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晴空下,一架小型飛機在自由地翱翔。
透過舷窗,駕駛飛機的男子俯瞰著腳下的大地,臉上掠過一絲微笑,會心地感嘆道:‘也許只有在蔚藍的天空中,才能享受到自由的感覺。”
駕駛者正是法國著名的反恐怖主義最高法官讓·路易斯·布呂吉埃。在國際反恐怖專家圈子里,他被公認為是最具斗爭經驗和頑強意志的調查官。自20世紀 90年代末以來,他就早巳領先西方同行與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展開了較量。美國有位資深的安全官員曾透露:布呂吉埃和他領導的反恐小組最早確認了基地組織對國際安全的威脅性。
為“山姆大叔”敲警鐘
多年來,布呂吉埃和他的反恐小組一直密切監視著登記在冊的恐怖分子的行蹤,掌握了大量有關恐怖活動的情報。他曾經多年跟蹤本·拉丹的一個同伙、阿爾及利亞人阿邁德,萊薩姆。有證據表明,此人計劃通過直接襲擊美國本土來開辟一條“新戰線”。 1999年12月,萊薩姆駕車攜帶大量炸藥穿越美加邊境時被美方扣留。后來,美國以陰謀爆炸洛杉磯國際機場的罪名判處他27年監禁。在審判過程中,布呂吉埃提供的確鑿證據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2001年8月13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得到明尼蘇達州一家國際飛行學校的報告:一個名叫穆薩維的男子在該校注冊學習駕駛大型噴氣式客機,但其學習動機不明。8月17日,美方以持假護照的罪名將穆薩維逮捕。
其實,早在“9·11事件”發生前的幾個月里,布呂吉埃和他領導的反恐小組就已將視線集中在穆薩維身上。根據他們掌握的情報,穆薩維曾在阿富汗接受過
軍事訓練,他現在的異常舉動很可能預示著一場非同尋常的恐怖活動將要發生。可遺憾的是,穆薩維的被捕并未引起美國當局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足夠重視。
然而,布呂吉埃卻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不遺余力地說服華盛頓方面加強安全警戒,并告之有跡象表明,本·拉丹正在策劃對美國標志性建筑實施毀滅性打擊的陰謀。盡管他不斷提醒美國提防大災難的發生,但過分自信的“山姆大叔”做夢也不肯相信恐怖分子的魔爪會伸向美國本土,結果發生了“9·11事件”。而那個叫穆薩維的人原計劃是要搭乘9月11日那天墜落在匹茲堡附近的第四架被劫持客機,成為“第20個劫機犯”。
職業反恐專家
現年60歲的布呂吉埃生于法國圖盧茲的一個法官世家。1973年,29歲的他奉調到巴黎,負責審理一批涉嫌有組織犯罪的案件。那時,法國還沒有集中力量同恐怖主義做斗爭,他也沒想到,自己從此就走上一條專門跟恐怖分子做斗爭的不歸之路。
1986年,法國境內的恐怖分子制造了一系列襲擊事件,司法部遂組建了一個新部門,專門負責調查各類恐怖活動。經驗豐富的他便成為該部門的重要成員。
在他負責審理的第一批案子中,有一件牽扯了他近10年的精力。1989年9月,法航DC-10班機在北非沙漠上空爆炸墜毀,機上171人全部喪生。事件發生后,布呂吉埃立即乘坐直升飛機前往出事地點進行調查。經法國司法專家研究后確認,炸藥是被人放在一個手提箱里帶到客機上的,其使用的定時引爆裝置,跟利比亞特工在以前制造過的襲擊事件中使用的裝置相同。他根據這一線索,將調查目標鎖定在利比亞情報部門的代理負責人、卡扎菲的妹夫阿布杜拉·塞諾斯身上。他以特有的果敢,乘坐法國軍艦前往利比亞首都黎波里當面質詢這位嫌疑犯,結果印證了他自己的判斷。經過漫長的調查取證,1999年3月,法國的一家法院依據他所提供的證據,最終缺席判處塞諾斯及5名從犯終身監禁。
在長期的辦案過程中,他逐步創建了一套縝密的反恐偵查策略,為全球同行們樹立了工作標準。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他領導的反恐小組為保衛法國免遭嚴重的恐怖襲擊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戰爭結束后不久,布什表示戰爭已經給基地組織和其他恐怖組織以致命的打擊。但他對這種說法提出異議,認為基地組織從來沒有得到過伊拉克政府的支持,推翻薩達姆并不能削弱全球伊斯蘭極端主義恐怖組織的勢力,相反,他們的活動依然猖獗。后來在印尼、摩洛哥、沙特和土耳其不斷發生的一連串恐怖襲擊事件證明了他的觀點。不僅如此,宗教和政治沖突嚴重的地區,如俄羅斯的車臣,正在成為催生恐怖分子的訓練場。
他認為,現在西方正面臨著一場非同尋常的挑戰,恐怖組織像致命的病毒一樣不斷地繁殖變異,他們雖然沒有統一的組織和正規的領導,但卻能夠對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進行實質性打擊,所以“各國必須聯合起來經歷一場錯綜復雜的‘百年戰爭’。
作為調查官和法官,他有權授意警方開展任何他認為有必要的調查,他可以隨時簽署搜查令、竊聽電話、起訴或抓捕嫌疑人。由于擁有這些權力,難免招來非議。有人指責他濫用職權、亂抓人、愛出風頭等等。但他對這些非議不屑一顧,排除一切干擾在反恐的道路上堅定地向前走。
奢望自由
如今,布呂吉埃已是法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幾乎成了反恐斗爭的同義語,人們親切地稱他為法國人的“護身符”。
個頭不高、身板硬朗的他十分樂于接受新聞媒體的采訪,并經常被選為雜志的封面人物。這種與恐怖分子“坦誠相見”的做法,無疑使他自己成為恐怖襲擊的活靶子。法國的某個恐怖組織曾在他家的大門上安裝了一個自動引爆裝置,試圖在他推門之際引爆炸彈將其暗殺。但他幸運地闖過了這一劫。
他的“防恐生活”也不得不殃及妻子和兩個孩子,全家人很難保證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因為保鏢們總是如影隨形地跟在他們左右。平時外出,妻子都要乘坐黑色雪鐵龍防彈轎車,并有4名全副武裝的年輕保鏢晝夜保護。有一次,他攜妻子去斯里蘭卡作短暫訪問,當時正趕上泰米爾猛虎組織在實施一系列爆炸和暗殺行動。有位記者看到,布呂吉埃夫婦與當地官員在風景優美的海灘旅游勝地共進午餐時,遠處還有一支法國突擊隊在暗中巡邏保衛。
他的辦公室也安裝了防彈玻璃。平日里,他幾乎每天都要在辦公室工作12小時以上,審閱的案卷多達上千頁,即使周末也不休息。這種超負荷運轉的工作,常常使他不得不放棄盡情享受聽歌劇和看戲的樂趣,連忙里偷閑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奢侈,其奢侈的方式就是駕駛飛機在天空中翱翔。只有在這時,他才能享受到自由寧靜的美好感覺。
(責任編輯 肖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