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可以看見遠處的風景,卻看不清一直陪在它身邊而且對它不離不棄的睫毛。
平日里總能看見這樣的文章:一個母親用自己的生命去博取孩子的一線生機,一個繼母用無比偉大的愛溫暖孩子冷酷的心……
我既沒有一個用生命換我生存的母親,也沒有一個偉大的繼母,我只有一個普普通通的再尋常不過的媽媽。
幼年無知的我常常幻想,為什么我的媽媽不是鞏利?現在已懂事的我,才發覺那時的我有多么幼稚可笑。
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母親就教我識字。不管是在家還是上街,只要見到漢字,她就教我念出來。她還常常講故事給我聽,教我如何將自己的情感再復述出來,這就為我以后的朗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初次當眾演講是在小學的時候,那時,學校的大隊輔導員要在每班挑一名朗誦最好的學生參加周一升旗儀式的演講,全班一致推薦了我。在“面試”時,輔導員或許覺得我的朗誦相對好些,就讓我來“壓軸”。我有些害怕,媽媽安慰我說:“別怕,媽媽一定到校門口支持你!”我高興地笑了。緊張的周一終于來臨了,當我看到下面無數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時,心里頓時沒了譜,背得滾瓜爛熟的臺詞不知說到哪里去了。正當我不知所措胡亂張望時,突然,校門口那熟悉的目光讓我為之一震。是媽媽,她用信任的眼神正看著我。頓時,我的心底涌上一股暖流,憑著原有的思路,再加上聯想發揮,我得到了六名演講者中最熱烈的掌聲。
媽媽是個好老師,在做飯這方面卻不怎么在行。吃過“韭菜炒蒜苗”嗎?幾乎所有人聽到都會“嘎”一下“抽”過去,而我卻會微微一笑,再也不“抽”了,沒辦法,習慣了。從小到大,我吃過的出自母親手中的最拿手的東西就是——熱牛奶。也許你會笑:“牛奶誰不會熱呀?”可你看到我媽媽切得像手指頭一樣大小的“蔥花”和大小不等呈幾何形狀的土豆塊,嘗到忽咸忽淡的湯時,你就不會奇怪我的話了。因此,家中的美味佳肴基本是出于老爸之手(老爸的廚技可是一級棒。)媽媽只是打打下手。可老爸很懶,早上不起床,每次都是媽媽為我做早飯。
媽媽不是個好廚師,卻很敬業。她還擔任“保姆”與“管家嘮叨婆”的角色。六歲那年,一場急性闌尾炎差點要了我的命,媽媽日夜守護著我,眼圈都熬黑了。她為我的未來,做出過多種設計,每種設計都令我感動不已。
一天,跟媽媽一起看電視,不經意地,覺得有那么白晃晃的一絲在媽媽的黑發里特別刺眼,是白發。媽媽竟也挨不住時間匆匆。
世界是上帝創造的,而我的世界是我的母親創造的,我與母親正像眼睛與睫毛,睫毛時刻保護眼睛不受灰塵的侵害,不受強光的照射,不受雨水的沖擊,而眼睛卻常常忽視一直陪伴在它身邊而且對它不離不棄的睫毛。
親愛的媽媽,有一首歌是這么唱的“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么,我要修行多少年,下輩子還能再做您的女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