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的一天,金姆·麥克盧斯和朋友瓦·哈依乘坐一艘愛斯基摩人的小劃艇游樂在越南北方Tonkin海灣碧藍的海面上。他們帶著一只美國人的旅游船向一個約有20戶船屋的漁村劃去。漁村坐落在尖塔般林立的石灰巖當中,這些山一樣的石灰巖就像一座座綠色寶塔,景色別致。
麥克盧斯曾于1965年第一次來到越南,那時他是個十幾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駐扎在非軍事區。在長達13個月的駐扎中,越南人的勤勞、樸實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來越南旅游期間,麥克盧斯結識了同樣來自明尼蘇達州的33歲的瓦。瓦在河內一家旅游公司供職。
初次相識愛心讓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瓦朝村中一個船屋劃去。他在頭天勘查時,已了解到這個船屋住著3個女孩。其實,這個所謂的船屋只是一個竹筏子,上面連一塊厚木板也沒有。屋頂是竹子做成的框架,框架上罩著一塊藍色的塑料布。她們的媽媽已去世,后來父親又拋棄她們走了。兩個大點的姑娘——那時蘭15歲、萱13歲——整日勞作收割貝殼類,供養她們10歲的小妹妹麥讀書。但是,無論她們怎么辛苦也拿不出一個月1美元的學費。
瓦跟游船上的人們講出這3個女孩的生活后,大家不約而同掏出身上的錢丟進一個帽子里。隨后,瓦和麥克盧斯劃著小船把錢送了過去。當他們靠近時,麥克盧斯震驚了,她們的筏子是那么單薄,竹板的縫隙都能見到水。他想像不出,這3個女孩如何度過風雨季,如何能挨過冬季的幾個月。筏子邊上有一只裝著飲用水的塑料桶,3個女孩單薄的衣服醒目地掛在一根繩子上。
麥聽見聲音從里面鉆出來,蹲在“船”頭。突然出現的陌生人使她嬌弱而有點憔悴的臉顯現出驚慌的神色。
瓦輕聲細語地說,他們是來送錢助她上學的。麥克盧斯向里面張望,一個角落里堆著卷起的破竹席和棉被;另有3個柳條框裝著她們所有的家當:幾件衣服、幾件家庭用具以及麥的學習用具。麥怯怯地說,姐姐們去割牡蠣了。
瓦見過割牡蠣的工作,那需要爬到有齒的石灰巖上,一只手抓住牡蠣,另一只手用小榔頭敲。尖利的巖石常能劃破人的腳。即使戴著手套,一天下來,手也往往被牡蠣殼的邊緣割破流血。
一個晴天,一個女孩通常能收到20公斤牡蠣,從中挖出2公斤牡蠣肉,但這些肉也只賣得30分(100分合1美元)。
瓦把大家捐獻的約80美元輕輕放進麥的手里,“一定要把錢交給兩個姐姐。”
“謝謝你們,我一定交給姐姐。”麥驚喜、羞怯而感激地小聲保證說,兩只小手緊緊攥著錢,兩只眼睛滿含著淚花。
當天,他們和那艘游船就離開了。當漁村從視線中消失時,已有5個女兒的麥克盧斯突然感到有點落寞。他們給的這一點點錢,能幫助3個女孩度過海水變冷的風雨季嗎?風雨季時洶涌的海浪常能把大船掀翻,不要說她們這個小小的筏子了。
再次探望決定建造溫暖小屋
5個月后,麥克盧斯和瓦領著一個美國旅游團又一次來到越南。當他們再次來到這個漁村時,麥克盧斯的心頓時沉了下來。那個用藍色塑料布當屋頂的筏子依然在那兒。他簡直不相信,他原以為那3個女孩已經脫離了隨時可能傾覆的筏子。
他和瓦劃到她們的筏子旁邊,又給了她們一些捐款。17歲的蘭和15歲的萱正好都在。麥克盧斯審視著她們,瓦在越南曾見過許多因絕望而走上賣淫路的年輕女孩,他們都有點擔心。
但當他們細看她們的神態和穿著時,差點沒掉下淚來。交談中,他們得知妹妹已到學校讀書去了。她們把剩下的錢拿出來給瓦看,那些錢幾乎都還在。她們沒有為自己買一點衣物,始終在竭盡全力為妹妹購買學習用具、繳納學費。
麥克盧斯凝視良久,忽然,他轉身對瓦說:“給她們造幢房子,怎么樣?”
兩個人一拍即合。瓦首先去村子里找到村長,征得了村長的同意。按照他們的設想,建造費需要3000美元。麥克盧斯說:“我出錢,你出力。而且,必須在冬季前造好。”當時已是9月末了。
四處奔波共同收獲幸福
瓦從他的旅游公司借來錢即刻上馬。麥克盧斯返回明尼蘇達州的第二天,就開始籌措基金。他先到當地的《埃利之聲》報社,撰寫了關于這3個女孩現狀的文章,發表在報紙上后,他又在電臺進行了廣播。埃利是個只有3960人的小鎮。因此,很快全鎮人都知道了。剛過兩天,做小買賣的戈爾·斯考茲就提來一小塑料袋的硬幣,總共150美元。
幾天后,一個上了年紀的陌生女人在超市門口攔住麥克盧斯,在他手里塞了10美元。
出乎意料的是,麥克盧斯返回越南后,發現瓦的工作幾乎毫無進展,他只是把建材堆放在一間屋里。原來,他碰到一個必須首先解決的難題。在越南,擁有財產合法權的人必須滿18歲。不用說,這3個女孩必須擁有財產權,否則,她們的父親會來奪走房子。然而,她們都未到法定年齡。瓦雖然身在越南,也不可能成為擁有人,因為他不是漁村的居民。
就在他們焦急萬分之時,幾個朋友建議他們到紅十字越南分會去試試。令人驚喜的是,該機構同意做房子的看管人,直到麥滿18歲,再把這份財產轉到她們3人身上。
10月下旬,麥克盧斯把第一筆2700美元交給了瓦。當月底,房子竣工了。
2003年11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3姐妹被叫到漂亮的新船屋走廊上,一名地方政府官員正式出席了新房落成儀式,并向3個女孩道賀。
3個女孩驚喜得嗚咽起來,她們跑進這個堅固的船屋,這兒看看,那兒摸摸,淚水盡情地淌著。她們的臥室有真正的床;除了廚房,還有一間供麥學習的房間,里面有桌子、椅子。麥興奮地跑出來,拉著小朋友的手又跑進來,“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家!我有家啦!”
儀式的第二天,麥克盧斯在家里看到了e-mail里的房子照片和瓦的一封信:
首先,發自內心,我想說,非常、非常感謝你為這3個可憐的孩子所做的一切。那感激的淚水是對你金子般的心的報答。我為有你這樣的朋友感到自豪。
麥克盧斯回復朋友說:愿天下勤勞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麥克盧斯現在已成立一個“陽光在我心中”機構,是個援助越南兒童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