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盛大“故事”多。4月初,中國網游界的領軍人物陳天橋在上海正式對外宣布,盛大進軍廣告傳媒業,與三大門戶網站展開網絡廣告市場的爭奪。緊接著該公司又傳出消息,將進軍一水之隔的中國臺灣網絡游戲市場。另外,盛大還將網絡游戲落地,模仿迪斯尼的主題公園而另辟財源,在“五一”黃金周期間即將推出一次大規模活動 “游在杭州,論劍西湖——盛大游戲嘉年華”。盛大的這一系列動作被許多業界人士解讀為是“故意”向美國的投資者發出積極信號,因為就在4月5日,該公司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在NASDAQ進行IPO的申請。
毫無疑問,盛大公司的這些做法是非常符合投資人那種傳統的“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風險規避觀念的。盡管盛大非常幸運地掘到了網游世界的第一桶金,獲得了豐厚回報,并在中國的網游市場上占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盛大的“暴利”也引來了眾多虎視眈眈的“狼”。盛大在網游世界中的壟斷地位遲早會被打破,所以,“我們只能努力使這種局面得到延長”,陳天橋說。但是更積極的策略顯然是進攻, 盛大一方面通過地域的拓展有效地擴大市場的覆蓋范圍,另一方面通過重新整合上下游的價值鏈,向上控制高端的自主研發,提高游戲產品的附加值,如提供廣告服務,向下開放銷售平臺,與各渠道聯合,如與旅游部門聯合進行落地銷售。這些都是比較典型的營銷手法,投資人會很容易“買賬”。但是,當我們在產業融合趨勢的大背景下審視盛大的擴張策略,恐怕更能體會到盛大這樣做的必然性,對盛大的“不將游戲放在一個籃子里”會有嶄新的理解。
對于盛大為什么要提供網絡廣告服務,其實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畢竟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游戲與廣告是兩個離得比較遠的事物,將游戲與廣告服務放在一起會有不少矛盾,而陳天橋也承認這樣做是有風險的。已經在中國網絡游戲市場占據壟斷地位的盛大為什么還要如此強勢出擊,為什么不攥緊拳頭,將所有的力量用在其已經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網游方面而非要提供廣告服務?
不可否認,盛大也完全可以集中力量“龜縮”在網絡游戲上,這畢竟是公司的長處,其合理性也是存在的,因為這是公司堅持“專業化”戰略的應有之義。但是,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許多行業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起來,專業化的含義也有了新的演變。在盛大看來,之所以做廣告,另辟財源當然是考慮的因素之一,但是通過做廣告了解媒體的特性,為進軍“真正”的媒體領域做戰略鋪墊更是盛大出擊的深層動因,因為盛大給自己未來的定位就是一個互動娛樂媒體企業。進軍廣告傳媒,表面上看盛大好像是在邁向傳統的“多元化”之路,但按照陳天橋“一魚四吃”的理論,這卻是一種更加專業的做法。因為同樣的游戲和娛樂產品,做些技術處理就可以既放在網上玩,也能在電視機、手機、游戲機上玩,甚至可以落地玩。比如,迪斯尼的米老鼠可以通過電視、網上動畫展示,也可以通過主題公園進行展示。這就是陳天橋所謂的“一魚四吃”理念,顯然這是一種更加“專業”的吃法。因為這既避免了將游戲只放在一個籃子里面臨較大市場波動沖擊的風險,又可以在同一個品牌下充分“榨取”每一個游戲產品的價值。
在陳天橋的眼里,盛大不是IT企業,是文化企業,而文化產品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同樣的內容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獲得不同附加值。做游戲的盛大向媒體領域擴張,將其產品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沒有絲毫進行領地擴張的嫌疑,因為這本來就是盛大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