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12月繼續進行,第十七次也是2004年最后一次集體學習鎖定“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這一課題。
2004年12月1日下午,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陳雪薇女士和青年學者、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劉海濤走進中南海。參加學習的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候補委員;國務委員,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高法高檢領導人,以及大部分在京的正部長級官員。講解持續了90分鐘,課后并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討論。
不久前閉幕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注重總結中共執政55周年的歷史經驗,而即將在明年進行的“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也注重吸收以往中共整黨整風方面的經驗得失。
此次授課的兩位中央黨校學者在接受《隙望東方周刊》采訪時都認為:新的中央政治局領導集體非常重視總結歷史經驗,從共產黨的傳統中尋求智慧。
高難度的講解
據《瞭望東方周刊》了解,此次集體學習的課題最初是配合新中國成立55周年安排的,中央黨校很重視,力求反映中央黨校的教學和研究水平。
《瞭望東方周刊》了解到,此次政治局集體學習早在2004年9月1日就已布置,經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部門確定并得到批準后,兩位學者開始進行準備工作。
參加講課的陳雪薇教授在中共黨史研究界享有崇高聲望;另一位老師劉海濤從事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和鄧小平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我們講課的題目很明確,就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考察。最初計劃將本次學習安排在國慶前,但是中央領導同志工作太忙被延期;10月份又增加了民族問題的集體學習,就安排到了12月 1日。”陳雪薇說。
中央有關負責同志對主講人的要求是:總結中共執政幾十年來在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方面是如何探索執政經驗的;總結分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成敗得失方面的經驗教訓;還要講解一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思想,這其間要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始終。
“中央有關負責同志對講課的要求很細致:不要泛泛而談,要下工夫;要觀點明確,語言生動;分析要深入,提出的問題能讓人思考,要結合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的加強執政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