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東京北部的一幢公寓里,一位業余時間擔當生魚片送貨員的壯實小伙子迷戀于電腦顯示器,曾一連幾個星期與同伙一起在網上沖浪。這位名叫Murata的小伙子去年28歲,當時他思想上萌發了一種可怕的念頭,那就是想死。他尋找了一系列日語環球網站,諸如“地下敢死隊”、“最終期限”等。在做好充分準備后,他與另外兩名匿名網友準備在5月中旬的一個下午自殺。首次見面后,3位年輕人由東京開車向北,6個小時后,他們來到一個安靜的山區,各自服用了安眠藥后,同時開始在網站上發布他們自殺的細節:他們坐在汽車里,點上了木炭,他們慢慢地死于一氧化碳中毒。與Murata同住一起的35歲的老兄說:“也許他對未來沒有希望,但這也不能讓人理解他為什么要尋短見。”
自殺者日趨增多
這3位小伙子的死亡,只是發生在日本的一系列奇特的因特網自殺事件中的一起。日本警方經調查發現,去年上半年,全國至少有 32位十幾到二十幾歲的青少年在網上邂逅陌生人后自殺。許多青年人加入了“在線自殺公約”,但有不少人后來醒悟了或最后一刻退出了自殺公約。精神病學家和研究自殺現象的專家們,將這種現象與日本連續13年的經濟萎縮期中出現的民族心理轉折聯系在一起考慮。事實上,因特網導致的死亡恰恰出現在全日本各種自殺率全面升高時期,而其中經濟問題正是絕望人數增多的主要原因。
日本自殺現象來源于古代日本軍隊武士道的剖腹自殺。按照日本的標準,2002年全日本有32143人自殺,而在 1990年日本經濟開始走下坡路時,自殺人數只有21346人。目前全日本每10萬人中有25.2人自殺,這種概率相當于美國的兩倍。盡管西方宗教中的自殺恥辱在日本人思想中不存在,但因特網導致的自殺現象業已引起這個島國人民的恐慌,并已成為聊天室里的重要話題和新鮮游戲中的主題。這種死亡現象已引起人們對日本傳統自殺與現代科技社會結合點的關注——現代科技社會產生了“如何死亡網絡”,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可以從學校、辦公室、地鐵、火車以及小轎車上,用手機聯接該網絡。這種現象已嚴重影響日本的亞文化,成為處于成長過程中的絕大多數日本青年的病魔。
生活失去了方向
在2003年自殺的32人中,有 20人是男生,12人是女生,他們都是在聯通了日本“失去的一代人”所創造的自殺網絡后走向絕路的。這些十幾或20歲左右的孩子,處于一種沒有安全感,也沒有自信心的社會中。如今的日本是一個失業驟增、無家可歸的人特多的國家,尤其那些支撐日本社會的大公司,再也不為工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了。相反,房地產業又給居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離婚率居高不下。
專家們認為,在日本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里,許多習慣于變革的年輕人玩世不恭、憤世嫉俗,對未來失去了信心。東京一位研究網絡自殺現象的精神病學家Rika Kayama說:“現在的年輕人已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他們看到的是沒有目標的社會現實。過去,日本的家長往往會對他們的孩子說,只要在校努力學習,在單位努力工作,就能得到好的報償。現在大人們不這么說了,因為許多事實證明,過去的說法已不再符合現實。”現在大約有100萬名20多歲的日本青年有自閉癥表現,他們能在父母的家里一呆就是6個月以上甚至數年。
自2003年2月11日東京附近一幢閑置公寓里發生網絡自殺事件后,日本警方開始介入調查此類事件。那一次共有一男二女3名青年人死亡,他們死在同一間房內。一 位17歲的姑娘起初加入了他們的行動,但在最后一分鐘打了退堂鼓。她告訴警方,死去的3位都是無業人員,對前途悲觀失望。他們曾經在東京北部地區與一位失業的雜志推銷員Mlchio Sakai會過面,這位26歲的失業人員在地下自殺網站上推銷“死亡廣告”:“我正在尋找自殺伙伴,如果你愿意加入,我將給你安眠藥,讓我們安靜地死去。”據權威人士透露,自殺的新聞標題在日本媒體上非常醒目,這觸發了一些網站產生組織自殺的念頭。想尋短見的人在許多自殺性網站的公告版上和聊天室內均能找到知己。
都是網絡惹的禍
據警方調查證實,這些人在自殺之前是經過了相當激烈的思想斗爭的,有時死因看上去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例如一位年輕人在其E-mail中寫道,他是因為一次小的交通摩擦而走向黃泉之路的。專家們認為這是一種頹廢的趨勢。日本《Aera》周刊2003年7月進行的一次民意測驗表明,在100位接受調查的青年人中,有30位曾考慮過自殺的問題,而導致自殺念頭的都是一些瑣碎小事。單獨看這些小事,應不至于上升到自殺的份兒上,但在別人(例如自殺網絡)的支持下就會走向絕路。
Hana去年30歲,是東京一家計算機商店的女銷售員,在接受心理咨詢之前,經常上網進入自殺聊天室,她曾經在電腦前進行現場的割腕,并轉播給她的網友們看。“我在聊天室里寫道,我正在割腕,后來我不得不到急診室縫了7針。幾小時后,我在網上讀到一條信息,一位網友看到我的行動后也立馬割腕,結果讓醫生縫了20針。”
前面提到的生魚片送貨員 Murata與兩位陌生人一起自盡時并沒有沮喪的樣子,也未到診所去。其家人稱他從來沒有自殺歷史,平時利用業余時間送生魚片,喜歡騎著摩托車到鄉村去旅游,惟一有所不同的是,自殺前他很少工作,而是花大量時間在家上網打游戲。在他死后,家人從他收到的電子郵件中發現3人早就約定了結束生命的方式。Murata在寫給網友的信中說:“我將帶安眠藥和木炭,并借我兄弟的汽車開過來。”在他們自殺的前一天,難友們給他回了電子郵件。Murata67歲的老父親氣得發瘋,他說:“他們的死因沒有什么好討論的,但我認為他一個人是不會自殺的,是他找到了有自殺念頭的網友才這樣走向絕路的。”
據自由新聞報道,日本當局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并開始對此類網站加以管理。
(編輯/潘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