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被境內、外媒體所關注,外資、民資紛紛投資鎮江,掀起了一股鎮江熱。由此告訴人們,鎮江對外宣傳的潛在效應逐漸顯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鎮江市對外宣傳工作,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對外宣傳工作思路,注重“創品牌外宣,行特色外宣”,使一批重點項目成為外宣工作新的亮點。
經濟外宣要情感互動
經濟外宣是基層對外宣傳工作的基本職能,也是對外宣傳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一面鏡子。
鎮江地處當今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蘇南經濟板塊”東側,“蘇南經濟板塊”包括了鎮江、南京、蘇州、無錫、常州。
如今,鎮江的沿江開發已成大勢,在此過程中“經濟外宣”理念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我們注意到外國記者在對鎮江做經濟描述時,他們先把讀者的眼球引到鎮江的風物上,如一位日本記者叫池上正志,他在鎮江逗留了幾日,回國后在《躍動于此的畫筆》文中寫道:“筆者很早就神往鎮江這個擁有美麗名稱的城市。所謂江,自然指的是長江,而鎮是什么意思呢?筆者忽然注意到其地形可謂是天然要塞,覺得應該有另一種讀法——‘江之鎮’……那條石子路正位于鎮江人的生活區中。竹竿從二樓窗戶伸出來,上面晾著衣桿不與建筑物平行,而是與其垂直。或許這樣更容易曬干衣物吧。說到曬干的效率,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鐵絲掛在路上,上面搭著琳瑯滿目的衣物。如果說影響交通,有點夸大其詞,對筆者而言,那種具有生活氣息的場景并非壞事”。他還注意到改革開放下的鎮江一些細小的變化,“鎮江外事辦公室的許德成先生顯得有點難為情。他雖然很年輕,但日語很棒,對日本相當了解……”他那優美的文筆使人對鎮江對鎮江的人有了好奇與向往,他的文章發表于日本《東亞研究》2003年第11期上,使更多的日本朋友知道了鎮
近幾年,我們先后邀請了數批中央、省級及境外媒體聚焦鎮江,從經濟報道入手,深入采訪、全方位地報道鎮江。
我市邀請了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地區及海峽兩岸的新聞媒體組成“長三角黃金沿線行”采訪團。海外媒體對環保很關注,我們特意安排他們到沿江企業去采訪。當他們看到企業昔日排放的工業廢水經過處理后可以養魚時,都豎起了大拇指。
鎮江擁有長江岸線259公里,其中穩定深水岸線68公里,占江蘇全省的83%,擁有萬噸級碼頭19個,已與世界100多個港口有貿易運輸往來。2003年全港貨物吞吐量達3130萬噸,是全國十大主樞紐之一和長江第三大港。“從物流的角度來說,選擇鎮江是非常合適的。另外這里的技術人員的表現、潛力、素質都非常令我們滿意。”來自意大利的華東泰克西汽車鑄造有限公司比阿薩先生對鎮江的港口表示了由衷的贊賞。
鎮江開展的“外國人看鎮江和友城友人看鎮江”征文活動,引起了境外友好人士和在鎮江投資者、文教專家極大的興趣。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香港、臺灣地區等地的友好人士紛紛來稿,積極參與這項宣傳活動。有的作者從自己的親身感受寫鎮江,有的作者從投資者的角度談鎮江的投資環境、談鎮江的投資政策,其中新加坡泰興公司一位駐鎮江的副總經理感慨地說:“公司就像是一個在鎮江長大的孩子,今年已經8歲了,孩子長得也越來越健壯了”。
還有一位從臺灣來的、華東聯合制罐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藤榮說:“鎮江這里對臺商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已在這座美麗的古城工作、生活了7年,對鎮江、鎮江人有了深厚的感情。”他們一篇篇感情真摯的佳作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廣大市民的好評。
有的境外作者為能讓自己所寫的文章獲得主辦單位的認可,經常來電、來信詢問征文相關情況,主辦單位也及時地給他們反饋征文進展的情況。許多作者認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紛紛表示今后還要參加這樣的活動。
經濟外宣需要媒體助威
去年十月在鎮江市舉辦的金秋經貿洽談會內外宣傳氣氛十分濃烈,高潮迭起,一浪高過一浪。會議期間,鎮汪市邀請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新華日報。江蘇電視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東方電視臺、華人時刊、香港《大公報》,《商報》、鳳凰衛視等五十余名境內外媒體記者匯聚鎮江。
外宣辦圍繞洽談會做了很多文章,組織策劃了《獨領風騷——詩人毛澤東》封鏡儀式暨新聞發布會、“鎮江與世界同步”、“激情廣場” 等系列活動,并為各路記者提供了多個選題。對大多數記者而言,吃、住是第二位的,提供的采訪材料才是最關鍵的。
各路媒體在會議期間不僅對經貿洽談會的活動情況給與了充分的報道,有力地烘托了會議氣氛,還在外宣辦的周密安排下,借此機會采訪鎮江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城市發展、歷史文化、投資環境等諸方面的情況,并進行了深入報道。洽談會前后有近百篇文稿、圖片見諸期刊報紙,幾家電視臺在境內外的滾動播出,為招商工作帶來了好的效果,收到境內外嘉賓稱贊,有的嘉賓本來計劃參加鎮江經貿洽談會活動開幕式后就離開鎮江的,后因親身感受到鎮江入的熱情,被鎮江濃烈的文化氛圍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所深深吸引,最終改變了工作行程,有的客商善始善終參加完整個活動才離開。由于經濟外宣的理念實施在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給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幫了忙,領導也對我們的工作進行了充分的肯定。
另外,鎮江市還積極走出去,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西安、寧波、上海、深圳、等地開展的各種招商、宣傳活動。為配合好這些活動,外宣辦在活動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報道宣傳上下了很大功夫。邀請外國媒體來參加會議、進行采訪;舉辦電視周,制作宣傳片,介紹鎮江的旅游、文化、工業等方面,在各地電視臺播放;組織力量進行后續報道,這些都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對鎮江市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經濟外宣與“精品”意識
外宣載體是對外宣傳工作生命力所在,有了新的載體,新的平臺,就能增添新的活力.制作“精品”是外宣工作的一項首要任務。

近年來,鎮江市為了進一步拓寬對外宣傳工作的面,努力創建新的工作載體,拓展思路,促進對外宣傳工作良性循環,集中資金專門拍攝制作了《中國鎮江》對外電視片;為把外宣片做成精品佳作,市里專門邀請了中央電視臺等境內外專家、記者、編輯參與拍攝制作;市領導親臨指導,提出制作方案要求,明確重點,把握過程,直接審片。目前《中國鎮江》已制作成中、英、口、韓多種文版的光盤。這部對外電視片和光盤在境內外重大經濟、文化活動及閂常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遍受到觀眾的好評,尤其受到境外人士和投資者的青睞。目前,已向境內外發送數萬份,取得了極好的宣傳效果。 專版專題宣傳開辟了新的領域,新的市場。2003年鎮江市擴大了在中央、省級以及美國、口本、韓國和香、臺灣地區媒體上的宣傳,擴大受眾面,增強影響力。此外,還在內容和形式上,多一些經濟、旅游宣傳,少一些教;多一些快餐,少一些大塊文章,注重增加信息量,增強可看性,以吸引更多的讀者群。 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鎮扛市對外發放宣傳資料數萬份,有效地、有目的地擴大宣傳了鎮江。 在隆重紀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中央文獻研究室、江蘇省委和鎮江廣電總臺聯合制作的20集大型文獻術專題片《獨領風騷——詩人毛澤東》,這是我們鎮江市傾心、奉獻的精品力作。本片側重展示了凡人毛澤東、人毛澤東的人生經歷。在他豪放雄渾的詩句背后,有著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在那些和諧美妙的詩韻之間,蘊含著他喜怒哀樂的情感。本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首播后,引起了全社會強烈反響。而后,中央電視臺十套、江蘇衛視新聞綜合頻道、江蘇電視臺公共頻道等中央、省、市多家電視臺紛紛在黃金時間播出。
經過一年來的工作運行,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奮斗,鎮江市對外電視片宣傳的數量和質量名列全省第一,送省參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江》、《鎮江投資指南》、《騰飛的丹徒》、《京口投資指南》、《孫阿英和她的藝術幼兒園》、《書壇怪杰酈汾陽》等外宣品均獲了獎。
歡迎各路媒體繼續關注鎮江,走進鎮江。
責編:王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