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述申同志度過了70多年的革命生涯,在進入90高齡后與世長辭了。他在83歲生日向親屬宣布的《我的遺囑》,以安詳的心態和平實的語言顯示了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坦蕩的胸懷,讀來感人至深。
郭老1994年7月14日逝世后,劉華清等同志發表了《德高望重,功垂千古》的悼念文章。但他在遺囑中說到自己的革命經歷時,只是很平淡地說:“在我覺悟到要做一個共產黨員,而要求入黨(1927年6月)以來,已經整整60年了。在這漫長的奮斗生涯中,有成功的經驗,有失誤的教訓,但我沒有做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這使我們回憶起他生前言行,不論是平日接受訪談,還是撰寫文章,對并肩戰斗過的先烈和戰友的功績和品德總是如數家珍,贊不絕口,卻避而不談自己所起的作用。這種崇高的革命情懷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一次凈化,也感到郭老說的“我沒有做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這句話具有“一言九鼎”的分量。這句話看似平常,但能問心無愧地用來作自己革命生涯的總結卻并非易事。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一個人做一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边z囑接著說:“我也不是完滿無缺,沒有錯誤的人,我只是在不斷學習的實踐中,解剖自己,反思吾身,克服缺點,糾正錯誤,以期保持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正確的政治方向。”這些親切而又樸實的語言卻蘊含著深刻的啟示:只有“在不斷的學習實踐中,解剖自己,反思吾身,克服缺點,糾正錯誤,才能保持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正確的政治方向?!秉h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特別是培養造就大批善于治黨治國治軍的優秀領導人才”,郭老的切身經驗,對于建設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關心子女是人之常情。在生命將及終點時想給后代留下一份遺產,也是可以理解的愿望。問題是留下什么樣的遺產。有的人千方百計利用尚有的權力、影響,給子女留下優越的位子、豪華的房子、大量的票子,為子女的未來創造條件,其結果往往事與愿違的事并不罕見。郭在遺囑中說:“我希望我的后代用我的經歷(正反兩方面的經歷)以及我所能存留的言論,作為我貢獻給你們的一份精神遺產?!边@就是他留給子女的全部遺產,是名副其實的“精神遺產”。除了平日的身教言教,全都見諸《郭述申文選》(《郭述申紀念文集·下卷》)。遺產的性質和內涵,充分體現了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風范。這份遺產所體現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教育意義都是十分豐厚的,其價值是任何物質遺產所無法比擬的??梢詮闹惺芤娴囊膊粌H僅是郭老的后人。倘若我們每個人,包括領導干部都能受到啟發,盡己之所能盡力給子女留下一份或多或少的精神遺產,對于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年輕一代的素質,意義該是何等重大。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應當說是無可厚非的。問題在于要求子女成為什么樣的“龍”。不少人希望子女得到某種高級職稱或成為卓越人物,這比希望子女成為高官或大款的顯得高尚,也未可厚非;但與郭老對子女的要求相比就差距太明顯了。他在遺囑中對子女說:“在你們一生中,能做出一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民族的事業,無論成就的大小,只要誠心誠意地堅持下去,就是我們光榮的后代?!边@些話初看似很平常,經過仔細體會,我發現這是一種高素質的要求,只有完全與高低貴賤一類的等級觀念決裂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才會希望子女成為這樣的“龍”。這不禁使我想起魯迅的遺囑:“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保斞浮肚医橥るs文末編·死》)在絕無等級觀念和厭棄虛名這點上,郭老和魯迅的兩篇遺囑可謂后先輝映。
郭老在遺囑中還特別告誡后代:
“我要求你們:(1)不損人利己;(2)不貪污枉法;(3)不以權謀私,不以勢壓人,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以平等友好的精神和積極幫助別人的態度(包括批評)對待周圍的人們?!边@些話出自一位高級領導干部之口,不僅出于對子女從道德上政治上的關心,也體現了對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可謂語重心長。郭老對子女諄諄告誡涉及的正是人民群眾十分關心的問題,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愿望。根據個人見聞和感受,我認為“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以平等友好的精神和積極幫助別人的態度(包括批評)對待周圍的人們”這一點應當引起所有家長的注意。不光是高干子弟,幾乎所有家境優裕的子女,很容易產生優越感,一切以我為中心盛氣凌人,缺乏平等待人的精神和關心幫助人的態度。說句也許被認為危言聳聽的話,這對他們自身和祖國前途都是值得憂慮的事。但愿我們的領導干部和家境富裕的家長都能像郭老注意以平等待人的思想教育子女。
《遺囑》的第二部分是對后事的交代,一共10條。
第6條是:“以我和許云共同的有限積蓄的一半約五千元,貢獻給孝感市人民政府,作為獎勵小學教師的基金?!薄肮餐挠邢薹e蓄的一半”僅僅是約五千元,這對于兩位有數十年革命經歷的伴侶來說實在是太少了。不少職務低得多的干部的積蓄可能比這多得多,其廉潔自律的風范于此可見。據我們所知,郭老直到臨終,家中既無空調也無音響,一臺電風扇還是修過多次的。孝感市的小學教師如果了解這些情況,對他的義舉一定會十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