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發展使從前很多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都變成了現實。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敢于嘗試,一個點子就可以創造無窮的財富,一項發明就可以改變未來的生活。以下介紹的這些技術是全球科技和投資企業界共同看好的項目,這也是各國爭先研發的即將改變未來世界的新科技。如果你是一個發明者,那么就抓住機會,只要你能把以下的一項變成現實,你就改變了這個世界。
傳染病預報云圖
這是一個較復雜的傳染病監測及數據綜合處理系統,它由分布在各大中城市上空的若干個病毒識別傳感器和數據綜合處理系統組成。傳感器將各類病毒的分布、數量、流動趨勢等情況及時傳遞給數據處理系統,處理系統將這些信息綜合后制成能夠顯示出病毒種類、分布范圍、強弱程度、流行趨勢等內容的“傳染病預報云圖”。它看上去就像一張預報天氣的全國氣象衛星云圖。它不僅能向人們顯示哪個地區有哪種傳染病毒和預計流行期,還能用不同色彩做標記精確地顯示出哪個地方正在流行哪種疾病,病毒分布的密度和可能擴散流行的區域等,以便醫藥衛生部門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同時也能讓廣大群眾像預防“冰雹”和“凍害”那樣,主動及時地采取防護措施。 制造器官的噴墨打印機
這是一種制造人體器官的裝置,是生物工程助理教授托馬斯的構想。這種裝置是利用打印機噴射生物細胞、生長激素、凝膠體,形成三維的生物活體組織。凝膠體主要是為細胞提供生長的平臺,之后逐步形成所想要的器官或組織。這項技術可以用人工方式制造心臟、肝臟、腎臟,現在這項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將供應營養的血管印出來。 與人為友的機器人
一個融入人類社會的機器,能夠替你教育小孩、照護老人,并能與人類做朋友。這是由MIT多媒體實驗室機器人研究小組布雷澤教授提出的一種結合電子、機械、工程、心理、人機接口、教育、設計等學科知識所研發出來的機器人。 2000年,布雷澤便創造了機器人 Kismet,其臉部表情已可顯現類似人類視覺與聽覺的反應。新一代 Leonad。機器人在動作上更加優雅,具有人造皮膚及觸覺神經反應。
汽車,電子智能裝置
德國的科學家正在與汽車制造商合作,研究如何通過更先進的機械電子裝置,把汽車造得更加安全。未來的汽車,都將裝設能夠自動感應并及時處理危險故障的電子裝置。這一裝置由先進的電子探測器以及微處理機組成。一些現在難以用機械零件來探測及控制的汽車行進和控制系統,都可以通過這種機械電子裝置,把即時的資料輸送到處理機去,并即時通過電子信號來改善整個系統的功能。當然,為了防止電子系統操作失靈,那些確保安全駕駛的機械組件還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供求信息發射接收裝置
茫茫人海之中,誰也無法得知哪位正在尋求什么。你想當家教,也許與你擦肩而過的那個人正想找一個像你這樣的家庭教師。你感到孤獨寂寞,想找一個能夠傾心相述的朋友,也許在你身邊正有一個人同你一樣在苦苦地尋覓知心密友??墒?,這一切都無法讓兩個彼此需要的人互通信息,各取所求。這種“供求信息發射接收裝置”讓這一切都成為可能。
這種技術把50米以內(可調)的發射接收裝置無線連接起來,當任何一種與你需求相近的人(同時佩戴此裝置)進入范圍內,你們的 接收器就會自動地嘟嘟嗚叫,你們即可對各自的需求進一步交涉。這是一種辨識能力極強的裝置,它具有尋友、求職、招聘、出售,購買等多個領域多層次的自選程序,使用者只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對選項進行編程,就可達到自動接收相關信息的目的。例如你要尋友,就在“尋友”設置欄下設的自我情況、尋友性別、年齡要求、尋友目的(友誼、網友、游伴、戀人等等)、其他要求等下設層次里再逐一選項。選擇以后,只要有人設置的“自我情況”和“尋友要求”與你的選項相近,那么你們只要身處50米之內,你們的接收器就會同時嗚叫。這項技術可以與乎機和傳呼機等實用電子產品配套捆綁使用,目前已經有人申請了專利,并受到眾多電子界企業的關注。據業內人士預測,這種新型電子產品不久即可投入市場。
超音速商務客機
這是一種速度更快的客機,讓你在一日內環游世界,晚上還能回家陪孩子看電視。這是科學家肯伯利與卡西的構想,利用計算機仿真加長機身的長度,使機長與機重成一定比例。他們所研究的六人座客機,其機身長度與波音737一樣,但機翼做了修改,使它更能減低越洋飛行時發動機所發出的噪音。目前正在研究如何節省汽油、降低發射時的噪音和空氣污染的環節,以更能符合聯邦航空局的規定。
昆蟲傳感器
一群大如瓢蟲的感測機器人,能讓軍隊將領遙感部隊的活動、能讓工廠主管了解貨物的進出、能讓環保人士追蹤能源的消耗狀況。這是加拿大皮斯特教授的構想,他和他的學生發明的智能塵粒,是一種微小且低功率的微米級傳感器,目前最小的傳感器大小如一顆4號電池,有將近一年的壽命。他們的目標是最終將這種傳感器制造成比瓢蟲還小的“智能塵粒”。
組織器官再生工藝
在這項工藝里,哈佛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把細胞、成長促進物等物質注射到人體的關節里,并使它再生健康的人體組織。這種工藝比移植人工合成的關節,更為方便有效。 目前的研發,主要在軟骨及骨骼的再生方面使用這項工藝。但是不久的將來,這項工藝將進一步擴展到其他人體組織上。這項技術最終的目標是,人體再生的功能通過這項技術的研發而得到更好的結果。
無線探鍘網絡
在電影《龍卷風》中,科學家利用千千萬萬個隨著龍卷風飄起的小無線探測器把風的速度、方向等資料,傳達到計算機主機上并進行龍卷風模擬計算。雖然這只是在電影中的描述,不過,現實里的這種無線探測器網絡已在研發中,這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與英特爾聯合進行的項目。這些無線探測器,其大小如2粒AA型干電池般,卻包括了一個微型處理器、內存、電池、探刪器(測量光、濕度、壓力、熱度等)以及無線發射接收器。這些探測器里,采用了微型操作系統來控制它的運作,再逐步地傳達到網絡的中心處理計算機,這樣將能減少發射電力的消耗。將來,這些無線探測器網絡可以廣泛地應用在交通、氣候、軍事、農業等方面。
納米型太陽能電池
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的化學家保羅·阿利維賽多正在研究使用超微(7納米x60納米)的化學物質 cadmium telludde,以通過太陽光能的吸收,來引發電流。這種超微物質,可以系統地把它們鋪成一面 200納米厚的大陽能電池。這樣一來,這些納米型太陽能電池就能輕易地應用到建筑物上,很有效地把巨大的太陽能以電力方式儲存起來。保羅·阿利維賽多的發明雖然只是一種納米型太陽能電池,但是這項發明成為現實后,能夠很大程度地減少我們對石油的依賴。
網絡運算
IBM、南加州大學和Argonne國家實驗室,正在籌建一個8800萬美元的Tera Grid計劃,主要是建立一個巨大網絡的高速計算機群,以便進行精密的計算。這個網絡運算系統將可以進行每秒2100億次的浮點計算,讓高難度運算從此變得方便又簡單。而且,這個計算機的網絡就像電力輸送網一樣,可在必要時互相支持,以增強整體計算的能力。那時候,這就可以被稱為計算機計算力輸送網了。
全天候記錄器
這種全天候記錄器能夠做許多事情,從自動錄制你最喜愛的表演到實況轉播中的電視節目。而且,它能始終記錄當前頻道上播放的節目,即使電視機本身已被關掉也無妨。你可以在任何時候打開電視,返回到某一時刻收看錯過的節目內容。這個裝置配有一個筆形的微型數碼錄音器,只要你把它放在衣服的口袋里,它就會連續地記錄你周圍的聲音。任何時候它都在繼續錄音,同時你又可以播放過去40分鐘里你身邊所發出的任何聲音,而且即使該裝置在播放錄音內容時,它仍在繼續錄音。所以一切有價值的場面和事情,都會被這種全天候記錄器記錄在案并保存下來。 (編輯/張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