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她為了減肥而暈倒,原因是一個月沒吃蔬菜。
24歲的時候,她為了增高自斷腿骨,代價是半年不能自由活動。
她,要做一個美女,不計后果。
女孩管英的名字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2004年初夏,這位來自青島的“廣州第一人造美女”,繼北京“人造美女”郝璐璐之后,再次掀起了新一波“造美”熱潮。人們習慣用“手術增高第一人”來稱呼管英,但是管卻自覺自己不夠勇敢,因為她并非中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第一次見到管英,斜坐病床緣,用扳手調整固定在腿上的延長器。旁若無人。
美麗的制造者——醫生活生生地將管英的腿鋸成兩節,隨后用延長器將骨頭斷處接上,讓拉開的部位長出新骨。
這對5斤多重的延長器,將融合在管英的身體里,陪伴她120天。
女孩每天要這樣用板手擰延長器四次,四小時一次,如果正常的話,她每天將增高0.66毫米。
在我們面前,女孩很自豪地夸耀自己的壯舉:“今天我自己圍著樓層走了一圈,從這里到7號房,再到前臺,又到13號房,然后再走回來。我都不覺得腿痛,倒是胳膊撐著助行器有些酸。”
這一天距管英完成斷骨手術只有短短12天。
愛美是塊心病
“其實醫院以前就做過很多增高手術。坦白地講,當我第一次看到別人從手術室里出來的樣子時,真的嚇壞了。腿上插著引流管,吊兩個血袋子。那時候我知道自己可能會放棄。但我最終還是做了,我不想放棄這么好的機會。”
管英后悔去年沒有做手術,不然現在已取下架子。
她評價自己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有想法就立刻實踐。她這次決定做“人造美女”只用了半個月時間,目的只是為了讓自己更漂亮。記者質疑,她嗔怒:“你覺得這個理由還不夠嗎?”
從小學四年級起,管英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延續至今。為了減肥,她甚至暈倒過一次,因為一個月沒有吃蔬菜。
“我那時候穿衣服在學校里是最好的,因為我爸媽做生意。碰到好衣服,我會滿大街地找。要是一個女孩子的衣服是從外地買的,就讓我爸把錢給人家,讓人家幫我帶。”
上小學時沒有涼皮鞋,女孩們都穿塑料涼鞋。每年夏天,管英都比同學買得早,可后來的款式更好,她會想辦法把自己的鞋子搞壞。比如課間時用小刀在鞋上割一下,又不能搞得太明顯,怕被父母發現。管爸爸后來逢人愛說:“我們家那個好女兒,一夏能穿六雙涼鞋。”
管英還想過開化妝品店,還在讀書時,她的化妝品在同學中算比較高級的了,開個化妝品店對愛美的她來說就方便多了。“手術以前開服裝店也是這個目的,倒不是為了賺錢,就是為了方便自己,我實在是太愛買衣服了。”管英說。
于女兒的愛好,管爸管媽是再了解不過了,所以從來他們幾乎不去干預女兒的生活。但這次要在腿上動刀子,母親還是急了。
“我媽幾乎是在祈求我。”管英說,“她還到處講,讓別人來勸我。但這件事如果不完成。我就有一塊心病。”
活一天精彩一天
不久前,珠海某醫院,一位做人體增高手術的愛美者,因為手術失敗致終身殘疾。
這對管英和醫生來說,是個決定終生幸福或者名譽的威脅。
管英的主刀醫生王院長說,人體增高屬于美容手術中難度較大的一種。它是通過把骨骼的特定部位截斷,安上外固定延長器,慢慢地把斷處拉開,讓拉開的部分在完整的骨膜套內,因應力的作用生長新生的骨質,直到完全愈合。
“美容手術有兩個手術原則,一是不影響美容者的身體健康,二是不影響美容者的生理機能。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容手術是沒有風險的。”王說。
事實上,“風險”并不在管英的考慮范圍之內,她不否認自己是在賭博。
女孩倔強,決定了就去做。此前她被媒體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容貌的美是短暫的,不擔心以后出現什么后遺癥?管英的答案已成定式:“我沒想那么遠,我有一句話比較經典:我不在乎生命的長短,只在乎是否精彩。人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要讓自己開心。”
現在正是管英身體最痛苦的時候。她過的不是一個正常人的生活,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這是手術中不得不失去的,有所失,才能換來一輩子的快樂。”這樣想,女孩釋然。
后悔嗎?
不。現在不做,老就來不及了。
誰知道明天會怎樣?非典來的那么突然有人會想到嗎?生活就在于今天,活一天就要精彩一天。
不是試驗品?
2004年6月18日,管英術后第19天。
我們第二次見到管英。她著一條寬大的休閑褲,為遮掩腿上的延長器。她拒絕了我們的幫助,獨自從床上下來,扶著助行器,一步步挪到門口的沙發上。說房間里太悶了。
第二天下午,女孩將拍攝X光片。手術的一期效果將一目了然。
“我既想知道又害怕知道。現在覺得時間好慢,人家說我在這里享受,其實我都快享受‘死’了,什么時候才到頭啊。”
“擔心失敗?”我們問。
“不。我擔心骨骺(音逅)線是否打開,打開了骨頭才能生長。我和醫生的眼光有差別,醫生覺得肉感一點好看,而我追求骨感美。后來我們雙方都蠻執著,都想把這件事情做好。磋商后,醫院進行了一些方案修整,二次手術就好多了。”
“有人說你是科學的試驗品。”
“不。他們做了很多同類的手術。他們現在把我當精品來做,我已經代表了他們的形象。”
“倘失敗,醫院損失的是形象,而你損失的或許是自己的下半生。”
女孩沉默。
我們的手上,管英和醫院的協議書充滿一些毫無情意的條款:“醫院概不負責”、“與手術無關”。
“不怕?”
“醫院給我買了保險,只有8萬塊;但他們面對我,與面對其他的消費者肯定是不一樣的,他們有壓力。”
我比她們真實
6月19日,術后20天。
從X光片上看,女孩的恢復良好。
這是我們第三次見面。她坐在沙發上,面朝房門。看到我們從樓道西頭走來,她笑了。
因與醫院協議在先,兩年內管英將為醫院的形象代言,所以她不得不接待記者們的不斷來訪,回答相同的問題,重復同樣的話。她似乎已習以為常。她說,即便是最少的時候,每天也會來一個記者。
“醫院從來沒限制我怎么說。嚴格來講,我現在說什么,醫院應該有人旁聽,但他們都沒有來。我不可能只為醫院負責,我也要對自己負責。接受媒體采訪,讓他們知道我的手術情況是我分內的責任。某種程度是也是對醫院的監督,是對我自己負責。”
媒體的熱炒是這個愛美的女孩始料未及的,她從沒想到過自己會成為公眾人物。盡管她并不介意目前的狀況。
她說不怕別人她是“人造美女”,是假的。“既然敢于站出來承認,我就不怕別人說。你們在醫院也看到了,每天來這里做手術的人有好多,不少人介意讓別人知道。我覺得我比她們都真實。”
女孩還沒有男友,她希望自己的男朋友也是真實的、大氣的。她對未來的男友有自己的描述:
我喜歡的男人,外表不一定是靚仔型的,但一定要大氣,遇到事情能扛得住,有幽默感,有責任感。就這四點。
我也不介意男友“知道我是假的”。如果他喜歡我,他就要喜歡我所有,包括我的缺點和優點。如果他介意,那我絕對不會和他在一起,天涯何處無芳草。我以前的男朋友都是上流人士,都是開奔馳寶馬的,都是大公司的。所以我整容不是為了要傍大款。因為一個男人而
失去自我太沒骨氣。
“我要為自己活著。”
管英還沒有仔細琢磨過自己的未來。
也許還會像以前那樣開家服裝店,也許會去從事其他更適合變美之后的工作。
管英自忖不適合拍片子或者做主持,大段的臺詞會讓她感到頭疼。
女孩沒說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