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多次以受教育者身份或其他方式親身經歷了中共歷史上的整風整黨以及其他名義的集中教育工作。此次“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以下簡稱保先教育)活動,葉篤初也十分關注,并對試點進行了觀察和考察。
2004年11月17日,《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采訪了葉篤初教授。不久前,葉篤初剛剛從一處試點歸來。
“保先教育”啟動進入倒計時
《瞭望東方周刊》:歷次黨內教育活動,在黨內外引起的反響都相當大。那么,人們對這次大規模的黨內教育活動有何期待?目前該項活動已經進行到哪一步驟?
葉篤初:lO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并作出“決定從2005年1月開始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之后不久,我注意到,人民網有一篇文章對這次活動能否收到預期成效有所擔心,這篇文章比較有代表性。
這樣一個全黨規模的黨員先進性教育進行得很不容易。做到現在,有人說不過癮,不解決問題,叫“溫暾水”,要解決問題又解決不了。另外有人覺得過于緊張激烈,我感覺,這些認識一定要統一到黨中央的認識上來,應該有信心,否則急于求成、或者急功近利往往不會成功的。
目前,黨內對該活動的提法是“以實踐‘三個代表’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文字的來源根據是黨的十六大報告和十六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媒體上的名詞“保先教育”也未嘗不可。
目前“保先教育”啟動已經進入倒計時。
《瞭望東方周刊》:此次“保先教育”活動的時間、程序安排和規模如何?
葉篤初:按照中央統一部署,“保先教育”的時間為期一年半,2006年——于十七大前——黨成立85周年結束,用成果獻禮。而且中央有一個要求“要覆蓋到全黨所有的基層組織,力爭使每一個黨員都參加活動,受到教育”。
現在黨的基層組織超過300萬個,這意味著6800萬黨員每個人都要參加。規模是全黨的,深度是空前的,所以要有序進行,否則會引起思想混亂。
本次教育活動的程序安排為先對干部進行教育,然后在全黨展開。黨中央提出,要“以四中全會決議的學習貫徹為契機,以縣和縣以上的各級領導機關(含企業、事業的總部),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城鄉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為著力點”。活動將分幾批進行,目的是把執政能力建設落到實處,落到各項工作和廣大黨員的行動中去。
將成一種剛性的制度安排
《瞭望東方周刊》:本次“保先教育”活動主要解決哪些問題?
葉篤初:第一,把群眾反映強烈的,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要解決。解決不了,要向群眾說明。如果黨員、干部被查出有問題,并被查出有犯罪者,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第二,建立群眾監督評判的制度。這次教育從一開始,每個步驟都要通過適當的、可行的方式,引進黨外群眾監督和評議,如選群眾代表。活動結束要驗收,行就行,不行就要補課。這是一項制度安排,教育結束后此法更要轉為經常化的長效機制,這就很有意義了。
《瞭望東方周刊》:具體準備工作進展如何?
葉篤初:現在正在進行最后的準備工作。
整個教育活動的基調包括指導思想、目標、步驟、要求等。
10月21日政治局會議中央已經決定,“各地區,各部門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準備是一個方面,實施全黨動員是又一個方面。現在主要是做準備,適當時機將正式宣布行動,進行全體動員。媒體上報道的都是地方和部門的情況,我們說的全國動員實施還沒有到。
目前,在具體操作層面,各個省都已有政府機構來做,先做調查研究,再進行材料準備。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殊的實際問題。比如,東北有大批下崗、失業人員;深圳有大批流動黨員,組織起來較困難。
按照現在的規定流動黨員組織活動應該在所在地進行。所在地就要摸底,看究竟有多少流動黨員。深圳目前有幾個區正在做調查,調查中發現,部分私企老板不愿配合,流動黨員還不敢說。這樣肯定會有一部分黨員參加不了組織活動。另外,目前農村外出打工的人非常多,有些農村的支部也找不到人了。
對這些新問題應該怎樣安排運作,地方的黨的領導部門要經過積極的調查研究,找到一個可行的方法。
十六屆四中全會是一個重要契機
《瞭望東方周刊》:中央高層決定在全黨層面開展這次教育活動,是基于什么重要背景?
葉篤初:最重要的背景就是,落實黨的執政能力,要通過對成千上萬黨員的教育,通過實際行動來落實。另外,黨在調研中還發現,在部分黨員和地區中存在理想信念動搖、領導干部腐敗、基層組織渙散等問題。
而存全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旨在解決黨的執政成效問題。
我也參加過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的部署工作,研究與過去相比這次教育活動怎樣才能有所提升和突破,特別是在時間安排上。
中央高層在10月21日的政治局會議上決定,在2005年1月在全黨全面開展這項活動,希望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這顯示了黨中央的執政智慧。可以說這個時段開展這項活動正是大好時機。
事實上,本次教育活動早在十六大前就已經醞釀了幾年時間,在十六大正式寫進報告并正式提出這項工作,到了十六屆四中全會則開始正式部署,為什么緊接著在十屆四中全會之后部署這個工作?
我認為,十六屆四中全會是一個重要契機。全黨在一個多月熱議十六屆四中全會《關于提高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之后,緊接著于10月21日召開政治局會議,部署在全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可謂是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從中央的角度看,可以造成一種很有利的氣氛和環境。
《瞭望東方周刊》:這次大規模黨內教育活動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葉篤初: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思想教育,以此作為黨的建設的最大特點和最大優點。
回顧黨的歷史,以往的思想整頓、組織整頓,多和政治運動、工作任務結合起來進行。建國以后一直沒有提高到執政使向這個高度來看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覺的先進性要通過廣大黨員模范行動來體現”,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理論觀點和政治現點。
我把這次教育活動概括成三句話:這是審時度勢,把握有利時機之舉;這是真知灼見,落實執政使命之舉;這是開拓創新,抒寫教育新篇之舉。
落實執政使命,不是簡單的話。這次明確地提出四大目標: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我注意到,把這幾項作為整體提出,以自從未有過。尤其是服務人民群眾這一條很重要。
這意味著,在此項活動中,不僅要解決黨員、黨組織問題,還要促進群眾問題的解決,這和我們覺成為執政黨的地位有關,表明執政黨的特點、執政使命和執政基礎。
而類似“鞏固執政基礎,提高執政能力,實現執政使命”這樣的提法,也是第一次,我感到很新鮮、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