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 英軍退出西藏。
日本攻城炮兵到達旅順港。
2日 戶部咨各省鑄造銅元。
4日 自由女神像的雕塑者巴托爾迪逝世。
荷蘭和葡萄牙簽訂條約,瓜分印度尼西亞帝汶島。
5日 廣西右江道龍濟光攻克羅城。
6日 外務部電出使俄國大臣胡惟德,商調解日俄戰事。
8日 德國和羅馬尼亞簽訂貿易條約以改善兩國的貿易關系。
11日 清廷準張之洞奏,擴充漢陽槍炮廠,改稱湖北兵工廠。
廣西道員王芝祥、龍濟光大破褚大、歐四于羅城、柳城交界處,褚大等敗走思恩。
16日 張伯苓創立天津敬業中學。
18日 俄軍和日軍在沙河河邊相持不下,歷時13天的戰斗結束,俄軍損失4萬人,日軍損失2萬人。
19日 重慶全城罷市,反對厘金局苛索。
21日 巴拿馬人在短暫起義期間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發生沖突。
22日 俄國后備部隊在“打倒沙皇”、“日本萬歲”的口號中離開彼得堡。
24日 張之洞奏東三省事宜,主張東聯日、西聯英,用以抗俄。
26日 清廷命張振勛為考察商務大臣,并督辦閩廣農二路礦事宜。
英國禁止德煤供給東來俄艦。
27日 清廷命拿辦直隸交界會匪,認真保護教堂。
英國海軍軍艦在北海包圍俄國波羅的海艦隊。
紐約地鐵正式通車,第一天載客數千名。
28日 清廷從外務部奏,于墨西哥設總領事官兼充參贊,由駐美使館管理。
武昌軍警搜捕“科學補習所”及“東文講習所”。
29日 張之洞奏劾總稅務司赫德,并請飭其不準干預藏事。
30日 日軍再次攻打旅順港,在俄軍的機槍下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