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陳獨秀:寂寞向晚石墻院

2004-04-29 00:00:00
文史春秋 2004年12期

移居石墻院

1937年8月,陳獨秀獲釋后,從南京來到武漢,后又輾轉到了重慶。

素有火城之稱的重慶,入夏之后,天氣變得異常炎熱,加上日機對“陪都”頻繁的狂轟濫炸,白天黑夜令人不得安寧。陳獨秀患有高血壓,對這種氣候和環境很不適應。當時,因為躲避戰亂,從安徽遷居江津的人很多,特別是在從安徽遷入江津境內,后改名為國立九中的教職員工中,陳獨秀的同鄉、朋友和學生占有相當的比例。因此,在既是同鄉又是好朋友鄧仲純和早年的同學、時任國立九中校長鄧季宣的竭力勸說下,陳獨秀于1938年8月3日從重慶乘輪船順長江來到了江津。

最初,陳獨秀和妻子臨時住在城內的郭家公館。幾個月后,他們又搬到黃荊街的延年醫院居住。這是城內的一個四合院,前面為診所,后面是住房。陳獨秀夫婦和鄧仲純一家住在后院。其時,陳獨秀的三兒子陳松年攜祖母和妻兒入川。通過鄧季宣校長的努力,陳松年在國立九中尋找到了一份工作,陳獨秀便和雙目失明的養母謝氏生活在一起。不久,陳獨秀的養母病逝。在延年醫院生活期間,由于鄧仲純妻子看不慣陳獨秀與潘蘭珍老夫少妻的生活方式,二者之間關系不夠融洽。再加上江津城有時也遭日機轟炸,陳獨秀便在當地著名工商界人士鄧燮康等人的幫助下,遷到城外的施家大院居住。但是,這個院子坐落在山坳里,有些閉塞,施家的孩子愛嬉鬧,陳獨秀又覺得環境太嘈雜,不安靜。

這期間,恰遇清朝進士楊魯承的孫子楊慶余想請人把他祖父遺留下來的幾箱手稿整理成集。他聽說陳獨秀知識廣博,經人引薦拜見了陳獨秀,并邀請陳獨秀到石墻院楊宅居住。陳獨秀先前在江津城里的一個舊書攤上曾經閱讀過楊魯承的手稿,對手稿有一定的興趣,加上楊家住宅環境幽靜,陳獨秀覺得,這對自己時常頭暈耳鳴的病體或許有好處,便欣然答應了。

1939年7月的一天,陳獨秀在妻子潘蘭珍的攙扶下來到了石墻院。

這個四合大院距江津城30余里,坐落在起伏連綿的鶴山坪最高處,面臨浩浩蕩蕩的長江。因其三米多高的圍墻,全部用堅硬的條石層層砌成,故取名為石墻院。院內,雖然有些破落,但景致仍不失其優雅;院外,視野開闊,更有無數竹樹蔥蔥郁郁,讓環境越發顯得清幽。

陳獨秀站在條石砌成的呈八字形的正門前,望著石屏風上刻著的書法功底深厚的“節孝牌坊”四個大字,輕輕嘆了一口氣。年邁體弱的陳獨秀,在連續不斷的飄泊流離中,越來越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身心太疲憊了。

從此,陳獨秀帶著潘蘭珍在這個僻靜的小院里,默默地度過了恩愛、恬淡而又幾多凄涼和困窘的最后一段時光……

案頭度余生

陳獨秀居住在石墻院的日子里,大多時間都是埋頭寫作。

他先是為楊魯承校正和整理遺著。遺著中有一本《楊魯承先生讀〈皇清經典〉》手稿,還有一本《楊魯承先生遺作六種》,在整理前,陳獨秀都有著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當陳獨秀知道號稱“經史大家”的章太炎來四川時曾對《楊魯承讀〈皇清經典〉》做過“雜亂無章”的批示后,說:“雜亂無章沒關系,只要稍加整理,就會有理有章了?!笨稍诰唧w整理過程中,陳獨秀卻感到失望。據當時與陳獨秀有交往的人講,他后來對整理楊氏遺著的興趣并不多。北大學生龔燦濱1942年春天因事回到故鄉江津,他專程到石墻院探望日漸消瘦的陳獨秀。談到楊魯承的遺著時,陳獨秀從床榻的小柜子順便取下兩本遞給龔燦濱:“看過吧?這就是楊先生六種遺著的兩種?!度航洿罅x》很多是轉述前人注疏的,創見不及你們四川的廖季平,《楊氏卮林》評價諸子,則遠遜適之先生。但在《小學》方面倒是有點成就的。”

這種失望,使陳獨秀把很多時間和精力,都用于自己的文字與音韻學的研究。早在南京監獄時,陳獨秀就開始寫這方面的稿子,有的曾在《東方雜志》上發表。后來,他又陸續寫出并發表了《中國古代語音有復聲母說》《廣韻東冬鐘江中之古韻考》《中國古史表》《禹治九河考》等文章。到了江津,乃至上了石墻院,陳獨秀仍以主要精力寫這方面的文章,并將這些先先后后寫就的學術文章加以整理,取名為《小學識字教本》。其中的一些章節曾經油印50本,分送學者和文化機構。本來,國民黨教育部設在江津白沙鎮的一個出版機構準備將上卷出版發行。但書稿在送審時,教育部長陳立夫認為書名不妥,建議改為《中國文字基本形義》,陳獨秀始終不同意,書稿就一直擱著。盡管沒有出版,但陳獨秀還是一直在斷斷續續地編著此書的下卷。最有意思的是,陳獨秀臨終前在《小學識字教本》下卷中寫的最后一個字竟是“拋”字!寫完了這個字,他再也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對它進行詮釋了。誰也不知道,陳獨秀當時的真實心情和意思是什么。他把秘密留給了后人。

在石墻院那盞昏黃的油燈下,陳獨秀還寫出了一些政治性的文章和書信,比如《我的根本意見》《戰后世界大勢之輪廓》《再論世界大勢》《被壓迫民族之前途》《給西流的信》《給連根的信》《給Y的信》《給S和H的信》,等等。

寫作之余,陳獨秀有時候獨自一人在庭院里轉轉。他一邊散步,一邊思考一些問題。更多的時候,是在潘蘭珍的伴隨下,到院外走走。大院外邊,有幾棵根須盤結、華蔭如蓋、古老蒼勁的黃桷樹。不遠處,還有一個賣雜貨的小店。陳獨秀常常站在那些地方,和周圍的老百姓擺談,談的基本上都是油鹽柴米、天氣冷暖方面的問題。每逢趕場天,陳獨秀總愛站在路邊,向趕集回來的人打打招呼,問一問當天的米價,集市熱不熱鬧。只是,他的口音很重,許多話人們都聽不懂。盡管這樣,大家還是很樂意同和善的陳獨秀交談,并且都親切地稱他為“陳先生”。

“陳先生當時大約五六十歲,中等個頭,身體很瘦,衣著簡樸,一年四季總愛穿一件發白的淺藍布長衫,下巴上留著幾根山羊胡子,顴骨突出,頭發稀疏發白,從不戴帽子,講一口安徽話。”已近90歲高齡的吳元珍老人回憶道,“我當時在楊二太太家當傭人,與陳先生一起住在石墻院。陳先生的太太夏天常穿一件質地柔軟的青衣裳,平常穿一件青布旗袍,30來歲,話語不多,但常陪在陳先生身邊?!标惇毿闶窒矚g小孩子,他早晨散步到大路口,碰見上學路過的小孩子,總會摸摸他們的頭,說:“小朋友,這么早呀。”吳元珍老人的女兒曹學容回憶說:“那時候,我才十來歲,常到石墻院玩。陳先生很喜歡我,每次去他都摸著我的頭問這問那。記得他先說安徽話,我聽不懂,就改學四川話。問我吃飯沒有,有時我沒有吃,他就拿一個饃給我,然后問我好不好吃。如我說好吃,他又拿一個。記得有一次他給我一個饃饃時,我沒有吃,他問為什么不吃,我說留給弟弟。他聽后便叫我把這個吃了,另外再拿一個給我帶給弟弟?!?/p>

逢年過節時,鄉鄰常請陳獨秀寫對聯,他總是有求必應。的確,陳獨秀早年就喜歡書法,并工于篆字。陳獨秀的書法功底深厚。他認為“寫字既要有天分,又要有功夫,天分表現在外秀,也要下功夫鍛煉內功”。他的字可以說完全達到了外秀內功的境地。鄉紳劉建初蓋新房時,陳獨秀用楷書給他題寫了橫匾,為“仁壽修居”。楊魯承的孫女楊樹君從成都讀書放假回家,她請陳獨秀題字留念,陳獨秀為她寫了一首詩,前兩句是“相逢須發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楊樹君不解其意,陳獨秀說,這是自己的近著,不久前他見到了從蘇聯回來的廖先生,雖然兩人的須發都白了,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倆的革命意志和性格都始終未變,故做此詩以記之。陳獨秀曾給北大學生、后任江津縣縣長的羅宗文寫過一張條幅,那是寫在半幅四尺宣紙上的杜工部的詩句:“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942年3月下旬,羅宗文調任銅梁縣做縣長,調離之前,羅宗文又送紙去求陳獨秀題寫對聯。陳獨秀寫的是:“還師自西旅,祖道出東門”,并在上邊題道:“宗文先生長斯邑年余,今調赴銅梁,出紙索書,因集散氏銘以贈,即乞政之。獨秀?!毕旅嫔w了兩方印章,一是他的名字,一是“仲甫”二字。誰知,羅宗文到銅梁上任不久,就在報紙上看到陳獨秀逝世的消息。這副對聯,可能就是陳獨秀的絕筆了。

門無車馬喧

陳獨秀在江津期間,社交活動并不多,尤其是搬到石墻院后,更是深居簡出。

但由于他過去在社會上的聲望,當時江津的社會上層人士很尊重他,地方上的一些重要宴會也請他去參加。陳獨秀在宴會上,已不像往昔那樣談笑風生,而正如一些老人回憶的那樣,他總是沉默寡言,難見笑容。

陳獨秀有時帶著潘蘭珍到江津城東公園內的“支那內學院”游玩?!爸莾葘W院”是抗戰時期由南京遷往江津的一個佛學研究機構。1918年,由佛學大師、書法家歐陽竟無等人在南京創設。后遭日本侵略,歐陽竟無逃難入川,“支那內學院”也隨之遷來。這座學院地處長江邊,風景宜人。院內的高語罕、蘇鴻怡和歐陽竟無三人,都是陳獨秀的老朋友。陳獨秀有時與高語罕、歐陽竟無相聚在一起,談文賞藝,切磋書法,談天說地。偶爾,陳獨秀也在這里與同鄉、70多歲的前清進士蘇鴻怡等人一起打打牌。在東門公園游玩散心的同時,陳獨秀也順便到西門外的康莊一帶踏青賞景。這里曾經是他短暫地居住過的地方。此處,背依青山,面臨碧水,萬樹桃花,遍地橘林,風景優美。每每來到這個地方,陳獨秀都流連忘返,不忍離去。他借李白的詩句擊節贊嘆:“問我何時棲碧山,笑而不語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并對康莊的主人發出肺腑之言:“此地風景甚好,得此佳景,余生足矣!”沒想到,后來他果真得到了康莊主人的慷慨相助,了卻了宿愿。

陳獨秀在江津來往最密切的是三鄧。一是鄧仲純。他是安徽安慶人,早年曾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醫。鄧仲純隔三五天要去石墻院會會陳獨秀,一方面去給他看看病,一方面陪他聊聊天。二是鄧蟾秋和他的侄兒鄧燮康。鄧家是江津的名門望族,資產甚豐。鄧蟾秋是江津農工銀行的董事。鄧燮康1929年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五四運動期間深受《新青年》的影響,對陳獨秀十分仰慕,他當時是重慶民生輪船公司的大股東。他們叔侄比較開明,喜歡辦公益事業。先后捐資在重慶創辦了“蟾秋圖書館”,在江津興辦白沙黑石山聚奎中學。陳獨秀又應鄧蟾秋和他的弟弟聚奎中學董事主任鄧縭仙的邀請,在白沙鄧氏舊居住了兩個多月。

在此期間,陳獨秀應聚奎中學校長周光午之約,在學校禮堂給全體學生作過一次精彩的講演。據當時聽過陳獨秀講演的學生回憶,那天陳獨秀身穿藍布長衫,外套馬褂,腳蹬布鞋,衣著十分簡樸。他中等個頭,體態清癯,白凈的臉上兩眼炯炯有神,下巴上留有幾根山羊胡子,顴骨突出。陳獨秀微駝著背,倒背著雙手,行走很慢,但步伐從容,顯得十分慈祥。他說話帶有濃重的口音,慢條斯理,引經據典,抑揚頓挫,很有學者風度,很多學生都以為陳獨秀是私塾老師。陳獨秀在給學生們講話時心平氣和,沒有慷慨激昂的語調,就像擺家常龍門陣一樣。講演大約40分鐘,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他先從匡衡鑿壁偷光談起,勸青年要珍惜光陰,努力學習,為民族作貢獻。接著,他又談東洋小日本想霸占中國,全國人民要一致對外,爭取抗戰勝利。講演完畢后,學生們站立兩旁熱烈鼓掌歡送,陳獨秀對每個學生都點頭微笑,穩步前行,顯得非常高興。

當時是聚奎中學60周年校慶,同時也是鄧蟾秋70大壽。鄧蟾秋是聚奎中學創辦人鄧石泉的第五個兒子,也是聚奎中學第一任校長鄧鶴翔之弟。他先后捐資15萬作基金興辦聚奎中學。在祝壽晚宴上,陳獨秀對高語罕、周光午等人贊嘆道:“一個人聚財不難,疏財實難。像蟾秋60萬家財,就以15萬贈聚奎,5萬辦圖書館,自己留下5萬度晚年,其余分贈親友子侄作留學費用,真不易矣!”席畢,他還揮毫寫下兩幅篆字贈與鄧蟾秋,一是“大德必壽”,二是“壽考作仁”。后來,這兩幅篆字分別鏤刻在黑石山鷹咀石和團石包上。

當然,也有一些要人曾去拜訪過陳獨秀。據石墻院的鄰居回憶,潘蘭珍曾經對人講過:“縣長來先生家時,雙石場上要打掃街道,比縣長大幾倍的人來看先生也沒有打掃街道?!毖韵轮?,比縣長大得多的一些人是悄悄來看陳獨秀的。還在早些時候,張國燾就去找過陳獨秀,他想借陳獨秀這塊招牌再組織一個偽共產黨,陳獨秀斷然加以拒絕;胡適想請陳獨秀到美國去寫自傳,陳獨秀沒有答應;周佛海、張伯苓等人想拉陳獨秀進國防參議會當議員,陳獨秀氣憤地說:“蔣介石殺了我許多同志,還殺了我兩個兒子,我和他不共戴天。”陳獨秀到了江津之后,國民黨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胡宗南和戴笠經蔣介石允許后,兩人曾提著水果、茅臺等禮品微服拜訪陳獨秀。開始,陳獨秀拒不接見。后來,兩人找到陳獨秀的朋友、也是黃埔軍校著名的政治教官高語罕通融,才得以見面。陳獨秀表示,自己逃難入川,雖國事縈懷,但不問政治,也不曾有任何政治活動,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陳獨秀請胡宗南和戴笠轉告蔣介石,要好自為之。

不為五斗米折腰

陳獨秀在石墻院的生活十分清苦。

他住的是兩間廂房,一為臥室,一為書房,二房上無天花板,下是潮濕的泥地,若遇雨天,滿屋漏水。幾塊石頭砌為一個泥土灶,在房東廚房靠門的一隅,煮一日清淡的三餐。室內的家具也十分簡陋,僅有兩架木床,一張書桌,幾條凳子和幾個裝滿書籍的箱子而已。

陳獨秀的經濟來源,除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很不固定的稿費外,主要靠親友的接濟。一是通過原“無產者社”成員薛農山的關系,任《時事新報》名譽主筆,每月只領一點少得可憐的津貼;二是偶爾為《東方雜志》和國民黨教育部所屬中央編譯館寫稿領一點稿費;三是“北大同學會”捐贈給他一些生活費;四是陳獨秀大姐一家在其困難時,也曾給予他一定的幫助;五是好友蔡元培、鄧蟾秋叔侄、楊鵬升等人的慷慨資助,連印有“獨秀用箋”和“仲甫手緘”的信紙信封,也全由朋友包贈。但是,陳獨秀對贈款并非所有都接受:首先,素無知交者,不愿無緣受賜。其次,國民黨著名的官僚或共產黨的叛徒贈送的,即使出于同情而并非政治拉攏,他也堅決拒絕。他的學生,國民黨中央研究院總干事、中央大學教授傅斯年和羅家倫曾親自送錢給他,陳獨秀對他們說:“你們做你們的大官,發你們的大財,我不要你們的救濟?!迸枚撕軐擂?。國民黨組織部長、“中統局長”朱家驊在傅斯年家曾以高官厚祿拉攏陳獨秀,遭嚴詞拒絕。后來,朱家驊贈陳獨秀5000元支票一張,遭拒絕后,他又托張國燾轉贈。而張國燾根據陳獨秀的個性,知道他一定不會接納。張國燾便托與陳獨秀書信來往較為密切的鄭學稼轉贈。陳獨秀接款后問明由來,因自己不便與張國燾直接聯系,便給鄭學稼寫了一封信,同5000元支票一并寄去,并囑咐他當面還給張國燾,說“卻之不能,受之有愧,以后萬為我辭”。叛徒任卓宣匯給他200元,匯去不久,陳獨秀給他退了回去。第三,無功不受祿。他的《小學識字教本》原定由國民黨教育部出版,還前后兩次預支給他20000元稿費。但是與陳立夫發生了改書名的爭執,書未出成,預付稿費他也一直未動用。

陳獨秀因此贏得人們的普遍崇敬,大家都來關心幫助他,其中最突出的是當年北京大學畢業的有關人士組成的聯誼會組織“北大同學會”。該會不僅定期資助陳獨秀生活費,還具體委托北大學生羅漢照顧陳獨秀入川后的生活。1939年5月重慶大轟炸,羅漢遇難,又繼續委托北大學生何之瑜來江津照顧陳獨秀?!氨贝笸瑢W會”及羅漢、何之瑜的照顧和幫助,是陳獨秀晚年生活安定度過的重要保證。為此,陳獨秀十分感激。他后來把書稿《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和《連語類編》贈給北大,以資報答。對其他親友的資助,他也以字條、字聯、碑文或金石篆刻相贈,盡管這種報答是象征性的。而資助陳獨秀的親友都知道他“無功不受祿”的脾氣,在接濟時,故意請他寫字刊石。但是,即使這樣,由于物價猛漲,陳獨秀的生活還是十分窘迫。1941年11月22日,陳獨秀在致好友的信中說,他家每月生活費達600元,比上半年加一倍。因此,有時不得不靠典當度日。辛亥時期的老朋友柏文蔚將軍自湖南永綏到重慶開會時,專程到江津看望陳獨秀。他見陳獨秀穿著十分單薄,當場脫下灰鼠皮袍贈給陳獨秀御寒。陳獨秀后來也不得不將此灰鼠皮袍拿到了典當鋪。1941年冬天,他在向歐陽竟無借《武榮碑》字帖時寫了一首詩,無意中透露了自己十分清苦的生活:“貫休入蜀唯瓶缽,久病山居生事微,歲暮家家足豚鴨,老饞獨羨武榮碑。”1942年1月,陳獨秀寫信告訴楊鵬升,打算遷居貴陽:“川中生活,日益不支,弟病雖未全好,或可冒險乘車往貴陽,以彼處生活比川中便宜一半。”但后來他取消了輾轉南方的打算:“貴陽之行已決計作罷,終以病體不勝此跋涉也?!弊阋娖渖钪Ь健km然陳獨秀取消了南行的計劃,但他的信卻引起了楊鵬升的深深不安,他給陳獨秀去了一封信,同時以索寫大字對聯為名,匯去現金1000元作為對書聯的報酬。誰知,這又引起了陳獨秀的深深愧疚,他在4月5日的回信中寫道:“前兩次厚賜,于心已感不安,今又寄千元,見出于吾兄之請求,更覺慚愧無狀,以后務乞勿再如此也。前敬題大聯,恐未曾寄到,來函云收到者,殆偽造此言以慰我耳。”好朋友用心良苦的美麗謊言,既讓陳獨秀感到溫暖與感激,更使陳獨秀覺得尷尬與無奈。字里行間,包含著多少難以言語的艱辛。為了節約開支,潘蘭珍在石墻院的空地上開辟了一小塊地,種上菠菜、蒜苗、洋芋等陳獨秀平時最愛吃的蔬菜??臻e時,陳獨秀也常常給菜地澆澆水,施施肥,捉捉蟲,借以排遣心中的郁悶與孤獨。

在寂寞中去世

1942年5月27日夜,陳獨秀在石墻院溘然長逝。

據當年在場的老人們回憶,陳獨秀去世的那天晚上,天氣陰冷,下著絲絲小雨。石墻院附近的鄉民們來到上房,見陳先生靜靜地躺著,潘太太和陳先生的三兒子陳松年等十多人在旁哭個不停,潘太太哭得特別傷心。大家勸慰了她一番,就把陳先生的遺體抬到了下房,放進預先準備好的一個大木盆里,為陳先生凈身后,用一種極薄的白綿紙搓成細繩將陳先生尸體密密纏裹。然后,把一件白布衣服穿在里面,一件白綢衣服套在外面,下身穿上青絲棉褲。陳先生放入木棺后,又用100斤石粉、100斤楓炭末、100斤谷殼混合著填入,塞緊……然后,是安葬陳獨秀。老人們說,陳先生出殯的時候,是個晴天。送葬的人,有陳先生的親朋故舊,聞訊而來的大小要人,以及方圓數十里的群眾數百余人。學生們一律穿著白襯衣,手持童子棒,鄉丁們則肩扛長槍,槍上扎有一朵白花。木棺上也扎了一朵很大的白綢花,一對童男童女各牽著白綢在前面開路,一直送葬到江津城西門外的康莊。

陳獨秀病逝的前后情形,何之瑜在1942年6月6日以《獨秀先生病逝始末》為題,作了詳細敘述,其油印原件現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他在文章中是這樣寫的:

先生素患胃腸癥,四年前又患高血壓,迄無起色,年來息影深山,生活不安,營養尤為不良。本年五月十二日上午,用蠶豆花泡水飲半小杯(約十二日)腹脹不適。初聞諸醫言,用蠶豆花泡水,服之可治高血壓,今春不時泡服,雖未奏效,亦無損害。此次所服之豆花,采摘時遇雨,經數日始干,中有發酵者,泡服時水呈黑色,味亦不正,或系酸酵后含有毒汁,一時失機,因以中毒也。次日(十三日)上午,友人過訪,午餐食四季豆燒肉過量,晚餐時又食之,食物作梗,夜不成寐,午夜嘔吐大作,吐后稍適,仍難入夢。自后精神疲乏,夜眠不安,間服“骨炭末”,似覺稍適。至十七日晨盥漱,頓覺頭目暈眩,隨即靜臥,少選欲奏廁,以頭暈未果。午后七時半,強起入圊,即起暈倒,四肢僵厥,冷汗如注,約一小時許,始蘇。少頃(九時)又復昏厥,約三刻鐘,始蘇,周身發寒,冷汗如浴,旋又發燒,約一刻鐘,始復舊狀。十八日清晨,先生遣人來告,乃約先生之公子松年暨先生之至友鄧仲純醫生上山探視(先生出函請鄧先生上山醫診),同時上函重慶周綸、曾定天兩醫師蒞津診治,因周、曾兩名醫年前曾為先生詳細診察病狀,最為先生所信賴。時以先生病狀甚危,又草以詳細病歷送重慶周、曾兩醫師過目。兩醫師雖醫務繁忙,然莫不細心研討處方,且各贈藥品,而尤以周綸醫師將其太夫人預防血壓變化之針劑分贈,其情況尤為可感。但因先生所病實無挽救之方,故兩醫生均未能來津,于是數日之間,輾轉床,苦悶不安。至二十二日上午,又復昏厥,前后接連三次,雖然注強心劑蘇醒,然病難治矣。二十三日又請江津西醫鄒邦柱、唐熙光兩醫師上山診視,施行灌腸,大便得通,然病情仍未少減。先生于二十五日上午命夫人約之瑜至榻前略有所囑。二十七日午刻乃陷于昏睡狀況,強心針與平血壓針交互注射,均無效驗。延至晚九時四十分逝世。時除先生夫人潘蘭珍女士、公子松年夫婦、孫女長瑋、長嶼、侄孫長文及鄧仲純醫師與之瑜外,適包惠僧君由重慶來山探病,均已在側。先生之衣衾棺木與墓地安葬等身后大事,均承江津鄧蟾秋老人及其侄公子燮康先生之全力贊助,始得備辦齊全。鄧氏叔侄之熱腸,令人銘感!先生靈柩乃于六月一日下午一時半安葬于四川江津大西門外鼎山山麓之康莊。

就這樣,在煙波浩渺的長江邊,滿坡橘花飄飛的鼎山腳下,又增添了一堆新土。只是,靜靜地在風雨中肅立的石墻院,顯得更加幽寂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欧美国产在线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av在线手机播放|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日韩av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国产www网站| 91亚瑟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九一九色国产|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999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激情99| 8090午夜无码专区| 四虎成人精品|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美女高潮全身流白浆福利区|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成人亚洲国产| 日韩第九页| 婷婷六月综合网| av在线人妻熟妇|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久一在线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亚洲精品动漫|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欧美日本激情| 啪啪永久免费av|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亚洲欧美成人网|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