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2年春節是曉丹最難忘的一個春節。13歲的她剛剛學會網上沖浪,年初二一大早,她就和另外兩個同學偷偷溜出去了。她們選了一個比較偏僻的網吧,起初還有些擔憂,可是沒過多久就沉浸在好奇和快樂之中,不知不覺把時間忘記得一干二凈,等到想起來要回去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她們不知道,三個家庭早已經亂了套,不僅撥打110報了警,還動員了眾多的親朋好友冒著寒冷到處尋找。猛然間看到女兒,父親高峰一陣驚喜,幾乎落下眼淚,當他知道她們“走失”的原委時,他把右巴掌高高地舉了起來,“啪”的一聲,清脆響亮,落在曉丹臉上。在記憶里這是爸爸第一次下手這么重地打了自己,曉丹痛哭失聲。直到寒假結束她還記恨著爸爸,她不明白,我不就是出去一天嗎,這是在假期里,又沒有耽誤功課,再說也沒有耽誤你吃耽誤你喝,你大驚小怪干什么呢?一連多日,爸爸做的菜她不吃,爸爸做的湯她不喝,以前有什么難題總是要問問爸爸,現在卻閉了口。在自己小房間的門上,她還故意掛上了閑人免進的牌子。其實爸爸根本沒時間去理會這些,他年初三那天就上班了。爸爸原是徐州電機廠的工人,2000年下崗,2001年5月應聘到徐州綠健乳業有限公司做送奶員。他一般都是早上送居民區的,白天送商場、超市的,下午5點半左右才能回家。
開學后老師讓大家寫一篇假期記事的作文,敢作敢為的曉丹就寫了這件事,她不僅詳細敘述了當時的情景,還加了百余字的一段議論:“……我是有些貪玩,可這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爸爸媽媽應該知道,我們在長大,我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在一天天增加,可爸爸媽媽的眼光卻靜止在了一個水平上,想一想,如此對待我們,這是愛還是管束?”是愛還是管束?老師批過她的作文后受到一些震動,就把這六個字定成下一次作文的題目,并組織了一次班級討論。出乎曉丹意料,討論會邀請了曉丹的爸爸高峰和另外3名家長參加。高峰聽老師讀了自己女兒的作文,樂了,他沒有想到小小的鬼丫頭還有這么多心眼兒,思考一下之后,他向同學們介紹了尋找曉丹那天自己的心境:“中午的時候還只是微微地有些擔憂,到了下午兩點,開始坐臥不寧,自然也清楚孩子不呆不傻,出意外的可能不怎么大,但概率再小總是有的,萬一的話——就是因為對萬一的設想,使人越來越覺得恐懼,畢竟不是一截木頭、一沓錢,丟了就丟了,現在要丟的是曉丹,咱丟不起呀。我騎車繞著市區的街道整整跑了十幾圈,累得什么樣不必說,她79歲的姥姥也被她害得在街頭走了1個多小時。11點鐘的時候我幾乎有點灰心喪氣了,那個著急,那個絕望,連死的心都有,這時她突然冒了出來……是愛還是管束?等你們將來做了家長,也許就可以體會到了。”同學們一起喊:“爸爸沒有錯,曉丹該打!”另一個家長說:“我想,管束與愛不是分隔于兩處的,管束,它正是緣于愛。”管束正是緣于愛,曉丹好像有些明白了,討論會后,曉丹坐在爸爸自行車的后面回家時,她把一只手輕輕放在了爸爸身上,爸爸扭頭看了她一眼,沒有吱聲,但她分明發現了爸爸在內心深處藏著的一種東西,她立刻又伸出雙臂緊緊攬住了爸爸的腰。此后幾個月,父女倆一直相處得非常親密。
2002年5月12日凌晨,像往常一樣,高峰又去送奶。這是個陰天,天空飄著一層薄薄的霧。當他轉彎的時候,前面突然有一輛桑塔納疾馳而至,他清楚地看到了危險,但已經沒有了任何躲避的辦法,“砰”的一聲,人和自行車同時被撞飛在空中,過了片刻,自行車先行落地,人則在畫了一條弧線后重重地落到3米遠的路面上。高峰頓時昏迷不醒,成了一個血人。肇事司機趕緊把他送到醫院,一測,呼吸沒有了,心跳停了,血壓幾乎是零。值班大夫搖搖頭,但他還是抱著一線希望,按照規定的程序組織了搶救。大約5分鐘后,高峰的生命體征終于重新出現。曉丹聽到消息時還在被窩里頭,她一骨碌爬起來,套上一件大衣就跟著媽媽鄭廣玲向外跑。醫院打來的電話并沒有說清爸爸到底傷得怎么樣,但曉丹的心特別敏感,她意識到爸爸可能是出大事了,她一遍一遍地問媽媽:“爸爸會怎么樣?爸爸他會怎么樣?”媽媽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嚇傻了,竟連一句話也說不出。曉丹一邊跑一邊感到渾身發抖,恨不得一步趕到醫院。盡管思想上有了準備,爸爸的慘狀還是使媽媽一下子暈了過去。曉丹何時見過這樣的情景啊,她大叫一聲,撲倒在媽媽身上。
二
一周后高峰脫離了生命危險。由于顱腦受傷嚴重,他緊緊閉著眼睛,沒有意識,不能動彈,除了嘴巴可以輕微翕動外,基本上成了植物人。專家告訴曉丹的媽媽,有兩種可能:如果主要原因是腦組織硬性損傷,好轉的可能不大;如果主要原因是不明血塊壓迫了神經,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會變輕一些,但最終很難改變全癱的現實。曉丹既心疼爸爸,又擔憂著媽媽,晚上睡不著覺,眼睛腫得像燈泡一樣。她多希望再有以前的幸福日子啊。她想,媽媽六神無主也是因為爸爸,媽媽和爸爸一向恩恩愛愛,像兩根柱子,爸爸這邊大一些,媽媽那邊小一些,眼下爸爸這根大柱子倒下了,媽媽又怎么能支撐得住呢?只要爸爸站起來,一切都是能恢復原樣的。她打算徹底弄清楚爸爸的情況,看看到底還有多大希望。一連數日,她寧愿上學遲到,也要等到醫生查過房以后才離開,每一次她都要追出大夫好遠問這又問那。一天,一個好心的女大夫終于被這個女孩的執著感動了,把她帶到辦公室與她好好聊了一會兒。大夫告訴她,據報道“植物人”對親人的呼喚、撫觸的確是有不同程度的感應的,因此,這種情況下親人的不離不棄細心呵護尤為重要。
大夫的話激起了曉丹心中的巨浪狂瀾,她決定用自己的真情叫醒爸爸,至少她也要用自己的努力使爸爸感覺到,不管他怎么樣了,自己都是那么地愛他;不管到了何時,這愛都一分不減。她對著爸爸的耳朵說:“爸爸,女兒告訴你,女兒愿意永遠被你管束啊,管束就是愛,女兒真的已經懂了,你聽見了嗎?聽見了就醒醒。難道你不愛女兒了嗎?”爸爸毫無反應,曉丹卻相信爸爸的心是聽得見的,也許他現在只是沒有能力作出反應而已。曉丹堅持和爸爸說話,情之所至,不僅讓在一旁的媽媽痛哭失聲,爸爸同室病友的家屬也常常會落下淚來。“爸爸,你曾尋找過女兒,結果你當晚就找到了,你不記得了嗎?女兒現在也在尋找你,可為什么總也找不到呢?你回來吧,你和女兒說說話吧,女兒愛你,女兒不怪你,告訴我,你在哪里?”“我的成績退步了,語文81分,數學74分。要是在平時你準會訓我,是嗎?我知道你要說什么,你是說現在也要跟我急,可是爸爸,這次可不怪我,是你分散了我的精力才弄成這樣的。我上課聽不安,作業做不安,晚上睡不安,腦袋里都是你的影子,如何能有好成績呢?我答應你爸爸,只要你睜開眼睛,只要你每天能鼓勵我一句,只要一句,女兒很快就會追上去,女兒說到的一定能做到呀。”
2002年10月2日下午5點,放學后守在爸爸身旁的曉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爸爸竟然緩緩睜開了雙眼!雖然那呆滯的眼睛一片茫然,用手在他面前左右晃動也不見反應,但曉丹還是欣喜若狂,她激動地叫來媽媽,母女倆抱頭哭泣!
三
2002年12月24日平安夜,晚上7點多時發生了又一個奇跡:高峰的眼珠突然可以轉動了!像逗孩子一樣,曉丹把手搖向左,爸爸的眼珠就轉向左,曉丹把手搖向右,爸爸的眼珠就轉向右。曉丹的心激動得就要跳出來了。她把自己的臉探到爸爸面前,希望他能認識自己,爸爸的眼珠在她臉上定了一下又移開了。曉丹沒有失望,她想了想,飛一樣跑回家中拿來了所有的影集,把照片掏出來一張張拿到爸爸眼前。一張,沒有反應;又一張,沒有反應……當曉丹掏出自己周歲生日的那一張時,爸爸的眼珠穩穩地定在了照片上。這是一張記錄她剛剛學步時的全身照。曉丹是自己行走的,但身后不遠處卻露出一雙大手,這是爸爸用來保護女兒、防止女兒跌倒的一雙大手。這是爸爸最喜歡的一張照片。曉丹清楚地記得,全家為她過上一個生日時,爸爸還曾對著這張照片講述她小時候的事情。爸爸的目光在照片上停留了30秒。這時候鄰床的一個病人家屬大聲呼叫道:“高峰流淚了!”大家這才注意到,高峰雙眼眼角分別滲出了一滴清淚。曉丹抱著爸爸的頭哭了,媽媽也放聲大哭,此情此景使滿病房里的人全都落了淚。
2003年3月6日,按照大夫的建議,高峰離開醫院回家療養。曉丹幫助媽媽提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又買了兩盆花和一缸金魚放在爸爸床前,并把電視機搬到爸爸的臥室,她要給爸爸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回到家中的高峰果然不斷進步,先是左胳膊可以動彈了,接著左腿也可以動彈了,到了2003年5月,右腿也可以動彈了,并且左胳膊和左腿幾乎都能夠自由活動了。曉丹把所有的感受都記到日記里,并及時念給爸爸聽。她經常給爸爸說:“爸爸,你心里什么都清楚,就是說不出來,是不是?你別急,我也有耐心,總有一天你會開口的。”
四
2003年6月7日,媽媽鄭廣玲突然渾身發冷,臉色發青,一量體溫,39攝氏度!曉丹勸媽媽去醫院,倔強的媽媽就是不去,她一心想為高峰省下一些錢。鄭廣玲吃了退燒藥,想著過幾天就會好轉,誰知狀況越來越糟,不僅高燒止不住,又出現了難忍的腹痛。曉丹硬拽著媽媽去了醫院,一聽初診結果,她幾乎暈了過去:媽媽竟然是卵巢癌!曉丹一下子又被拋向萬丈深淵,她撕心裂肺地大哭起來。
姥姥聞訊送來2000元,曉丹向姑姑借了2000元,接著又星夜趕往宿遷,在做生意的表姐那里借了6000元,湊足了1萬元,使媽媽住進醫院。做卵巢切除手術后,由于癌細胞早已擴散到了肺部和腦部,鄭廣玲的狀況急轉直下,一個月竟瘦掉45斤。曉丹隱約已經知道了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什么,她害怕極了。這些事她沒有“告訴”此時還不堪一擊的爸爸,她怕他內心會著急、感傷。她“騙”爸爸說:“媽媽為了掙錢去南方打工了,我也要參加學校的奧林匹克競賽集訓,我暫時把爺爺、奶奶接過來照看你啊。”在住進醫院的第五十六天,鄭廣玲突然去了。曉丹是親眼看著媽媽離開的,下午4點1刻,媽媽咽下最后一口氣的時候,這個不斷承受打擊的堅強孩子已經沒有了眼淚。她想把媽媽的眼睛輕輕合上,試了幾次卻合不上。曉丹知道媽媽無法放心她和爸爸,她是死不瞑目啊。在收拾媽媽東西的時候,她意外地發現了4頁紙,正是寫給自己的。媽媽說:“毛丹(曉丹的乳名),你總說自己長大了,可在媽媽心里你是長不大的。媽媽拋下你,內心是多么舍不得和放心不下。真是對不起你,不能給你應有的關懷,反而還得留下你獨自去照顧爸爸。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有你的誠心耐心,我相信有朝一日疼你的爸爸總會說話、總會重有健康的,媽媽也許等不到這一天了,但我肯定會在另一個地方和你一道看著這一天的到來……”萬般滋味涌向心頭,曉丹咬破了自己的嘴唇。她把紙疊好,裝進了貼身的上衣口袋。
五
媽媽的去世使曉丹生了一場大病,先是頭痛發燒,又轉為盲腸炎。在醫院里她總也提不起精神,有許多瞬間甚至不想再活下去,直到病愈回家面對床上毫不知情的爸爸時,她的心才重新又被震動了:媽媽走了,爺爺奶奶太老了,沒有依靠的曉丹現在是爸爸的惟一依靠啊!
經過幾天調整,她的狀態好多了,她努力不再去回憶往事,讓心里頭只留下一個念頭——盡快地喚醒爸爸、治好爸爸,要他再為自己遮風擋雨,使家再像一個家。真正掌管家庭的時候,曉丹才知道過日子的艱難。她手上的錢都是親戚們看不下去,你三十、我五十湊的,起初有4600元錢,她把這些錢藏在枕頭里,每次花錢都要算計半天。除了一日三餐,她不敢浪費一分錢。一天晚上,爸爸突然發起高燒,她趕緊撥打120,到了醫院一拍片,原來是急性肺炎。爸爸住了6天醫院才完全退燒,但錢花得一無所有,回家以后曉丹發現:揭不開鍋了。她慌了,來到姑姑家猛地跪在了姑姑面前。姑父是個善良人,剛領到一筆工資,一把又點給曉丹2000元。曉丹越來越成熟了,她用她的心計劃著她和爸爸的未來。她不知道到底會等多久爸爸才會真正康復,而今后肯定還會面對一次一次的缺錢局面,她想,再借錢的時候我要告訴所有的親戚,這錢一定能還。自己最好能有機會把書讀下去,將來假如條件不許可自己上學,一過16歲立刻就外出打工,用汗水賺錢還債。兩年后爸爸即使不康復,也應該可以自理了。
就在媽媽去世11個月后,2004年6月下旬的一天,她為爸爸清洗下身時,爸爸突然扭捏起來,用雙手擋住了她的小手不讓她動。她驚訝極了:難道爸爸開始認識人了?她趕緊說:“爸爸,你別怕,我是你的乖乖女兒呀。女兒都不羞,爸爸羞什么呢?”爸爸的臉憋得通紅,胸腔一鼓一鼓的,好像想要干什么。曉丹正琢磨著爸爸的用心,“毛丹——”爸爸的喉嚨里非常清晰地喊出了兩個字。“爸爸會叫毛丹了,爸爸會叫我名字了,爸爸會說話了!”曉丹抑制不住激動,打電話告訴了姑姑,姑姑、姑父在電話那端淚花飛濺。媽媽去世時曉丹忍住了眼淚,爸爸這精彩一幕卻使她泣不成聲,她掏出媽媽的信,瘦小的肩膀抖動不已:“媽,爸爸說話的這一刻到來了,你在聽嗎?你聽到了嗎?”
徐州電視臺從大夫那里了解到曉丹的故事很快作了報道。一時之間反響如潮,“高曉丹”這個名字成了徐州市民談論的焦點,這個年僅14歲的女孩所表現出的情義與堅強感動了許許多多善良的人。曉丹所在學校徐州18中的校長和曉丹的班主任張老師,帶著全校師生的捐款和禮品來到曉丹家里。知道曉丹的故事,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震驚不已。雖然她借故請了大量的假,成績也在不斷下降,但她從未說起過家里的情況。她不僅有情有義,而且百折不撓,真是一個難得難覓的好孩子。學校研究后決定,為高曉丹減免學雜費,給她發放最高檔次的助學金,還授予高曉丹“自立自強好少年標兵”稱號,號召所有學生向她學習。2004年6月29日,曉丹又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雖然那家乳業公司一直認為高峰不是正式員工,公司無法為他認定工傷,但徐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認真研究過高峰的情況后卻依照有關政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現在正式決定為他啟動工傷認定程序。興奮不已的曉丹當天就為爸爸填寫了工傷認定申請表。得到工傷賠償,爸爸早日康復就有了更好的保證,這無疑是一個福音。曉丹笑了,露出了滿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