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寒之家突降災難
1996年,25歲的尹邦瓊經人介紹,嫁給了四川省什邡市化肥廠的工人曾順利。1997年3月,尹邦瓊順利地生下了女兒曾尹。尹邦瓊做夢都沒想到,一場從天而降的災難正在小曾尹的生命路口潛伏著……
1997年初夏的一天,尹邦瓊正抱著女兒在街上散步,一個老太太突然表情嚴肅地對尹邦瓊說:“這孩子的臉色不正常,你應該帶她到醫院看看。”老太太的提醒讓尹邦瓊一陣緊張,一個在心里深藏了多時的擔心終于浮出腦海。原來,尹邦瓊天生就患有嚴重的貧血,分娩時,她就曾因為供血不足多次昏迷,在醫生的搶救下才得以順利生產。當時大夫就說過,她的病不適合懷孕,今后也不能輕易再懷孕。對于醫生的話,尹邦瓊很擔心,她害怕孩子一出世就像自己一樣重病纏身,當看到出世后健康的小曾尹,尹邦瓊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了下來。她萬萬沒有想到,那個自己一直擔心的惡魔原來并沒有走遠,它暫時的安靜僅僅是在準備一次更大的肆虐。
第二天,尹邦瓊夫婦帶著孩子來到了成都華西醫院。醫院的診斷結果猶如晴天霹靂:小曾尹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她的血紅蛋白僅有6.8克。大夫告訴他們,這是一種因家族遺傳帶來的重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嬰兒一般長到3~5歲就會死亡;即使通過治療,也很少有患兒能活到10歲。
尹邦瓊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里的,她感覺懷里的孩子特別沉重,像一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一定要讓女兒活下去!”尹邦瓊看著不停搖頭的丈夫,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里,仿佛一松手,就會有一種力量搶走她手中鮮活的小生命。
要想挽留或者延長小曾尹的生命,惟一的辦法是不間斷地為她補充紅細胞。從什邡家里到成都華西醫院,每個月尹邦瓊都會抱著女兒跑一個來回。剛開始由于年齡小,孩子只需要每月輸入100毫升的紅細胞,但隨著小曾尹的成長,紅細胞需求量也在不斷地增大。
小曾尹在母親的呵護下漸漸長大,看著女兒能夠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樣玩耍,尹邦瓊的臉上幾年來第一次有了一絲笑容。可這種笑僅僅在她臉上停留了片刻,就被隨之而來的焦慮代替了。隨著孩子補充紅細胞量的增加,所需的費用也在不斷地增加,原來每月數百元的醫療費已經增加到了現在的1200元。尹邦瓊每時每刻都在為錢發愁。
就在這時,曾順利所在的工廠到了舉步維艱的窘境,1999年秋天,曾順利下崗了。拿到8000元補償費的那天,這個平時不動聲色的漢子大哭了一場。
曾順利用補償費在方亭鎮上擺了個小攤。由于小地方的消費能力有限,小攤的經營毫無起色。為了維持女兒每月的治療費,曾順利不得不背起沉重的商品,到臨近的鎮上去趕集市。扛著上百斤的包裹,風雨無阻地穿梭于附近的幾個鄉鎮,曾順利常常是饑一頓飽一頓。即使這樣,一段時間下來,除了沾滿塵土的那些無法脫手的商品,曾順利仍然一無所獲……
看著這個家庭遭遇的不幸,好心的親戚終于忍不住開始勸說尹邦瓊夫婦放棄:“你們都還年輕,為什么一定要為這個帶不大的孩子拼命呢?放棄吧,別讓這孩子把你們拖垮了。”不知道是親戚的好意觸動了夫妻倆脆弱的神經,還是一種心照不宣的猶豫壓得他們不敢面對彼此的目光,那些日子,夫妻倆很少說話。
那天晚上,天上沒有一點兒亮光,曾順利終于忍不住對妻子說:“邦瓊,放棄吧。我也不忍心這樣做,與其看著孩子死在我們手里,還不如把她丟在大街上,興許這孩子命好能遇到一個好人家……”
作為妻子,尹邦瓊能夠理解丈夫的無奈,可作為母親,尤其是看到笑得那么無邪的女兒,尹邦瓊實在無法放棄。她找不到話來安慰丈夫,也許僅僅是做母親天生的善良和無私讓她覺得自己應該堅持。“順利,我知道你很累很苦,可她是我們親生的女兒呀!如果我們把她推給社會,也是要人去管她,與其讓別人照顧她,為什么不能是我們親自來照顧她呢?孩子選擇了我們,也是一種上天注定的緣分。我們應該會有辦法的!”那天晚上,夫妻倆難以入睡,誰都知道整整一夜對方的眼淚究竟包含著什么。從那以后,尹邦瓊開始留意各種報刊,她相信會找到一種方法可以治好孩子。
為救女兒兩度懷孕
也許是尹邦瓊的善良感動了蒼天,也許是這對夫妻不懈的努力終于得到回報,1999年的一天,尹邦瓊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鄭州市一個小男孩的臍血救活了患“地中海貧血”的哥哥。尹邦瓊就像一個溺水的人突然抓到了一根浮木,她很清楚,這也許就是自己等待已久的一線希望。為此,尹邦瓊專門到幾家權威醫院咨詢,雖然醫生告訴她,那樣的病例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但就是這哪怕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讓尹邦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用同一血緣的臍血來拯救曾尹的生命。也就是說,年逾而立的她要重新懷孕生子。
尹邦瓊的想法遭到了丈夫的否定。曾順利很清楚,尹邦瓊跟普通女人不同,她患有先天性貧血,醫生已經警告過她不能懷孕,也就是說尹邦瓊再次懷孕極有可能以生命為代價。曾順利不允許自己深愛的妻子去冒險。
“順利,我是孩子的母親,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治好她的病而我不去做,我肯定會恨自己一輩子的。如果真的有你擔心的事情發生,只要我能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能夠延續女兒的生命,我也死而無憾。假如你不讓我去嘗試,我比死了還痛苦,你明白嗎?”尹邦瓊幾乎說不下去了……
與其說曾順利是被妻子說服的,不如說他實在找不到拒絕妻子的理由,曾順利終于同意了尹邦瓊的冒險計劃。
1999年6月,尹邦瓊如愿懷上了第二胎,這個已經被生活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女人又有了久違的笑聲。可尹邦瓊沒有想到,就在一家人充滿希望地期待孩子降生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又一次把她推向深淵。在懷孕二十幾周時,尹邦瓊按照醫生的囑咐到醫院抽羊水檢查,她腹中的胎兒竟然與小曾尹一樣,也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地中海貧血”!
令曾順利奇怪的是,這次妻子卻一臉的平靜。尹邦瓊沒有流淚,即使做完人工流產后,這個在別人眼里脆弱無比的女人仍然沒有一滴淚水。因為她始終堅信,只要自己還活著,就可以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曾順利已經無力再勸阻妻子了,這一次他做好了一切準備,仿佛一個飽經風雨的船工,毫不猶豫地站在了妻子的船上,他們心里同時升起了一葉希望的帆。
不知上天是否要故意考驗他們的毅力,還是要替他們減去不該承受的太多的災難,這一次懷孕周期竟然等了整整兩年。2003年6月,已經33歲的尹邦瓊第三次懷孕。夫妻倆最痛苦的事是上醫院去做例行檢查。每當此時,他們的心跳都會加快,生怕醫生告訴他們腹中的孩子有什么不測和異常。他們每天都在祈禱著,希望老天能帶給他們一個健康的孩子。
2004年3月1日,就在小曾尹7歲生日這天,夫妻倆終于盼來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這是一個十分健康的男孩。一家人為兩個孩子相同的生日激動不已!但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這個與他姐姐同一天出生的孩子,卻給全家帶來了不幸的消息:他的血液配型只同他姐姐的血液有一半相合和匹配。也就是說,如果用他的臍血來挽救他的姐姐只能有一半的把握,這在醫學上具有很高的風險,而且成功率非常小。
那天,醫院的長廊上靜得出奇,許多知道了他們故事的人都靜靜地站在走廊上,像是要和這個不幸的家庭一起期待奇跡的出現。當醫生把這個消息告訴尹邦瓊的一剎那,來自兩個家庭的老少十多人突然一起發出了同一種聲音。震耳欲聾的哭聲使原本靜謐的醫院充滿了一種撕心裂肺的絕望。尹邦瓊已經哭不出聲音了,剛剛生完孩子的她,一臉漠然地任眼淚滑過那曾閃爍過希望的臉龐。
曾順利沒有在醫院陪伴妻子,他帶著小曾尹回到了家。哄孩子睡下后,曾順利艱難地站起身來。此刻的他已經聽不見一絲響動,他惟一要做的事,就是離開,離開這個熟悉的家,離開這個只給了他災難和不幸的世界。他沒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困境,惟一的解脫只有一走了之。他走到女兒的床前,輕輕地對熟睡的女兒說:“孩子,原諒爸爸,不是爸爸狠心扔下你,爸爸實在是沒有辦法呀!”曾順利的哭聲把小曾尹驚醒了。看著滿臉淚水的父親,懂事的她用小手擦著父親的淚水:“爸爸你怎么了?爸爸不哭,是不是我不聽話讓你生氣啦!如果尹尹不聽話,你就打我吧!罵我吧!那樣我就會記住的。”曾順利一把將女兒抱在了懷里……
一個教育學家曾經說過,為人父母,如果你有勇氣去面對,你就不難發現一個事實,當我們在教會孩子一些東西的時候,孩子也在教會著我們。尹邦瓊說,小曾尹不僅用自己純真的親情挽救了曾順利的生命,也用她的純真教他學會堅強。一天深夜,小曾尹突然走到尹邦瓊面前問:“媽媽,我的病能治好嗎?我能不能活到10歲呢?”尹邦瓊做夢都沒有料到年僅7歲的孩子會這么問,她不知該如何回答,任眼淚奪眶而出。看著媽媽哭了,小曾尹也急了:“媽媽你別哭啊!小尹尹不死了,小尹尹一定要活下去,要跟爸爸媽媽一起活!”那一瞬間,尹邦瓊突然覺得孩子在長大,也就在那一瞬間,原本有些失望的她重新感受到了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是孩子給她的。“小尹尹一定要活下去!”這是孩子的心聲,也是她的心聲!
尹邦瓊說:“既然第三次懷孕能有一半的相配,那么只要自己不放棄,肯定能生下一個可以和小曾尹血液相配的孩子。”
這一次曾順利堅決反對,他告訴妻子,他再也不會讓妻子冒險了。曾順利說:“我會拼命去掙錢的,有了錢我們就可以延續孩子的生命,等到有一天,醫學肯定能夠治好孩子的病的,肯定能夠!”尹邦瓊相信會有那么一天的,可她擔心的是,病情越來越嚴重的女兒能等到那一天嗎?除非那一天早點來臨,除非出現奇跡。
母愛感動天下好心人
2004年6月1日,尹邦瓊期待的奇跡真的出現了。那天,她從報紙上發現了一則消息:“四川省血干細胞庫特地為患有血液疾病的兒童免費提供臍血干細胞。”尹邦瓊興奮得一夜沒合眼。第二天,她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帶著女兒趕到成都。省血干細胞庫的工作人員在經過認真調查和核實,尤其是得知了她這些年來為了治好女兒的病,不惜兩次懷孕甚至計劃第三次懷孕救女的事,以及全家人為此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后,都被眼前這位普普通通的母親所感動。他們當即表示要盡所有的能力幫助這對母女,并盡快為小曾尹找到與之相匹配的干血細胞。
3天后,工作人員終于在上百萬份血源中找到了與小曾尹相匹配的干血細胞,并表示將免費向曾尹提供。苦等了多年的希望終于來臨了,女兒終于有救了,一家人高興得跳了起來。但這短暫的亢奮和幸福很快就又被殘酷的現實擊破。得知這一消息的當天,曾順利夫妻倆到醫院咨詢做手術的相關事項。當醫生告訴他們,僅移植手術費一項就需要15萬元時,夫妻倆一下子愣在了那里。15萬,即使對于災難前的他們來說,都是一筆不可企及的天文數字,更何況現在!剛剛燃起的一點希望的火花又被撲滅了。那天回家的路上,一家三口都沒有說一句話,因為各自的心里都有著相同的痛苦——沒有錢。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正當他們為錢而一籌莫展的時候,許許多多好心人正把一雙雙溫暖的手伸向這個不幸的家庭。多年來,尹邦瓊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兩次懷孕救女的感人故事,慢慢在當地傳開了,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到尹邦瓊家中,他們要看看是怎樣一個女人,將這千年傳遞的母愛揮灑得如此蕩氣回腸驚天動地。尹邦瓊那間原本暗淡的小屋被一顆顆愛心擦得亮麗照人,1元、5元、10元……捐錢捐物的人流中太多陌生的面孔讓尹邦瓊感動不已,太多的鼓勵讓這個堅強的女人熱淚盈眶。四川大學知名學者張放教授得知此事后,在把一筆捐款交到尹邦瓊的手里時,動情地說:“當初如果聽了丈夫和外人的話,把重病的女兒拋棄了,你的物質生活肯定是要比現在過得好一些;你也許很快就會忘記所有的不快,但你卻逃不掉良心上一輩子的債和愧疚。你沒有這樣做,是因為你是一個平凡的母親,是一個善良的女人。你的行為對得起那個有幸做你女兒的孩子和這個你所生活的社會大家庭。雖然你現在同樣是平凡的一個傳統女性,但你所具備的品格卻是出奇的高尚和偉大,能與天地同齊、日月共輝!”
2004年7月初,尹邦瓊的故事引起了什邡市委、市政府、市婦聯的高度關注。什邡市委書記劉成鳴先后數次到尹邦瓊家中看望這位偉大的母親和她的女兒,并以個人身份捐款。劉書記還號召全市人民向這位偉大的母親學習,在全社會造成一種“弘揚母愛,關愛生命”的良好風氣。同時,市政府專門派人到成都市與相關醫院商議做手術的事,還為小曾尹開設了一個專門的愛心捐贈賬戶。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近十萬元的捐款匯集到了愛心賬戶上。雖然離小曾尹手術所需費用還有欠缺,但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尹邦瓊卻眼含熱淚地說:“孩子有救了!”
與此同時,尹邦瓊也收到不少同類患者家長的來信,正是這些來信或詢問,讓尹邦瓊有了一個長期的計劃。因為在為孩子治病的7年時間里,她已經由一個對“地中海貧血”一無所知的母親,變成了對該病的基礎治療和護理頗有心得的“專家”,在得到眾多好心人幫助的同時,她想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回報社會:開通一個“地中海貧血患者熱線”,專門向各地患有與女兒同樣病情的人們講解自己的心得體會,用自己7年多的經驗告訴更多的人們如何去戰勝病魔,免費接受人們的咨詢,以此來回報社會對她一家的幫助和關愛。
作者補記:
在社會各界的大力幫助下,小曾尹的手術時間已初步定為9月中旬,在四川省最好的醫院——華西醫院進行。我們衷心希望小曾尹最終能夠勇敢地戰勝病魔,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伸出大善大義的雙手,讓小曾尹徹底走出病魔的陰影!
編后
面對隨時會被病魔奪去生命的女兒,尹邦瓊身上所彰顯的無私母愛讓我們感動,社會各界對她伸出的援助之手更讓我們淚流滿面。我們要說,尹邦瓊是偉大的,也是幸運的,但我們不得不提的是,尹邦瓊及女兒所遭受的磨難,從科學的角度上講,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結婚前她進行了婚檢,懷孕時,堅持孕期保健檢查,她的人生將會發生改變。
現在,許多青年情侶圖省事,忽略了婚檢這道程序,殊不知,這不僅是對夫妻雙方,也是對后代不負責任的行為。尹邦瓊一家的遭遇告訴我們,婚檢、孕檢,不僅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我們也只有相信科學,尊重科學,才能避免生命中的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