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出事了。
這次是閩東電力(000993)的董事長翁小巧被“雙規”。這是近一個月內的事情。
“這起案件由福建省紀委直接查辦,目前尚處于保密階段。”福建寧德市一位官員透露。
與外界對此毫不知情相對應的是,閩東電力最近由于“工作疏忽”,被媒體質疑“8億元資金去向不明”,受到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4年前,閩東電力首家以“荷蘭式競價”方式發行股票上市,創下了中國新股發行市盈率88.69倍的最高歷史記錄。4年后的今天,閩東電力卻以“飽食之后消化不良”再次成為焦點。而隨著董事長翁小巧被“雙規”,閩東電力的問題也隨之變得撲朔迷離。
董事長涉案引發高層換血
《瞭望東方周刊》從寧德市有關方面了解到,翁小巧的福建閩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的職務已被免去,新任黨委書記是寧德市計委主任周敦彬。“周敦彬已于11月初到任。”閩東電力董事、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楊建華表示。
據透露,周敦彬現在實際上已經全面主持閩東電力董事會工作,是事實上的董事長。“正式擔任董事長和對外宣布只是履行手續問題,并且12月中旬就要召開股東大會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記者注意到,在11月16日閩東電力公布的新一屆董事、監事候選人名單中,周敦彬名列董事候選人第一位。
令人詫異的是,在閩東電力此次提名的董事、監事候選人名單中,現任的近20名董事、監事僅有楊立功和葉斌二人再次進入候選人名單,其余包括公司董事長翁小巧、總經理楊一標、董事會秘書楊建華在內的其他公司現任董事、監事均榜上無名。
“這次董事、監事人員的改選提名,純粹屬于公司正常的人事變動,并且董事會將由15人減少到9人,但這次只是通過了7名董事會成員的提名,日后將會補上另外兩名董事,其中一名為獨立董事。”楊建華透露。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閩東電力高管撤換力度如此之大,并非僅僅是簡單的人事調整。
“這次異乎尋常的人事變動,直接導火索是公司內部出了問題。”閩東電力一內部人員私下表示。事實上,上市公司高管如此大面積換血,在國內外亦屬罕見。
關于翁小巧被“雙規”的原因,目前主要有兩個版本:
其一,翁小巧牽涉到寧德所轄福鼎市的一宗腐敗案件。根據公開資料,翁小巧曾任福鼎白琳公社團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福鼎潘溪區委書記,中共福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其二,翁小巧與“寧德首富”馮德輝案件有直接牽連。馮德輝于今年8月底被福建省公安廳拘捕,據說涉嫌走私販毒、組織黑社會團伙和腐化官員。一個流行頗廣的說法是,馮德輝運作的寧德市歷史上最大的樓盤“東湖豪門”項目,總投資將近3個億,其中閩東電力出資1億元。但《瞭望東方周刊》向楊建華求證此項投資時,他稱“根本沒有這回事”。
寧德市一位官員告訴記者,翁小巧的問題還在深挖之中,現在還沒有浮出水面,下結論為時過早,但不排除他同時與福鼎和馮德輝的案件有關。
根據公司方面表示,閩東電力目前尚無其他高管被調查。不過令人不解的是,依照慣例,處級干部的問題一般由當地紀委審查,但翁小巧卻由省紀委直接“雙規”查辦,顯然背后尚有更多的謎團待解。
四年糊涂賬
閩東電力董事長翁小巧被“雙規”的消息雖然外界并不知情,但這家公司上市以來一本漏洞百出的糊涂賬,卻一直被市場所詬病,并于最近被媒體質疑“8億元資金去向不明”。對此,閩東電力11月22、23日連續兩天停牌核查資金狀況,并于11月24日發布了澄清公告。
閩東電力在澄清公告中稱,由于在編制公司2004年第三季度報告的過程中,財務報表部分在文件格式轉換上傳至巨潮網站時出現錯誤,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期末合并數、應收賬款期末合并數及存貨期末合并數均與原數據不符,造成了報告顯示的數據中所有流動資產各項目進行相加后與公司流動資產總額之間相差4億元。
難以令人信服的是,閩東電力在澄清公告中,多次使用了“工作疏忽”的語句作為解釋。
值得注意的還有,閩東電力2004年三季報是lO月29日公布的,但由于“工作疏忽”相差4億元,卻直到11月下旬被媒體質疑后才出來澄清。閩東電力內部人士表示,出現這種所謂的“錯誤”,與董事長突然“出事”和高管人事變故有直接關系。
閩東電力是福建省最大的電力股份制企業,公司主營電力生產和電力開發,其規模和實力在全國四大區域性地方電剛中位居第二,公司于2000年7月份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時值中國股市推行新股市場化發行,最終上演了以88.69倍市盈率發行的鬧劇。對于閩東電力來說,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到11億多元的資金,無異于天上掉下子大餡餅。
問題在于,閩東電力的錢來得太容易,公司上市以后在資金的使用上就出現了諸多疑點,并且業績年年下降。資料顯示,從1999年到2002年,閩東電力每股收益依次為0.17元、0.15元、0.10元、0.08元。
2003年起,閩東電力陷入虧損境地,當年實現凈利潤-9578萬元,每股收益-O.32元。而電力行業同期的平均每股收益在O.20元以上,閩東電力每股收益甚至低于ST祥龍,位列該板塊業績排行榜倒數第一。2004年1-9月,公司依然虧損4947萬元。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閩東電力上市后,一方面讓大量的募集資金躺在銀行里閑置,一方面卻又向銀行巨額舉債。從閩東電力一些難以自圓其說的言行和近年來外流的資金遠遠大于回流的資金來看,投資者懷疑巨額資金被挪用應該不是毫無根據。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閩東電力的“糊涂賬”同時表現在資金的投向方面。閩東電力招股說明書顯示,募集資金較大部分用于閩東水電站擴建工程,該工程擬投入金額為40433萬元,但是截至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實際投入卻只有計劃的十分之一左右。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公司對外投資卻是五花八門,除了主業水電項目,還大量涉及房地產、船舶、高等級公路、酒店、農產品加工等。遺憾的是,這些項目都鮮有收益,有的甚至已經血本無歸。“原因在于投資的節奏沒有掌握好,致使戰線拉得過長,加上管理不到位,后續銀根吃緊,原先的預期收益無法達到。”楊建華是這樣解釋的。
但這顯然不能解釋資金去向的疑點。對于閩東電力的巨額資金去向之謎,投資者可以期待的就是被“雙規”的翁小巧將可能揭開這個“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