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好天氣。對于比爾和埃瑞克來說,今天是令人興奮的一天,他們將潛入160英尺深的海中,探訪美麗的布伊海山。
布伊海山位于加拿大夏洛特皇后群島以西,在距離群島18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底拔地而起,高達3000多米。比爾和埃瑞克都是水下攝影師,有著豐富的拍攝經驗,為了收集更多有關布伊海山的信息,他們將與另一位攝影師艾蒙瑞分工協作:比爾和埃瑞克負責海山山頂部分的拍攝工作,而他們無法潛人的深海處,則由艾蒙瑞來攻克,他將留在船上,遙控遠程操作車,潛入水下500英尺的黑暗世界,拍攝那些鮮為人知的深海居民。
比爾和埃瑞克開始下潛了。幽藍的海水似乎異常平靜,魚群像飄動的星云悠然而過。沒多久,布滿海藻的海山頂部就呈現眼前了。向下望去,陡峭的山體逐漸陷沒在黑暗中,在大海中俯視高山,真讓人有些難以置信。
布伊海山的年齡不到100萬年,在海底火山中屬于較年輕的一類。科學家認為,上個冰期時,它是一座活火山,而且很可能露出了海面,即使不是島,也至少是個淺灘,如今其山頂部分呈現出的臺地地形就是證據之一:原本尖尖的火山錐很可能是在海浪的侵蝕下才變成今天的模樣。科學家還在山頂部發現其他一些跡象,例如貝殼的殘片以及圓形的火山巖。
不過,今天它看起來是那么平靜迷人,山巖上長滿了密密的海藻,隨處可見巨大的扇貝和“盛開”的海葵。比爾和埃瑞克早已經被色彩艷麗的礁石魚類所吸引,忙著為這些羞澀的小家伙們拍照,樂此不疲。
潛水燈照亮之處,比爾發現一些美麗的“鏈結”,它們是樽海鞘。這種浮游動物能夠不斷萌生出新的個體,并連接在一起,形成長長的鏈結。一些樽海鞘的鏈結長達20多英尺,輕盈透明,宛如搖曳的飄帶。水母也是山中的“透明”一族,一只傘狀水母從鏡頭前游過,像一團薄薄的輕紗,而一些懶惰的片腳類動物正附著在它身上,享受免費的旅行。
忽然,不遠處一道黑影閃電般掠過,原來是一只漫游的海豹正在尋覓今日的美餐。看來布伊海山的居民還真不少。事實上,除了水中的動物,這片海山還吸引了眾多海鳥,例如,黑腳信天翁、黑鷗、剪尾海燕等都是這里的常客。
幾十年前,人們就發現海山附近是漁業的大寶庫,尤其是像布伊海山這一類的淺海山,不僅魚群密集,其他海產品,例如蝦、螃蟹、貝類甚至珊瑚資源也都十分豐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把自己的商業捕撈船開向海山。然而,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海山很快也很容易被過度捕撈,布伊海山的裸蓋魚就是一個例證。
裸蓋魚,也叫黑鱈,在西餐中常常被做成熏魚,是頗受歡迎的美味。它也是布伊海山地區最常見的魚類。裸蓋魚的繁殖地在海岸附近,它們出生不久就遷徙到布伊海山,在此長到成年,才返回海岸繁衍后代。由于一度無節制的捕撈,
致使海山附近的裸蓋魚數量銳
減。如今加拿大政府已經認識
到這一物種面臨的困境,于是
頒布法令,禁止濫捕,只有獲得
特別許可的船只才能進行商品
捕撈。
非常湊巧,比爾和埃瑞克
完成拍攝返回時,遇見了一艘
得到許可的捕魚船。捕撈裸蓋
魚用的不是網,而是誘餌。工人
們將掛有餌料的魚鉤固定在一
根粗長的繩子上,然后投進海
里,過一段時間再收繩,將上鉤
的魚取下來,當場宰殺,處理于
凈,等返回港口,就能直接進入
市場了。據工人們介紹,每次收
繩一般都能收獲價值上千美元
的裸蓋魚,而誘餌則要投到
4000英尺的深處。
比爾和埃瑞克返回自己的 船上,這時艾蒙瑞正坐在一大排儀表前遙控著他的“攝像機”,一只狼鰻出現在顯示器上,它正躲在紅色的海藻叢中,露著可怕的牙齒。成年的狼鰻能長到8英尺長,據說它們很有勇氣,敢于從潛水員的手中拿取食物。在400英尺的深處,一條太平洋大比目魚闖入艾蒙瑞的鏡頭,這種魚也是布伊海山的常見居民,它是被附在遠程操作車上的一個誘餌籠子吸引過來的。無獨有偶,一只美麗的海星也禁不住誘惑,朝著小籠子爬了過來,這下可好,沒享受到美味,倒差點被大比目魚咬去了一只觸角。
終于遠程操作車也滿載而歸,比爾跟艾蒙瑞開玩笑,打趣他的“電腦游戲式”的潛水,而艾蒙瑞卻得意地回敬道:“你看,我可以沒濕一根頭發,就拍到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