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同志辭世已整整十五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人格魅力、他的豐功偉績、他的人民公仆的品質至今仍然深深銘刻在人們的記憶里。
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
1980年下半年,我有機會到中央黨校學習。學校9月1日正式開學,副校長馮文彬講話時傳達了兼校長胡耀邦對來黨校學習的同志的幾點希望:“好好地讀點書;好好地開動機器,想點問題,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好好地利用這個機會總結點經驗;好好地準備重新走向工作崗位,為黨的事業作出更多的貢獻。”聽,四個“好好地”多么實際呀!
11月23日,我以中央黨校中青年培訓班支部負責人的身份列席全國宣傳工作會議,聽取胡耀邦在會議上的講話。這是我第一次直接聆聽胡耀邦同志的講話。他講話的題目是《要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這個講話精彩而深刻,充分展示了他是一個無畏無私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他一開頭就說(以下引文系作者當時的記錄):“多少年來,許多同志勸我少講話。這些同志都是好心,我很感謝他們。但多講、大講也有好處,因為我們黨正處在一個轉折關頭,撥亂反正,必須講。現在的形勢好講話,把話講透,對黨對國家有好處。大家都敢講話,我們黨的事情就好辦一些。站在人民的利益上講話,會使我們黨提前完成撥亂反正的任務。講話無非是三種話,拍板的話,打通思想的話,再就是亂放炮的話。1977年3月中央工作會議,王震同志就放過炮,要讓小平同志出來工作呀,等等,這種炮就放得好。”他說,“今天我只講一個問題,即怎樣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這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宣傳工作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毛主席經常講這個問題,在廬山會議上還在講這個問題。當然他老人家也違反了唯物主義的原則。”
他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
一是如何用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對待上級的指示,他說,“什么是上級?我們往往把個人的東西都當作上級的東西。在某些情況下個人的意見是非常精辟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集體的智慧,經過集體討論的東西總是超過個人的東西。因此,任何時候把上級某一個人的意見當作上級指示,都是不對的。”“上級可不可能犯錯誤,中央的決定在特定條件下也可能犯錯誤。說‘我們黨犯了錯誤’,這個說法不對,是某些領導人犯了錯誤。搞個人迷信,危害之深,給黨的事業帶來損失之大是無法估量的。今后再也不能搞了。資產階級搞個人權威,不搞個人迷信。什么洞察一切呀,了如指掌呀,傳達上級指示一個字都不能少,錯了一個字都是罪狀。這樣創造性積極性也就沒有了。這是封建思想的殘余。”
第二、如何用唯物主義精神對待自己。他說,“這個也不容易。毛主席說‘三個正確對待’(正確對待黨,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自己),他自己就沒有正確對待文化大革命。”“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是推進的作用還是阻擋的作用?主導歷史的是人民群眾,還是個人?個人不能隨心所欲地推動歷史前進。毛主席粉碎劉、鄧司令部為什么這么多年粉碎不了呢,為什么后來把‘四人幫’一下子就粉碎了呢?因為他們早就成了孤家寡人了,腐朽透頂了,因之粉碎他們是人民群眾的力量,而不是哪一個人。當然,中央一些同志順應了歷史潮流,減少了損失,是有功的,但與人民的力量不能顛倒。……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今后不要說某某人到我們這里來,對我們是極大鼓舞、極大鞭策這類話,這些話聽起來酸溜溜的,連說這話的人自己也不相信。”
第三、如何用徹底唯物主義的精神對待國家大事。他強調“要宣傳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也要宣傳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宣傳它的先進企業管理經驗,但不能宣傳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第四、如何用徹底唯物主義精神對待群眾?他說,“我們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絕大多數是很好的,任何時候都不要模糊這個認識。”“我們一定不要同群眾隔離,要更有成效地向群眾做工作。”
第五、要用徹底唯物主義精神對待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這一點不能動搖。”“黨執政以后危險性在哪里?在于搞不好會蛻化變質。社會主義可能蛻變為社會帝國主義。”“解決這個問題,防止黨蛻化變質,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認真地改善黨的領導。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的原則,堅決廢除終身制,這是防止蛻變的重要措施。”
胡耀邦的講話,多么精彩,多么深刻啊!至今也不過時。
1981年1月24日,在黨校為一部分學員舉行的畢業典禮上,胡耀邦又親自到會講話。講話通篇閃爍著他無畏無私、光明磊落的思想光輝。
他講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看形勢?關于國際形勢,他說,人們最擔心的是里根上臺后中美會怎樣?我認為,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壞也壞不到哪里去。因為它是資本主義要搞霸權嘛!但它又需要我們,在反霸問題上可以搞點統一戰線。蘇聯打進來也不可能。160多年來,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把我們滅亡,包括日本鬼子,它想把我們的東北三省拿去變成它的殖民地,它也沒有把握把全中國并吞掉。因為中國太大了,幾年、幾十年把中國吞并,不可能。蘇聯連個阿富汗都對付不了,還能對付中國!當然也不能放松警惕。
關于國內形勢,他說,經濟形勢一年比一年好,政治形勢一年比一年穩定。有的同志說,“你們中央安定不安定呢?”我說,中央現在比過去安定。現在搞民主,搞群言堂,不是一言堂,不打棍子了。相互之間有意見,這是難免的,過去有,今后還會有。兩種辦法,一是民主集中制,群言堂;一是一言堂,法西斯,亂上綱。兩種辦法,哪種辦法能安定?第二種辦法不行,連毛主席那么大本事都安定不了嘛!現在不可能有哪個人能強加于人。大家都承認小平同志經驗比我們多一些,比我們高明一些,但我們都是60多歲的人了,他能強加于我們嗎?有人給我們劃派,說胡耀邦是鄧小平的門徒。完全是胡說八道。我1930年參加革命,1944年才認識小平同志。現在中央所以穩定,就是真正實行集體領導,實行民主集中制。黨的事業是靠集體,而不是靠哪一個人。
他講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正確對待重大歷史問題。他說,我們積累的問題很多,成堆成山,難以一下子解決,不能丟下當前工作。但,第一要解決,第二要采取慎重的方針。他舉例說到如何對待毛主席的功過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對文化大革命中犯了錯誤的同志怎么辦,我們黨的生活究竟怎么搞等。在講到如何對待犯錯誤的同志時,他主張宜粗不宜細,從寬處理。關于黨內生活,他說,幾十年來黨內生活不正常,動不動就是黨內斗爭,路線斗爭,你死我活。他主張:l、以后少用“黨內斗爭”這個詞,用批評、自我批評;2、工作搞的不好,可以辭職,用辭職的辦法;3、犯了嚴重錯誤可以調開,不要逼著人家寫檢討,檢討了,三年以后還得鬧翻案;4、不要輕意講“路線斗爭”,沒有準確的含義;5、一概不要上掛下聯,包括秘書、司機、老婆、孩子;6、經過考驗,確實改了的,可以重新上臺。
他講的第三個問題是如何抓好當前經濟工作。
第四個問題是如何正確對待自己。他說,黨校的同志都是我們黨的骨干,他鼓勵大家不要滿足于當“萬金油”干部,要鉆研業務,要學經濟,要自己寫東西,不要完全靠秘書,要克服和防止不正之風,要“振作精神抓工作,咬緊牙關當模范”。
胡耀邦同志的精彩講話,學員們聽得入神,報以熱烈掌聲。
第一次與胡耀邦握手
我與胡耀邦同志相識是1981年春。當時我已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秘書長,協助總理、副總理處理一些經濟方面的事務,中央指定我列席中央書記處的會議。1981年3月,我第一次列席書記處會議時,國務院領導把我向胡耀邦同志介紹說,這就是從四川調來的田紀云同志。我走到胡耀邦的座位前與他握了手。這是我與胡耀邦的第一次握手。在其后的會議中,胡耀邦經常要我宣讀文件,有時也問我一些經濟方面的數字或情況,我總是盡力作準確回答。在我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之后,與胡耀邦同志的接觸就更多了,經常參加由他主持的政治局會議和書記處會議。另外,我還是由胡耀邦同志主持的人事安排小組成員之一,也經常參與人事安排問題的研究。在多年的接觸中,我對胡耀邦不僅有著較深刻的了解,而且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給我留下的四點深刻印象
胡耀邦同志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是中國人民的忠誠兒子和公仆。對于胡耀邦的功過評價,在胡耀邦去世后中央所作的悼詞中作了最全面、最準確的概括。我認為這些評價是實事求是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在這里我想著重指出的是,在我與胡耀邦同志的接觸中,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點:一是胡耀邦同志的民主作風,二是胡耀邦同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三是胡耀邦同志對年輕干部的熱情關懷培養,四是胡耀邦同志對鄧小平思想路線的忠誠。
對于胡耀邦的民主作風,凡與胡耀邦同志接觸過的人無不交口稱贊。他讓人說話,敢讓人說話,動員人說話,“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辮子,不裝袋子”這是胡耀邦同志身體力行的名言。凡是他主持的會議,與會的人都比較輕松,發言熱烈,有時甚至爭論得面紅耳赤,胡耀邦同志全不在乎。記得1985年6月,勞動人事部副部長嚴忠勤在向書記處匯報工資改革方案時,因與胡耀邦理解不一致爭論起來,但事后耀邦同志對我說:嚴忠勤這人不錯,敢于直言。所以,在中央工作的人,包括一些老同志,都認為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間,是中國共產黨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躍的一個時期。
胡耀邦同志作為黨的最高領導人,時時刻刻銘記著人民群眾的疾苦,在他任總書記期間,一有空就深入基層,訪貧問苦,調查研究。那些有名的窮山惡水、荒漠邊陲、嚴寒高原、世界屋脊他大都到了。1986年5月,我陪他去甘肅考察工作,他告訴我:全國2000多個縣他已去過1500多個,甘肅省地市一級還有兩個未到,即甘肅平涼地區和甘南回族自治州,這一次就是來補這一課的。胡耀邦同志本來心臟就有點毛病,有高原反應。甘肅平涼海拔比較高,到后剛住下我就發現他嘴唇發紫,上樓有些吃力,我勸他少活動,晚上就不要開會了,但他說沒關系,適應一下就好了,晚上照常開座談會,聽匯報,還在那里住了兩個晚上。作為總書記他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是可以想象的,但他還抽空擠時間閱批大量人民來信。在他任職總書記期間批處的人民來信不下數千封,是任何其他領導人無法與之相比的。而且凡經他批處的人民來信,他都指定專人,跟蹤了解處理結果,充分表現了他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
順便說一下,耀邦同志生活非常簡樸,衣著很隨便,粗茶淡飯,不挑食,不嗜酒,吃飯很快,比如四個菜剛上了兩個,他就吃完飯了。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知道他的特點,也抓緊時間吃飽,生怕跟不上總書記的節奏。
胡耀邦同志以極大的政治熱情培養、選拔年輕干部、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在1984年7月30日的書記處會議上,胡耀邦同志說:“前天(即7月28日)我向小平同志匯報了三中全會的問題,我講三中全會的一個議題是明年(即1985年)召開黨的代表會議的問題。黨代會的議題是:1、‘六五’計劃與‘七五’計劃問題;2、人事安排問題。中委要退一些人,進一些人。現在的中委60歲以下的不到100人。補充中委的條件是:一是對經濟工作真正懂行的人,二是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人,三是優秀的55歲以下的年輕干部。”在胡耀邦同志的主持下,于1985年9月18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的黨的代表會議,在實現中央領導機構新老交替方面邁出了一大步,一批老干部不再擔任中央委員。增補一批年輕干部進入中委。在十二屆五中全會上胡啟立、喬石、李鵬和我同時進入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同年12月25日,胡耀邦同志主持召開了調整后的書記處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胡耀邦同志說:“在培養干部方面,我們六年走了三步:選拔、鍛煉、進領導核心,下一步如何培養?一要老同志支持,二要個人努力。要給他們壓擔子,老同志要少管一點事。”他告誡新進領導核心的同志:第一,要努力學會駕馭全局的能力,要多拿點時間想點全局的問題,讀點書,馬列主義、中外歷史、政治經濟學、文學等都要讀一點,要熟悉全局情況,學會支配時間。第二,要發揚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好風格:一是光明正大,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二是身體力行,模范帶頭。一位領導插話說:“小平同志說過,在位謀行,擔子壓上了,就干得了。”就是在這次會議上,確定今后書記處會議由胡啟立主持,由我協助萬里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可以毫不夸張地說,80年代中國領導層的年輕化,一大批年輕人走上領導崗位,正是在胡耀邦同志的大力推動下實現的。
使我感受特別深的是胡耀邦同志對鄧小平及其思想路線的忠誠。我記得最清楚的是1986年7月在北戴河辦公期間,胡耀邦同志主持擬定十二屆六中全會《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的文件,幾經修改之后,他首先讓送呈小平同志審閱,聽取小平同志的意見。在小平同志審閱期間,他非常焦急地期待小平同志的指示,幾乎每天都打聽小平同志看過了沒有,有什么表示沒有。在小平同志一看完文件通過王瑞林將意見轉達胡之后,他立即召集起草小組開會,根據小平同志的意見對文件一一進行修改。由此,我看出耀邦同志對小平同的確是忠心耿耿,言聽計從。9月22日,我和胡啟立、朱厚澤(當時朱任中央宣傳部部長)乘坐耀邦同志的專列從北戴河回北京,途中耀邦同志約我、胡啟立、朱厚澤聊天,在談到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時,他說:毛主席在民主革命時期,即在全國奪取政權之前,確實很偉大,不僅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而且寫了許多馬克思主義的光輝著作。像《實踐論》、《矛盾論》等光輝著作都是這個時期寫出來的。但是,毛主席在建國之后,特別是60年代之后,逐漸與實踐、與群眾脫離,毛主席很難再寫出很系統的、很有深度的文章了,常常是三言兩語,大家又都把它作為最高指示,因此工作上導致許多錯誤決策。相反,小平同志就有所不同,他雖然年過八十,但思想不僵化,適應形勢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指導方針,諸如撥亂反正,工作重點轉移,改革開放,干部年輕化等等,都是小平同志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決策。他又說,小平同志不愧為毛澤東事業的偉大繼承者,他的思想是發展了的毛澤東思想。
圍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以胡耀邦為代表的主張改革的人和思想比較保守的同志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爭論。為了說明問題,我將胡耀邦在書記處會議上傳達的他于1986年9月15日向鄧小平匯報時的談話摘錄于下:
耀邦:某某的修改稿發給了很多人,可能有20到3O人。你刪掉的他又加上了。某些人放風說,某某的修改稿是你同意了的。有的人可能想挑起爭論,旁及其他。
小平:不會,不要緊。實在要挑明就挑明。可采取表決方法解決問題,少數服從多數。某某的修改稿打的是我的牌子,實際是想把我拉向“左”,這個不能聽。當然,有些話可以吸收一點,但總的不能聽。現行的路線不能動搖。我們的政策是還要放,而不是收。明年(指1987年黨的十三大)人事結構要作大的調整。現在集中力量把十二屆六中全會開好,其他問題,會后再講。文件先在會下溝通一下,有了結果再告我。你還可直接找某某談談“自由化”這個詞可以不用,但也確有一些人想把我們引導到資本主義道路上去,怪論很多,不要理他,翻不了天。
胡耀邦在傳達完鄧小平的講話后說,不能左右怕,要走我們自己的路。吾愛吾師,更愛真理。不解決這個問題,什么也干不成。
胡耀邦的歷史功績
粉碎“四人幫”之后,胡耀邦同志先后擔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紀委第三書記,并兼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在他任內,在鄧小平等老同志的支持下,他以馬克思主義者無私無畏的驚人魄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先后組織推動了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討論,組織領導了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干部政策等工作。通過真理標準的討論,打破了“兩個凡是”等教條主義的思想禁錮,促進了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大解放。通過平反冤假錯案,使數百萬蒙受不白之冤的黨員、干部、群眾得以平反昭雪,恢復名譽。其中,包括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新疆叛徒集團”、“東北叛徒集團”等在全國影響很大的冤假錯案,以及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的賀龍、烏蘭夫、彭真、譚震林、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蕭勁光、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等老一代革命家平反,并為受到錯誤批評的譚政、習仲勛、黃克誠、鄧子恢等老革命恢復名譽。接著,又對解放后在各種政治運動中的冤假錯案進行甄別,其中包括為“胡風反革命集團”平反,為“右派分子”摘帽子,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平反等。一些蒙冤多年的中共早期領導人如瞿秋白、張聞天、李立三等也先后得到平反昭雪。隨著這些冤案的平反昭雪,數以千萬計的因親屬、工作關系受到株連的干部和群眾也得到解脫。
這樣大規模地平反冤假錯案,為古今中外所沒有,如果沒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沒有堅強的黨性、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是辦不到的!
通過真理標準的討論和平反冤假錯案,不僅為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思想和組織準備,也為改革開放作了思想和輿論準備。
胡耀邦是一位堅持改革開放路線的人,他不僅主張經濟上要搞改革開放,而且主張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主張在文藝戰線真正貫徹毛澤東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主張給知識分子創造一種寬松的政治環境,讓他們敢于講話,大膽創作。正是在他的提議下,文學家王蒙當上了文化部長。也正是在他主政時期,中國的政治環境比較寬松,民主空氣比較濃,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得到發揮,創作熱情大為提高。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方面也有所改進。
所以,用“無私無畏、光明磊落”八個字來描述胡耀邦的個人品德、用“豐功偉績、千古流芳”八個字來描述他的光輝業績是當之無愧的。
胡耀邦的名字將與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