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參升官
北宋大臣畢士安是一位頗有聲望的名相,他有個不爭氣的女婿叫皇甫泌,依仗著岳父的權勢為非作歹。畢士安為此非常氣憤,曾多次對他勸戒管束,但皇甫泌依舊我行我素。無奈,畢士安決定將這一情況申奏朝廷,用國家的法紀來約束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婿。
這一日早朝,畢士安剛說到“臣有一小婿,名叫皇甫泌……”就被殿外呈上十萬火急的軍情打斷,隨后,滿朝文武緊張地討論起軍情來,直到散朝,畢士安也沒機會把那件事講明白。下次早朝時,畢士安又提起此事,剛剛啟奏“臣婿皇甫泌”幾個字,不巧這時皇帝內逼甚緊,便急匆匆起身退朝,只聽皇帝邊走邊說:“畢愛卿已然反復提及皇甫泌,朕已知道了。”
兩天后,皇帝降下一道圣旨:“皇甫泌為官有績,著遷官一階。”畢士安得知這一消息,只能哭笑不得。
挨打升官
唐高祖的兒子滕王李元嬰做隆州刺史的時候,驕縱失度,經常干一些犯法的事情。李元嬰手下有個叫裴聿的參軍,曾多次勸諫他,李元嬰不僅不聽,反而惱羞成怒,命令身邊的役卒用竹板狠狠地揍他。后來,裴聿攜帶本州的民賦簿籍來京都長安述職,順便把自己規勸滕王反遭責打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哭訴給皇帝李淵。李淵問裴聿:“滕王打你幾回?”裴聿涕淚橫流地答道:“就一回,總共打了八板子!”李淵聽罷,當即傳旨把裴聿的官秩連升8級。裴聿做夢也沒想到因為被打屁股而從正八品上階升遷到正六品上階,心里好不得意。
在返回隆州的路上,裴聿還一直美滋滋地想著這樁從天而降的好事。他想著想著,又突然懊惱起來,用拳頭狠狠地敲打著自己的腦袋,氣急敗壞地自言自語著:“我好糊涂啊!我如果說挨了九板,不就成了堂堂正正的五品官了嗎?”(注:古代官秩分為九品,每品又有正從之分,計十八級。唐代自三品起,正、從品官又各分上、下階,共三十二階。)
誤會得官
唐朝元和年間,宰相李吉甫為政比較清廉,這年京城舉行大考,李吉甫早已耳聞,有個品行不端的舉子名叫吳武陵的參加了這次科考。李吉甫想,決不能讓這樣的勢利小人在仕途上得逞。
科考之后,主考官帶著中榜名單拜謁宰相。李吉甫尚未見到名錄,就問主考官:“有個叫吳武陵的舉子考中沒有?”其實,那吳武陵因文章粗鄙,根本沒考中。主考官一聽宰相大人突然問起這個人來,倉促之間正愁不知如何回答,忽報太監前來相府宣讀圣旨。李吉甫匆忙接旨去了,主考官心里犯開了嘀咕:相爺單單問及吳武陵,想必此人與相爺不是親朋便是故舊。于是,他飛快地拿起筆來,在名錄空白處添寫了“吳武陵”三個字。剛剛寫完把筆放下,李吉甫就返回來了。主考官一邊躬身施禮,畢恭畢敬地把名單呈給李吉甫,一邊討好地說:“相爺適才問及的那位吳武陵,名錄上赫然寫著他的大名哪!”李吉甫一聽,臉露不悅之色,氣呼呼地說:“像這樣不學無術的小人,居然也能金榜題名!”主考官一聽,宛如置身于云里霧里,心中大惑不解。但白紙黑字不好再改,只好讓吳武陵做官了。
打賭得官
北宋太祖趙匡胤開寶四年,科考進入廷試階段。按照慣例,參加廷試的人誰第一個交卷,誰就名列榜首,成為頭名狀元。可在這次廷試中,王嗣宗和陳識兩人同時最先交卷,該定誰為狀元呢?趙匡胤靈機一動:就讓他二人掰腕子決定勝負吧!王嗣宗力氣大,遂欽定為頭名狀元,而陳識只好屈居榜眼了。
寫詩得官
唐代有個讀書人叫史青,他曾上表唐玄宗自稱“曹植七步成詩尚為遲澀,吾五步之內可以成詩”。李隆基當即下旨召見,并命史青以“除夕”為題作詩。史青未出五步詩成:“今夜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云中改,云顏暗里摧。風光人不覺,已人后園梅。”李隆基聽了大贊其才,當即授以左監內將軍之職。
會哭升官
南朝宋孝武帝劉駿的愛妃殷氏年紀輕輕便命喪九泉,劉駿萬分悲痛,數十日不上朝理事,并多次帶領群臣到殷氏墓地痛哭,還以哭的悲痛程度作為忠誠與否的標志。
一次,秦郡太守劉德愿隨同皇上來到墓前,劉駿對他說:“你哭貴妃!只要情真意切,痛不欲生,朕當有重賞!”劉德愿心領神會,隨即大放悲聲,一會兒捶胸跺腳,一會兒呼天喊地,直哭得披頭散發,嗓子沙啞,胸前雙袖全被眼淚給濕透了。有人來勸慰,也勸他不住,最后幾乎哭得昏死過去。劉駿見此情景,大為感動,不久就提拔他當了豫州刺史。
姓薛的都當官
武則天當政時,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兩個最為得寵。他們有個弟弟叫張昌儀,時任洛陽令,凡是求他辦事的,只要向他行賄送禮,他都一律答應,而且都能辦到。
有一天,張昌儀上早朝(當時武則天常年住在洛陽),有個姓薛的候補官員等在路邊,見他過來了,趕緊上前攔住馬頭,一邊把50兩黃金遞上去,一邊把自己的名片送上去。張昌儀什么都明白,他把金子接過來揣進懷里,同時把那人的名片也接過來,只看了一眼姓什么,就揣進了懷中。到了朝堂,張昌儀把那人的名片交給負責安排官位的天官侍郎張錫,叫他辦理一下。
過了幾天,張錫不慎將那人的名片丟失了。他也不知那人到底是張昌儀的什么人,若不能及時派官,怕張昌儀怪罪。可又不知那人叫什么,只好硬著頭皮去見張昌儀,一方面就自己的過失賠不是,一方面詢問那人叫什么名字。張昌儀聽了,破口罵道:“真是個不會辦事的東西!拖至今日,我也記不得他叫什么了,只記得姓薛!這么著吧,只要姓薛的,你都給他安排官職就是了!”
張錫只得從命。他回去一查候補官員名冊,姓薛的共有60余人,于是全部安排做了官。
編夢升官
武則天晚年時候,對自己的容貌非常注意,經常精心化妝。
朱前疑是個善于溜須拍馬的人。有一天他上書武則天,說:“臣夢見陛下壽滿八百歲。”武則天聽了十分高興,當即任命他為拾遺。不久,朱前疑又奏道:“臣夢見陛下白發再黑,齒落更生。”武則天又立即提升他為駕部郎中。
朱前疑從編夢中嘗到了甜頭。一次他從河南回來,又向武則天稟告:“臣返京時經過嵩山,聽見嵩山大呼陛下萬歲,結果萬山呼應,響徹云霄。”嵩山為五岳之首,它呼萬歲,當然就萬歲無疑了。武則天不勝歡欣,當場就賜給他一個紅色的“算代”。這是五品以上的朝臣才有資格佩戴的標志,而朱前疑當時還不是五品。朱前疑只是說了一些奉承恭維的吉祥話,就官升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