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好領導參謀,讓實用理論落地。
如何開發利用好地方黨報理論陣地,更好地為改革、發展、穩定服務,是我們應該深入思索的一個現實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地方黨報理論版負有為本地區黨政領導機關決策提供參考、為改革和發展出謀獻策、為干部群眾出現的認識問題解疑釋惑等任務。在理論宣傳中,無疑更應以應用理論為主,多在“管用”的理論上下工夫,努力推動理論文章從“管看”向“管用”轉化。要圍繞地方當年或今后的工作目標,有重點、有選擇地進行策劃。既可大題小做,也可小題大做。總之,要突出實用性,文章“下載”下來馬上就可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為了提高轉化率,必須對浩瀚的理論課題加以梳理遴選,選準恰當的切人口。
在當今大變革的時代,許多理論問題都不是“空中樓閣”,往往與體制問題、改革和發展問題交織在一起。每一項重大決策的出臺,既是理論指導的結果,又在呼喚著新的理論。通過發現新矛盾,解決新問題,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這些,無疑為理論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理論版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條件和優勢,在貫徹上級領導機關決策意圖的同時,通過專題討論、座談研討、征文探討等多種形式,集思廣益,為組織實施決策出謀獻策。近幾年,《廣州日報》配合省、市在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和戰略任務,陸續組織了“廣州邁向國際大都市”、“如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改革中的國有資產管理”、“合力建設珠三角經濟區”、“國際大都市信息化戰略”等多次大型征文研討活動。每次活動時間一般持續半年至一年,拿出較大的版面、較多的篇幅和較密的頻率,集中討論某個話題,吸引眾多有識之士來“打擂”,讓不同意見充分表達,不同方案交流比較,在磋商中深化認識,尋求真理,推動決策科學化,這些文章大多數既有理論上的新意,又有很強的操作性,有的還很快引起領導重視,被采納和運用。《濮陽日報》理論版近年來也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如圍繞市委、市政府以工興市戰略,編發大量理論文章,并在理論版開設專欄,針對全市工業改革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從理論與本地實踐的結合、宏觀與微觀的結合上,搞一些深層次的分析研究。從領導到一般于部群眾,大家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提出了許多可行性思路,尤其是通過這樣一種形式,指明了方向,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為濮陽工業的發展起到了擂鼓助威的作用。
二、當好“立體橋”和“解碼器”。
從地方黨報的性質和地位來看,其理論版擔當“立交橋”、“轉化器”的角色比較合適。也就是說,理論版應充分利用它聯系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溝通社會科學界和社會各界關系的“立交橋”地位,上傳下達,積極推動社會科學理論成果的傳播與應用,在促進社會科學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過程中起到“轉化器”的作用,這種角色定位,既是我們黨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所規定的,又是報紙理論宣傳特定功能所要求的。比如,濮陽市在“四城三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首屆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范例獎、國際花園城市銅牌獎)創建過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許多前瞻性的課題,像“名城帶動”、“生態市”、“欠發達地區城市之可持續發展”等,《濮陽日報》理論版就此約請了許多省內外知名專家進行深層次的專題研討、闡述,涌現了一批頗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并化成許多子課題,分解到各個部門中去,讓各部門在實踐中進行論證,進而匯總整理,運用于指導城市創建工作。專家與群眾通過理論版進行溝通、交流,有問有答,形式新穎、活潑,深受群眾歡迎,大大鼓舞了人心,使人們涌現了很高的創建熱情。再比如,針對社會上反映突出的熱點、難點問題,理論版要及時組織專家、學者,結合實際,從理論上予以剖析、化解矛盾。如前幾年,針對濮陽市部分農村中存在的村干部家長制作風嚴重的情況,《濮陽日報》理論版組織社科界人士進行了專題調研,從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農村民主化進程的要點等方面刊發了系列理論文章,筆者也撰文《法制,農村穩定的基石》對此予以闡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對于全市村務公開建設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做到理與情結合,講究宣傳藝術。
一般情況下,在各種題材中散文用情較多。許多人往往認為,理論文章就是說理的,應以莊重為主,不能太出格。我們看到,情雖屬于非理性因素,但情與理是對立統一的。有些僅靠議理不易被接受的道理,情感就可以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在議理過程中筆端帶情,可以攻心,激起共鳴,使道理更容易被理解與接受。因此,在理論文章中適當地融人一些感情色彩是很有必要的。在理論宣傳中,除了做到理與情結合外,還要講究宣傳藝術。比如,要做活理論稿標題,使讀者在閱讀時不會感到空洞;理論文章要長文短做,可以將較長的理論文章化整為零,增加相關鏈接和背景材料,加快人們的閱讀頻率;可以適當增加圖片,發揮圖片功能,加大人們的視覺沖擊力,美化版面。
(作者單位:濮陽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