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去翻閱一下《現代漢語詞典》(1982年,商務印書館),它在189頁上“姑娘”一詞的注釋為:未婚的女子。知道我為什么這么關注這一名詞嗎﹖嘿嘿,是因為我喜歡的男子這樣稱呼我。這年頭,能這樣稱呼一個女子的人已經很少了,大家多數會稱我為“小姐”、“女孩”、“女生”甚至是“女同志”。所以,在一聽到他這么親切地稱呼我為“姑娘”的時候,我真是熱血沸騰啊!
我記得在上世紀80年代的電影里,上了年紀的老婆婆會熱情地稱呼一心為了革命工作、臉兒紅撲撲的女子,例如李雙雙、例如劉巧兒等為“這個好姑娘啊”。
小時候,一聽到這樣的稱呼,我就暗暗發誓,我長大以后也要讓人叫我姑娘,不像現在這樣被人稱做“小P孩”。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遷,人們之間的稱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我長成姑娘的時候,人人都喊我們為“女生”了,且“女生”的分類不均,我那天居然聽見有人稱呼宋美齡女士為“好漂亮的女生”。
不由自主地一陣眩暈過后,我開始使勁反省,使勁翻詞典,想找出“姑娘”這一令我熱血沸騰的稱謂怎么就退出歷史舞臺了呢﹖
可找了半天,也沒發現其中的奧秘,于是,我便找那個喊我“姑娘”的男子求證,他一臉茫然地看著我,說:“我就順嘴喊了一句,你還當真了!”
啊!我瞪大眼睛看著他,從他嘴里又冒出了更驚人的話語:“這年頭,姑娘都是妖精!你看周星星在《大話西游》里稱呼白晶晶就是姑娘,而白晶晶就是白骨精,白骨精就是妖精!”
按照他這么推理,我豈不是成了妖精﹖
于是,我又趕緊查了一下《現代漢語詞典》(1982年,商務印書館),它在640頁上“妖精”一詞的注釋為:①妖怪;②頗有姿色的姑娘。
“妖怪”這詞咱懂,就是《西游記》通常會冒出的阻礙師徒四人前行的怪物。以咱現在的貌美如花,實在不敢冒認這一解釋,只能繼續往后看。但看到“頗有姿色的姑娘”這一解釋,咱就不明白了,憑啥好看點的姑娘都是妖精﹖要不就是漢語博大精深,像咱這樣的俗人不能理解,要不就是當初編字典的人存有偏見,硬把姑娘和妖精放在一起。再或者,就是當初姑娘都是妖精變的,或者,妖精都是姑娘變的,反正是有一種力量將她們之間進行了互換。
那這種力量是什么呢﹖
如果說,我現在是姑娘,能通過什么力量變成妖精呢﹖嘿嘿,我倒還真想變成妖精,試試自己能擁有什么法術呢!
為了能擁有法術,我三更半夜地給那個我喜歡的男子打電話:“怎么才能從姑娘變成妖精﹖”
他睡意很濃地告訴我:“你已經是妖精了!”什么,我咋不知道﹖我不是還沒修煉嗎﹖我也沒吃什么仙丹啊﹖
“不用修煉,這都是你們姑娘與生俱來的,難道你沒感覺到自己擁有的魔法嗎﹖”他問我。
“沒呀!”我納悶。
“妖精最大的魔法就是讓人心神不寧!”他啟發我。
“我讓誰心神不寧了﹖”我繼續追問。
“看來你還是個笨妖精!”他的語氣有點生氣,但仍保持了以往的風度,“你自己琢磨去吧!”他掛斷了我的電話。
我舉著電話開始琢磨:我讓誰心神不寧了﹖
盡管我琢磨起的都是片段,但也足以讓我這個笨妖精明白了。片段一:某男有一天摸著我的手說:“我這些天都睡不著,是因為想你!”當時我惟一的動作就是趕緊抽回我的手,到廁所里去吐。片段二:某男在我辦公的樓下,拿著一枝玫瑰花,等著我下班,且不懼寒風凜冽。片段三:我喜歡的這個男人保證每晚10點給我發一條“趕緊睡覺”的短信指令,盡管這個時候我還不定在哪里玩呢!
嘿嘿,他們因為我而心神不寧,不懼寒風,不能入睡,這還不都是因為我,都是因為愛情,因為我身上散發出的讓他們能愛上我的妖精魔力嗎﹖
嘿嘿,原來是這樣。原來字典沒說錯,像我們這樣有點姿色的未婚姑娘都是妖精,中國的語言真是博大精深啊,這么深奧的東西幾句話就解釋清楚了。
但是,等等,我不能當一輩子妖精啊﹖我我我我我總得修煉成神仙吧﹖
于是,我又使勁翻詞典,發現《現代漢語詞典》(1982年,商務印書館)對于“神仙”的解釋是“神話中的人”。這怎么行﹖
再看看關于“婦女”的名詞解釋:“已婚的姑娘。”
嘿嘿,我知道了,原來姑娘一結了婚,就不是妖精了,而變成了樸實的婦女!
我打電話給我喜歡的男人,問他:“你想要我繼續當妖精還是變成樸實的婦女﹖”
他沉吟了半晌說:“樸實的婦女。”
“為什么﹖”我繼續問。
“因為我不想為你心神不寧。”盡管他說話的時候有些口齒不清,但基本意思我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