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之美———探戈舞劇《探戈誘惑》
演出時間:2004年4月28-30日
演出地點:北京·世紀劇院
阿根廷舞王探戈舞團來自布伊諾斯艾利斯,由阿根廷探戈舞王古斯塔夫·魯索親自擔任領隊、編舞和獨舞。舞王魯索1988年開始他的職業生涯,先后擔任各大探戈舞團的獨舞。從1990年開始,他把阿根廷探戈舞戲劇故事化,更新了阿根廷舞蹈的基本觀念,開創了新的潮流。他帶領舞蹈團巡回演出于歐美各地,把阿根廷探戈推上了國際藝術舞臺,并且常年在紐約和巴黎演出,在美國百老匯演出長盛不衰。
阿根廷舞王探戈舞團由14名世界頂級探戈舞蹈演員組成,是一個充滿激情活力的藝術團體,舞者年齡均在25-30歲之間,幾乎皆有芭蕾舞蹈背景,因此他們的表演不但蘊涵探戈原有的感性與情感,還融合高超的古典舞蹈技巧。
《探戈誘惑》,為展示其完美效果,演出中穿插有阿根廷歌曲,并由阿根廷最優秀的探戈歌手現場表演。其鋼琴師費爾南多·馬贊是國際知名的鋼琴獨奏大師,曾為流行歌壇巨星麥當娜的奧斯卡獲獎影片《庇隆夫人》擔任鋼琴獨奏。屆時觀眾將領略到風靡世界的阿根廷舞王探戈舞蹈團激情探戈演出。

“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北京演唱會
演出時間:2004年5月30日-31日
演出地點:北京·首都體育館
作為第二屆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壓軸戲,莎拉·布萊曼的北京演唱會無疑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演出盛事之一。
莎拉·布萊曼擁有天使般絕美的聲音,被譽為“首席歌劇紅伶”、“月光女神”。此次隨她來京的包括管弦樂隊、伴舞和舞臺工作人員共70余人,演唱曲目除了新專輯《一千零一夜》中的作品外,還有《歌劇院的幽靈》《告別的時刻》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近20首。中國歌迷對莎拉·布萊曼也很熟悉。她還是音樂奇才韋伯的前妻、音樂劇《貓》主題曲《記憶》的原唱。
莎拉·布萊曼是繼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之后,世界樂壇涌現出的另一位重量級人物。她被稱為是跨越古典與流行音樂的標志性樂人。在世界歌壇風行古典與流行互相交融的今天,莎拉·布萊曼的名字在世界家喻戶曉,在西班牙她被稱為“歌劇天使”;在德國她被稱為“舞臺劇歌后”;在日本她被稱為“超人氣歌后”;被流行界稱為“巨星”。她曾創造了單曲全球銷量1000萬張的驚人記錄,她的歌迷不僅來自歌劇界、舞臺劇和古典音樂界,更大量來自喜歡流行音樂的年輕人和發燒友。《告別的時刻》、《月亮》、《重返伊甸園》、《牧羊女之歌》、《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圣母頌》等歌曲被廣為流傳。
皇家蒙特卡羅芭蕾舞團攜沙翁巨著來華
演出時間:2004年10月
演出地點:北京、上海
在歐洲的芭蕾舞團中,很少有哪一支舞團可以像摩納哥大公國蒙特卡羅芭蕾舞團這樣為觀眾所廣泛認同。編舞在沙翁原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基礎上,用客觀、懷疑的欣賞態度剖析作品,并在芭蕾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極盡奢華的表現手法使表演既不是純粹的古典芭蕾舞,又不是晦澀的純現代芭蕾舞,而是力求精致的唯美主義風格和永恒不變的音樂質感的后古典主義芭蕾舞典范。兩方面的特質決定了蒙特卡羅芭蕾舞團的特殊魅力:典雅的氣質和精湛的技藝,僅在短短的一場演出中就可將芭蕾藝術千變萬化的風格和神韻盡現其中。
蒙特卡羅芭蕾舞團創始人謝爾蓋·佳吉列夫則是芭蕾史上一位傳奇式的人物。20世紀初,他在蒙特卡羅芭蕾舞團掀起的芭蕾改革浪潮深刻影響了芭蕾藝術的走向,由于他的舞團長久地以蒙特卡羅作為基地,這就使得佳吉列夫-芭蕾藝術-蒙特卡羅成為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詞組,演繹出輝煌的篇章。1985年重新組團后的蒙特卡羅芭蕾舞團便成為摩納哥大公國首屈一指的芭蕾舞團,并躋身于世界最杰出芭蕾舞團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