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彼此留給對方的印象并不美好
我和陳坤第一次見面是在2000年初。那次,我對陳坤的印象很不好。
我1994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從大學二年級起,就被中央電視臺邀請主持《生活》欄目。大學畢業后,我是當年惟一被正式分到中央電視臺的幸運兒。據觀眾反映,我主持的《生活》欄目給他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活潑的性格為我贏得了不少人緣。工作僅一年,我就被評為“最受觀眾歡迎的經濟節目主持人”。
趙寶剛導演早就通過看央視節目注意到了我,他覺得我臉部的輪廓和五官特征特別適合拍戲。2000年,趙寶剛導演準備投拍電視連續劇《像霧像雨又像風》,一下子就想起了我,并打電話告訴我,希望我能飾演劇中的女主角。那天,我應邀前去見趙寶剛。當時,他那里有許多工作人員和前來面試的演員。我正與趙寶剛導演聊天時,突然一個戴著怪異的帽子的大男孩蹦蹦跳跳地闖了進來。一進門,就大著嗓門說:“導演,你好,我來了。”
我并不知道這個大男孩就是陳坤,因為當時陳坤還幾乎沒有什么名氣。乍一見面,我對陳坤的印象并不好,覺得他很不沉穩,有些浮躁。我心中暗想:“趙寶剛導演怎么用這樣的演員呢?看來,趙導這樣的名導演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啊。”那次,我和陳坤幾乎沒有說話。陳坤給了我一張名片,也不知被我扔到了什么地方。
趙寶剛導演對我很滿意,力邀我加盟,說要讓我與陳坤飾演一對情侶。可是,我當時對做演員興趣還不太濃,加之我剛剛工作兩年,正是想將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用于實踐的時候。況且,要接這個戲,我就得從央視辭職,真讓人有點舍不得。所以,最后我還是婉言回絕了趙寶剛導演的盛情。
《像霧像雨又像風》在全國各電視臺播出后,立即引起了轟動,陳坤也隨著這部戲而迅速躥紅大江南北。我對陳坤出色的表演很驚訝,沒想到看起來那么“輕浮”的一個人,竟然能把角色塑造得這么好。
時間轉眼到了2002年下半年,趙寶剛導演開始籌拍電視連續劇《別了,溫哥華》。他覺得我和陳坤是劇中一對生死戀人任曉雪和羅毅的最佳人選。于是,他再次向我發出邀請。而此時的我也正想嘗試一下演戲,我過去看過許多趙寶剛導的戲,對他的才華很欽佩。所以,在人們不解的目光中,我毅然從中央電視臺辭職,開始了和趙導的合作。
開拍前,我在劇組又見到了陳坤。這次的陳坤與我第一次見面時完全不同,打扮不再怪異,人也沉穩了許多。我甚至都無法將眼前的這個人與兩年前見到的那個人聯系到一起。不過,剛見面時,我們只是禮貌地打個招呼,然后就分開了。
第二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去看一場時裝發布會。因當天上午我剛去醫院“點”了臉上的雀斑,做完后,臉上滿是涂滿藥膏的黑點。我怕讓熟人看到我的這副“尊容”,就特意戴了一副金絲邊的眼鏡。誰知,我和朋友剛走進會場,就遇到了陳坤和他的經紀人。因為不是很熟,兩人只是點了點頭,但我能感覺到陳坤見到我時愣了一下。恰巧陳坤的座位就在我的旁邊。我發現,他常常用余光瞟我,臉上還帶著怪異的笑容。
后來,兩個人熟悉了之后,陳坤對我說:“那次在時裝發布會上見到你,你的樣子真把我嚇壞了。我一直在暗想:原來趙寶剛導演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啊,怎么選了這么一個丑女孩啊。”
我哈哈大笑起來:“真的?你知道嗎,當初我在《像霧像雨又像風》劇組見到你時,也和你有同樣的想法。”陳坤打趣道:“那說明我們有心靈感應啊。”
就這樣,我們這對曾經都不看好對方的演員一起走進了《別了,溫哥華》劇組,開始了屏幕上的“情侶生活”。
因戲相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2002年底,《別了,溫哥華》在北京開機了。雖然我和陳坤在劇中飾演一對情侶,可是剛到劇組時我們卻很少來往,連話都很少說。平時見了面,也只是客氣地打個招呼而已。由于對陳坤并沒有特別好的印象,所以,別的演員都相互交流,我卻沒有愿望與其交流,只是覺得到時按照劇本的要求去演就行了。
我和陳坤拍的第一場對手戲,是我扮演的任曉雪被人送進精神病院后,陳坤扮演的羅毅來看望,任曉雪猛地從床上下來撲到門口羅毅的懷中,說:“羅毅,你終于來了!”這是一場激情戲,開始時,我有些擔心自己能否調動起情緒,因為畢竟我和陳坤不熟,對他印象又不是很好。但我一咬牙,決定豁出去了。
第二天開拍時,我按照導演的要求,把面前的陳坤想象成自己深愛的人,其他的一概不去想,見他進來,含著淚就撲到了他的懷里。沒想到,導演認為我的表演真摯感人,只拍了一條就過了。后來我知道,富有表演經驗的陳坤也暗自有點吃驚:“沒想到這個女孩剛一接戲,還挺有表演天賦、挺有激情的。”
在北京拍攝的半個月時間里,雖然我和陳坤的對手戲不少,但兩人仍然處在一種比較淡然的狀態,很少在一塊交流。接著,全劇組轉到加拿大溫哥華繼續拍攝。也許是異國全新的環境令大家的心境有了改變,我和陳坤之間的話也稍微多了一些。
一天,劇組要拍我和陳坤接吻的戲。這是我第一次拍接吻戲,心里不免有些緊張。拍攝前,陳坤為了緩和氣氛,故意逗我說:“你準備著點,我可要來真的啊。”我也裝作無所謂的樣子:“誰怕誰啊!”
不知是不是因為事先有了“鋪墊”,二人將那場吻戲拍得蕩氣回腸。趙寶剛導演非常滿意。也許是有過了“親密接觸”,我和陳坤的關系似乎親切了許多。在拍戲的空閑時間,我們聊起了自己的經歷。

我告訴陳坤,我的父母都是軍人,當年我曾特別想考復旦大學,但卻陰差陽錯地進了北京廣播學院。生活中,我有著疼愛我的父母,事業上,我也算一帆風順,在中央電視臺做主持人很開心,第一次拍戲又遇到了趙寶剛這么好的導演。
陳坤說:“你很幸運,我真的不如你。”他對我說,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離異了,后來,媽媽又再婚。他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里,受夠了別人的白眼和欺負。職高畢業后,他到市委機關做了打字員,還到夜總會當過服務員和大堂領班。后來,他考入東方歌舞團,兩年后又考入電影學院,接連演了《金粉世家》《像霧像雨又像風》等戲……
我沒想到,陳坤竟然有著如此不幸和曲折的經歷。我由衷地說:“怪不得我看到你有些憂郁呢。其實,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你沒必要總生活在過去的陰影里。”
那次談話后,我和陳坤的關系有了微妙的變化,兩個人的心仿佛靠近了許多。我覺得,陳坤靠自己的奮斗,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其實,他骨子里并不是表面上給人的那種印象,一副時尚男孩的模樣,他是個經歷過苦難、懂得珍惜、心地善良的人。
后來,我們的合作就更加默契了。作為一名有經驗的演員,陳坤從不對我的表演指手畫腳。有時我和他演對手戲時不能一下入戲,或者表演不到位,他就站在我的面前,對我說:“你看著我的眼睛,用眼睛和我交流。”每當拍我的鏡頭時,他就站在一旁親自和我對臺詞,以激發我的情緒。
有一次,我特意告訴陳坤,自己喜歡靠“爆發力”演情感戲,拍戲前不喜歡與演對手戲的演員交流,而喜歡實拍時現場發揮。我覺得,這樣會讓人有新鮮感,而且往往拍第一條時是最好的。陳坤默默記下了我的話,在拍戲前,他從不主動要求和我對臺詞、走戲,只有當我主動提出和他商量某場戲時,才會認真地和我交流。
為了在屏幕上更好地飾演好情侶,陳坤有意讓我在生活中感受到那種被人疼愛的感覺。當時,劇組在溫哥華拍戲的時間非常緊張,每天早晨7點多就要出發,晚上11點多才能收工。有時我實在太困太累了,站在那里幾乎都要睡著。每當這個時候,陳坤就會為我搬來一個凳子。怕我著涼,還會為我披上一件大衣。
陳坤所做的一切令我很感動,我覺得陳坤是個懂得尊重別人、很有愛心的人。他從不擺架子,而是真誠地去幫你,又不讓你臉面上下不來。他很細心,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去關心照顧別人。
漸漸的,我對陳坤的印象徹底發生了改變。我有什么話都愿意對他講,聽聽他的意見。有了委屈,我也愿意向陳坤傾訴,從他那里尋求安慰。而陳坤也在接觸中感覺到我是個有些與眾不同的女孩,認為我善解人意。他遇到什么事情時,也會首先想到告訴我。
《別了,溫哥華》在加拿大拍到一半時,我和陳坤也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讓情誼像河水一樣自然流淌
我和陳坤越來越多地發現了對方的優點。我們還驚喜地發現,其實我們倆的性格居然蠻相像的,對事情的看法也經常不謀而合,甚至各自喜歡的歌手和書籍也都很接近。劇組里曾有人開玩笑地對我們說:“你們兩個人很像是雙胞胎嘛。”我和陳坤聽后,心里都有點得意。
在《別了,溫哥華》中,我和陳坤飾演的情侶經歷了生生死死、忠貞不渝的愛情。后來,我和陳坤都完全沉浸在了各自扮演的角色中。加上在生活中兩人已經成了可以分享隱私的好朋友,因此,在接下來的戲中我們越來越投入,仿佛自己已經變成了戲中的人。
一次,劇組拍攝我失蹤后、陳坤好不容易才找到我打工的中餐館那場戲。戲中的任曉雪怕連累羅毅,強忍著對他的愛,拒絕了他來接她走的要求。羅毅轉身離去后,任曉雪覺得自己也許要失去他了,眼里含著淚,目送著羅毅遠去的背影……
那一刻,我仿佛覺得自己不是在演戲,是真的要和他永遠離別。而陳坤也仿佛以為這一切不是在演戲,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我真的拒絕了他。由于兩個人都太動情了,以致于真的非常難過。鏡頭拍完后,我們仍然無法從那種心情中走出來,忍不住痛哭起來。那一刻,兩人似乎同時感覺到,對方對于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在溫哥華兩個半月的拍攝完成后,我和陳坤也隨劇組回到了北京。朝夕相處了這么長時間,從當初的陌路人到如今的好朋友,一旦真要分手了,我和陳坤都有些戀戀不舍和傷感。我們互留了電話,相約一定要經常聯系。
之后,我和陳坤都接拍了新戲,分別到了不同的劇組。兩個人都在北京時,隔一段時間就會相約一起去喝杯咖啡、聊聊天。不在北京時,我們就通電話。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我們都會想起向對方傾訴。我們都覺得,如果沒有對方這樣一位好朋友,自己會很難過的。
在和陳坤的接觸中,他對朋友、對家人的態度深深地影響了我。陳坤是個很仗義的人,如果朋友有事相求,他會盡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幫助。一次,他得知一位朋友的父親病了,而當時他剛拍完準備戲,特別累,特別想倒下睡一大覺。可他仍不顧疲勞,馬上買了禮物趕到醫院,幫助這位朋友在病床前照顧他的父親。
陳坤總是善待每一個人。一次,陳坤和記者約好接受人家采訪,而他那天正好不舒服,他覺得自己不能失約,因怕耽誤采訪,他硬是早早地趕到采訪地點,躺在沙發上等記者。陳坤當年考電影學院時沒有錢,是一位朋友幫他交了幾十元的報名費。直到今天,他還記著這位朋友,一直在到處尋找他。
陳坤自然也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平時,他幾乎每天都要和母親通一次電話,向他報平安。只要能抽出一點時間,他就會趕回四川老家和母親團聚。每次回去,他總不忘了給母親買一大堆營養品、服裝、化妝品、首飾等。在家里,他寸步不離地守在母親身邊,陪老人聊天,和她一起做飯、看電視,讓母親盡享天倫之樂。
我是家里的獨生女,以前,對親情和友情不是特別往心里去,也不會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情,而和陳坤相處后,他的為人處世方式深深地影響了我。現在,我常常會主動給朋友打電話問候,得知朋友有困難時,主動鼎力相助。在家里,我還自覺地幫著媽媽做家務活。父母過生日時,我會想著給他們買禮物。出外拍戲,我天天給父母打電話,匯報自己的情況……
看到我的這些變化,陳坤覺得我“更加可愛”了。他真誠地對我說:“真希望以后還能經常和你合作。”而我也覺得自己挺幸運的,第一部戲就和陳坤合作,還通過這部戲和他成為了好朋友。
許多人都覺得我們是一對非常般配的金童玉女,希望兩人有個像劇中一樣的“美好結局”。我說:“以后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但現在,我們是非常非常好的朋友。我想,真純的情誼不需要人們急于去下什么定義,讓它像河水一樣自然流淌,那樣不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