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2月24日,圣誕節的前一天,英倫三島瑞雪紛飛,到處是一片節日的氣氛。此時,一支神秘的艦隊正從哈里奇悄然出發,行駛在遼闊無垠的太平洋上,直撲弗里西亞群島的旺格奧格。這是一支英國“特混艦隊”,熟悉海戰的人們會發現,這支艦隊中多了3個龐然大物。它們既沒有高聳的桅桿,也沒有昂首的炮塔,整個甲板異常平坦,每艘艦的甲板上擺放著三架飛機。原來這是英國海軍最新研制裝備的“恩加丹”號、“女皇”號和“里維埃拉”號航空母艦。它們在2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的護航下,準備對德國庫克斯港實施突襲。此去的任務有兩項:襲擊庫克斯港以南的齊柏林飛艇基地;消滅一部分德國艦隊,誘使德國艦出港作戰。
為完成此次任務,英國人可以說煞費苦心。因為當時世界上還沒有航空母艦,就連飛機參加海戰也是幾個月前的事情。而此次襲擊的目標對英國人來說確實有些“遙遠”。基地飛機作戰半徑太小,從基地起飛根本飛不到庫克斯港,滿足不了作戰要求。如果只派艦隊去,勞師遠襲,敵人又有水上飛機支援,危險太大,弄不好要全軍覆沒,實在是得不償失。正當英國高層指揮官猶豫不決時,有人突發奇想,提出用戰列艦運載飛機到預定海域起飛進行空襲。于是英國海軍把幾艘快退役的戰列艦上的炮塔和桅桿等影響裝運的障礙物通通拆除,改裝成了最早的“航母”。這樣就有了這支神秘的海上艦隊。
龐大的艦隊在夜幕的掩護下,悄聲無息地航行在海上。終于,艦隊于圣誕節(12月25日)凌晨4時30分安全通過北海。6時,水上航空母艦駛達弗里西亞群島旺格奧格以北40海里的預定起飛位置。7時,天剛放亮,飛行員和觀察員即登上水上飛機。旗艦“恩加丹”向各艦發出吊飛機的信號。三艘航母上的地勤保障人員頓時忙碌起來。蒸汽絞車喘著粗氣,吐出股股白煙,粗大的鐵鏈將飛機徐徐吊起放在平靜的海面上。旗艦“恩加丹”號發出“啟動發動機”的信號。7時30分,7架飛機在空中編好戰斗隊形,直撲64千米以外的庫克斯港。
飛機上的飛行員們坐在敞開式座艙里,忍受著清晨寒冷的折磨,艱難地操縱著飛機,向目標飛去。當飛機飛到東弗里西亞群島時,下面卻是霧氣茫茫,濃霧把地面完全遮住了。盡管飛行員按照帶隊指揮官的命令,一再降低高度,但還是沒有發現德軍的齊柏林飛艇基地。帶隊指揮官臨時決定:放棄對飛行基地的襲擊,所有飛機都去攻擊德軍艦只。這位沒有留下姓名的指揮官的“臨機一動”,開了真正航空母艦的先河。7架水上飛機在指揮官的帶領下,調過頭來,向德軍艦艇停泊點飛去。很快,他們發現了停泊在基地、正冒著黑煙升火待發的德國軍艦,德軍也發現了來襲的飛機并立即開炮對飛機進行射擊。然而,由于飛行員沒有攻擊艦船的經驗,飛機攜帶的炸彈威力又很小,數量有限的炸彈大多投在海里,并沒有給德軍造成多大損失。而英軍的7架飛機在德軍炮火的猛烈打擊下,有4架受傷,幸運的是一架也沒有被擊落。在返航途中,5架飛機被迫降落在海上,僅有 2架飛機飛回了出發地。圣誕節并沒有給英國人帶來好運。海戰史上第一次有“航母”參加的戰斗就這樣結束了。
(編輯/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