的時候,我剛剛和前任女友分手,她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子,但也極其任性。敏敏給我的感覺與之完全不同,她不做作,也不會讓我有壓力,更重要的是她和我一樣喜歡品嘗美食,而不像很多愛漂亮的女生,為了怕胖每餐只吃一點點。漸漸地,我們就從普通朋友的關系發展為男女朋友,直到現在我們仍舊在一起。
我們交往的過程也經歷了幾次反復。交往一陣后,我就發現敏敏真的很“饞”,總是禁不住食物的誘惑。她對食物的渴望不只停留在品嘗美食的階段,實際上,她對美食毫無研究,她只是單純地一味地喜歡吃東西。那時我猶豫著想和她分手,但敏敏卻給我講述了她的童年,講述了她為什么對食物如此渴望。那是一段令人心酸的回憶,敏敏真的很可憐,這段回憶也讓我改變了對她“貪吃”的態度,我想帶給她幸福。
然而,敏敏的貪吃卻愈演愈烈,離開家工作后所有的收入都由她自己掌控,她開始肆無忌憚地滿足自己對吃的渴望。結果,她的腸胃吃出了毛病,體重也一直上升。我和她為此經常爭吵,我怨她不珍惜自己的身體。敏敏為了緩和我們的關系,真的開始克制自己的食欲,試圖減肥。但減得太猛,又惹得胃病復發,還住了一個多星期的醫院。我真的拿她沒辦法了,現在她愛吃就吃吧,只要不暴飲暴食就好。
誰來懂我的渴望
女主角敏敏,25歲,會計
我有一個不太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她曾說,她對世界上所有人的感情都很淡,而養我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她生了我。
其實我家的生活條件也不算太差,父母是本地一家大型國企的雙職工,那是本地效益最好的企業,但母親卻把每月大半的收入都存了起來,我們家很少吃肉。后來因為營養不良我住了院,那時候我極度恐慌,生怕自己就這么死掉了。但住院的時候也是我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很多人帶著好吃的來看我,我拼命地吃,生怕病好以后就沒吃的了。可能貪吃的毛病就是從那時候留下的吧,雖然那以后母親也開始改善家里的伙食,可我一看到好吃的東西就沒辦法抑制對它的渴望,我會一直吃一直吃,吃到胃里再沒有一點點剩余的空間。
哪個女孩子不愛美呢﹖我也不例外啊。只是如果非要讓我在食物與衣服這兩樣間做選擇,我一定會選擇食物。我不是沒想過控制自己的食欲,上大學以后,面對別人詫異的眼光,有時候我自己也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尤其是我戀愛以后,我很怕失去阿偉,他是第一個真心對我好的人,而且不在乎我的“貪吃”。于是我決定為了阿偉努力節食,可是我真的沒辦法控制自己,我幾乎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節食,然后暴飲暴食,然后再節食……終于把胃給弄壞了。住院的時候,阿偉對我說,不要節食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那一刻我真的好感動,也偷偷立誓,我一定要為了阿偉努力控制自己對食物的欲望,畢竟有一點他說得沒錯,吃太多對身體真的沒好處,我也要為他好好保重自己,我想和他在一起。
畢業后,對于工作地的選擇我也掙扎過。最終我選擇了南方,選擇了阿偉所生活的城市,我真的不想和他分開。而說句心里話,我也不愿住在家里,吃零嘴都要被罵。但我會回家的,讓我自由一兩年,我會回到父母的身邊,或者有能力的時候把他們接到南方來。我不是個狠心的人,可是只有阿偉肯懂我。
專家小貼士:學會“愛自己”
貪食癥是一種精神上的異常,患者在生理上并不需要進食,但心理上卻有長期的饑餓感。貪食癥患者大多有感情問題或者情緒不穩定,希望借由強迫進食來逃避痛苦。也有研究證明,這種用咀嚼食物的方法來減輕壓力的習慣,可能與兒童時期母親的不正常育兒方式有關。
敏敏案例就是如此。童年時期的夢魘導致她精神上長期渴求于被滿足,她以為食物可以滿足自己的渴求,并真的這樣去嘗試,然后漸漸沉淪,結果卻是使自己再度受傷。敏敏若想改變現狀,最好進行心理及生理方面的治療,雙管齊下,以科學的方式擺脫“貪吃”的煩惱,而不要“野蠻”地盲目減食,那反而會使自己再度受到傷害。
其實,從另一角度講,敏敏對食物的過度渴望,正是她“愛自己”的表現。她覺得童年的生活缺少愛,缺少溫暖,因此,她總想通過“食物”來補償自己。這是好的,這樣的想法很積極!敏敏的錯只在于她沒有弄明白怎樣的方式才真的可以“愛自己”。
敏敏終究是幸運的,她終于得到了一個真正接受并深愛她的男友。而那些仍然覺得自己在痛苦中掙扎的朋友,不要過分將對幸福的期望完全寄托在物質的滿足或者是不切實際的夢想中,趕快學會“愛自己”,珍惜生活中每一個能讓你感到幸福的小細節,幸福可能正躲在某個角落等待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