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戰期間,因為對來自共產主義陣營的威脅辨別不清,美國政府錯誤地將越南民族解放戰爭視為帶有“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共產主義陣營對西方世界的挑戰,并由此錯誤地介入了越南戰爭。9.11后,布什政府同樣混淆了美國面臨的安全威脅:首先,將無賴國家與“基地”組織相提并論,從而將那些并不對美國構成實質威脅的無賴國家視為“反恐”首要目標;其次,對全球恐怖主義集團不加區分,使本不以美國為攻擊目標的恐怖主義集團調轉矛頭;第三,無視無賴國家間的差別,妄圖以單一手法加以應對。這種混淆只會使美國招致懲罰,對伊拉克不必要的“預防性”戰爭便造成了美國與西方盟國的日漸疏遠,更重要的是,伊戰后局勢的混亂不僅為恐怖主義的滋生提供了土壤,還極大地分散了美國用于全球反恐的政治、經濟、軍事資源,使美國國家安全更“不安全”。張繼業摘譯

權力的終結
每個可能成為21世紀霸主的國家和地區似乎自身都孕育著衰敗的種子。美國受到三種結構性缺陷的困擾:嚴重依賴外資、無法通過真正的殖民成就霸業,以及共和政體使各方難以就長期的“建國”方案達成共識;歐洲隨著人口出生率下降及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將在“美國化”還是成為老人社區之間痛苦抉擇;中國經濟將繼續高速增長,但其發展受制于法規和制度建設的滯后,銀行業的危機也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穆斯林世界四分五裂,缺乏成為超級大國的實力。如果美國主導的單極格局不能維持下去,或許出現的將不是由相互競爭的大國組成的多極世界,而是一個沒有任何大國的“無極”世界,一種全球權力的真空狀態。倘若如此,恐怖襲擊、核戰爭、經濟危機等一系列可怕圖景將意味著一個“新黑暗時代”的到來。李慶春摘譯

B計劃:通過制裁迫使伊朗終止核計劃
當前西方國家普遍懷疑伊朗終止核計劃的誠意。國際原子能機構于2004年3月發表聲明,指責伊朗未全面履行其承諾并有意隱瞞核計劃。伊朗如一意孤行,國際社會將如何應對?作者認為,以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只是無奈之舉,明智之策在于通過“有效的制裁”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坝行У闹撇谩睉ㄋ拇笠兀旱谝唬康拿鞔_,應以伊朗終止核計劃為目的,而非顛覆伊朗現政權;第二,重點突出,制裁的重點應放在油氣出口、基礎設施建設、外國投資等事關伊朗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第三,多邊合作,在制裁過程中各大國應緊密合作;第四,獎懲得當,伊朗如全面執行國際原子能機構“附加議定書”并徹底披露其核計劃,制裁應適時取消?熏以此鼓勵伊朗與國際社會合作。張繼業摘譯

現實主義的春天———華盛頓新的世界觀
隨著美國在伊拉克推進“民主化”進程受阻,布什政府宣揚向海外推行民主的語調開始有所降低。包括自詡為民主理想主義者的克里陣營,也放棄了虛偽的“民主”理想,轉而關注戰略要塞、油井、盟友等更加“現實”的事物。然而,基于如下原因,即使是現實主義也不可能幫助美國贏得反恐戰爭的勝利。首先,經典現實主義理論認為,任何人都無權判斷另一國的國內制度與要求,更不用說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人。其次,目前伊拉克的問題源于缺乏安全保障,而非民主的失敗,而且民主在混亂中很難實現。第三,“解放”與“民主化”的區別在于“民主化”需要戰略和手段,但布什政府對于在伊拉克確立民主卻并無良方。因而,在伊拉克實現穩定的捷徑就是放棄美國在伊拉克、甚至在中東推進民主的希望。張志新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