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問我:在夜闌人靜、輾轉(zhuǎn)難眠、百無聊賴之際,你將如何打發(fā)那漫漫長夜?
我將回答你:讀信。我會毫不猶豫地起身,翻箱倒柜,找出那些被我閱讀后就隨手亂夾在書報中的信件。
要是你再問:你讀的是不是情書?
你猜對了。我讀的正是情書,是一封封充滿深情的書信。
信,是一把打開時光隧道的鑰匙。有了這把鑰匙,我就可以縱情馳騁在昔日的歡笑中。
一封字跡潦草的信件,可以讓我清晰地回憶起當(dāng)年我接到該信件時那一刻的興奮,把我拉回到那久已忘懷的歲月,沉醉在那歡樂的時光里。
信首一個用錯的稱呼,信中一句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話,信尾一個幼稚夸張的簽名,都會令我神游太虛、冥思良久。
每讀完一封信,我都感慨萬千。寫這些信的親戚朋友,有的已經(jīng)杳無音信;有的早已長眠黃土;有的和我反目為仇;有的終身殘廢;有的飛黃騰達;有的窮困潦倒;有的窮兇極惡;有的為國捐軀,真是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世事的變幻無常,由此得以窺之。
青少年時代是鴻雁往來的高峰期。這一時期的信件最是浪漫可愛,浪漫中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可愛得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讀來猶如在海邊散步,在花叢中漫游。
離開校園,走進了社會大學(xué),信就漸漸少寫了。隨著電話的普及,信寫得更少了。近日漸漸流行起來的“一發(fā)即至”的手機短信,更使寫信成了“絕響”。
看著手中一大疊陳年舊信,就像看著價值連城的古董。在那30多年的禁絕華文、暗無天日的日子里,華文書燒的燒、毀的毀,就只有這一疊信,我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了下來。不為別的,只為了保存那往日的情誼。大部分世界名著燒了毀了,有機會可以去國外再買回來。買不到的可以到世界各大圖書館借閱。只有這一疊信丟失了就再也買不到,借不著。
要是你問我:既然這些信件這么珍貴,你怎么隨手亂夾在書報中呢?
我將告訴你:因為友情是需要去尋找,需要去發(fā)現(xiàn)的。只有耐心地去尋找,才能發(fā)現(xiàn)真摯的友情。只有尋獲之后的那一份驚喜,才能讓我在夜闌人靜中品嘗出那萬籟俱寂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