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義聯是在某升特定環境中,作者有意識地使語義模棱兩可,或由于讀者讀對聯時斷句的不同,產生了與原義相反的理解,從而使對聯產生特殊效果,這樣的對聯,稱為歧義聯。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這副對聯據傳為明人祝枝山所撰,由于斷句的不同,就有兩種理解:
一為:
此屋不能住,
其人甚悲傷。
二為: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傷
類似的對聯,祝枝山還有一副,是受某財主之托寫的: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倒運少有余財
據說,那財主一看大為生氣,他是這樣斷句的: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余財。便怒氣沖沖地去找祝興師問罪,責怪他為何寫錯怪我了,這副對聯很吉利呀,你聽: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終年倒運少,有余財。”
寫這樣一副模棱兩可的對聯,顯然是祝枝山對那財主的有意捉弄。
論書誰似陳公博
娶女當如宋子良
此為民國時陳布雷在酒宴上的戲作。從字面看,上聯意思是,論書有哪個人像陳公博(日寇侵華時為漢奸)?下聯是一句玩笑話,意為娶婦應當如宋子良 (宋子文之弟)。其實,若知道下聯用了典故,應當這樣斷句:
論書誰似陳公,博?
娶婦當如宋子,良!
原來,《詩經·陳風·衡門》有“豈其取(通娶),必宋之子”之句,為宋國女子以莢麗、善良著稱,所以“宋子良”應斷為“宋子,良”。同理,“陳公博”應斷為“陳公,博”。全聯之意為:論書有誰像陳公(對有才華的陳姓男士的尊稱)那樣博學,娶婦應當娶美麗、善良的宋國女子。
漢字的一音多義也能產生歧義。
庭前種竹先生筍 廟后栽花長老枝
此聯有兩種理解。一是庭前種竹。是屬于先生(對人的尊稱)的筍;廟后栽花,是用的長老(指僧人中年紀、品德俱高者,長,音 zhan9)的花枝。這里的“先生”、“長老”均為名詞,如若將“生”、“長”視為動詞,就有了第二種解釋:庭前種竹,竹未長出,已經先生出筍來了;廟后栽花,長得很快,早就長出了老枝。
此外諧音亦能產生歧義。如:
兩碟豆;
一甌油。
在有些場合,對聯多用口說,故有時難免諧音現象。上聯為乾隆帝所出,下聯為紀繞嵐所對。誰知乾隆帝卻說我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飛的蝴蝶。紀不愧為對聯大師,當即有了下面的對聯: 兩蝶斗;
一鷗游。 (編輯/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