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模特界,她有著“冷艷美人”和“百變魔女”之稱。只要你留心任何一本時尚雜志,瀏覽任何一種電子媒體,都無法躲避她那撩撥人心的魅力。
她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美貌和氣質,而且她聰慧靈性,又有一絲狡黠,讓你心慌不已,但又不得不為其驚嘆仰慕,因為她的身上有著無可言喻的美麗才情。
她是誰?她就是中國時尚界現今人氣最旺、最紅火、最耀眼、身價最高,被法國時裝權威譽為“中國國際超模”,在美國轟動一時,獲得“中國最有才華的模特”榮譽而聲名鵲起、成就斐然的中國超模姜培琳。
一不小心成名模
1995年,年僅16歲的我身高已長到了178公分,由于酷愛運動我考入了黑龍江體育師范學院運動心理系。教練發現我性格內向,不愛言談,而且說話時聲音太輕太低,根本不是當體育老師的料,他便建議我換個環境。當時有兩個比我高一屆的同學,已經改行從事模特職業,她們見我體形完全具備了當模特的外在條件,便鼓動我去當模特。
那是1999年5月,當時正在讀大四的我從哈爾濱來到了國際大都市上海,參加當年的上海國際時裝節模特賽。由于此前我從未接觸過模特行業,對模特職業的渾然不知,再加上初次參賽心理上的緊張,穿上高跟鞋之后,一登上T型臺沒有任何走秀經驗的我就兩腿發抖。第一輪初賽下來,淘汰出局自然在情理之中。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來有一個巴西選手因為觸犯中國的法律而被取消了參賽資格,為了保證比賽的完整性,組委會臨時決定讓我補充上陣。當我再次走上T型臺時,信心倍增,精神大振,冥冥之中仿佛有什么東西在期待著我,我像換了個人似的,神采飛揚地走在T型臺上,臺上臺下頓時響起了陣陣的喝彩與掌聲,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最后我竟然殺出重圍,過關斬將,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冠軍。一個從沒有接觸過正規模特培訓的選手,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居然打敗了來自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專業模特,一舉奪魁,這在中國模特界,乃至世界模特史上還是破天荒第一人。
上海轟動了。陰差陽錯,一夜之間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在校大學生,成了中國模特界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獲獎后,我留在了上海發展自己,開始了真正的模特生涯。
用獨特的魅力詮釋服裝的靈魂
雖然我陰差陽錯成了名模,也許你不相信,其實我并不喜歡模特這個職業。我從小的夢想是長大后當一名中國跳水運動員,在我的潛意識里,模特這個行業是個浮躁且膚淺的行業,是一種短命的吃青春飯的職業。可是,既然踏入了這個圈子,就要對工作負責。2001年7月,我初到北京發展時,正好遇到了北京歷史上前所未有的40多度高溫,而且我還連著感冒發燒,一下子瘦了10多斤,我硬是咬著牙堅持著,參加了100多場走秀。正是這種玩命的工作勁頭,才使我逐漸被眾多客戶所認可。
在外人的眼里,模特是一個光彩耀眼的職業,在臺上走秀,展示的是一個女性近乎完美的化身。可作為一個優秀的模特,這種完美并不是僅靠漂亮的臉蛋和身材的優勢就能達到的,只有豐富的知識積淀,才能使模特煥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女人的氣質是靠著很多的書,用書香熏出來的,我愿意花很多時間去看書,去上學讀書,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奠定厚實的文化底蘊,才能與眾不同。古人不是講“腹有詩書氣自華”嗎?只有博覽群書,才能培養出一個女人華美高貴的氣質。只有深刻理解了設計師的表達風格,才能賦予時裝以靈魂,進而取得觀眾的認可。
基于對時裝表演藝術的認可,在臺上我的表現方式與其他人格格不入。剛開始設計師們也難以接受,漸漸地他們認可了我獨特的表現方式,認為我具備了一個國際化模特的素質,而且我的表現方式正是向著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是我自身的魅力贏得了國內外眾多服裝設計大師的認可。
隨著走秀技術的日臻成熟,我也取得了很大的收獲與成績。2000年—2001年,連續兩年我被評為中國十大名模,排名第一。我隨之被天津工業大學服裝系、浙江大學服裝設計學院、新疆藝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先后為國內外20多家知名品牌作形象代言人。
2001年我的事業走上了頂峰,美國全球著名的詩思有限公司,想在亞洲開拓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物色形象代言人,在眾多的影視明星、歌星、模特中,我以自己獨特的魅力,高學歷和聲譽影響力被選為“美神萊”寶石亞洲區形象代言人。從此,我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地拍宣傳片,學到許多東西,這是我最大的收獲。
我是一只會保護自己的貓
2002年我出了一本書《追逐虛榮》,成為中國模特中第一個出書的人。一時褒貶不一,有人說我在作秀。其實我只是說了自己想說的話,試想哪一個女孩子不愛虛榮,我認為這并沒有壞處,我一直認為虛榮就是女人最大的動力,追逐虛榮的過程就是自我奮斗的動力所在,我的成功幾乎都是源于這一動力,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盡管走到今天,我已經擁有了較高的名氣和財富,可模特生活對于我只是生命的一種體驗和挑戰的結果,我決不會為了任何理由勉強自己,我要求的是對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掌握,而不是把命運交到別人手中。等將來我退出了模特界,我不會去當歌星或影視明星,因為我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我喜歡追逐知識,所以我現在正在北京師范大學攻讀心理學碩士,我對寫作也情有獨鐘,從2001年起我就開始給一些報刊寫專欄文章,我希望將來能在文字的跳躍中尋找筆耕的快樂。
我一直把自己比喻成一只貓,因為我像貓一樣需要出去闖蕩,需要出去讀書和工作,而平時的愛好就是在家呆著。另外,我離不開我的家人,我不論到哪里都有家人陪著,而且我是一只非常會自我保護的貓,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這也許是我經常頻繁出國吸收的經驗吧。
渴望心動的感覺
在T型臺上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成年累月忙于事業的奔波,有時繁忙的演出之余,孤獨和惆悵之感便會襲上心頭,這時候就特別渴望能有一個堅實的肩膀作依靠,有一個溫馨的港灣讓疲憊的心在那里歇歇有多好,可是我至今沒有找到這份緣。
我想我對愛情的要求不算太高,男朋友不需要有多少財富,但身高必須和我相仿,他要具有智慧和素質,他要受過高等教育,具有非常的學歷和一顆寬容的心。能夠包容我、寵愛我、呵護我,讓我像小女孩一樣在他面前任性撒嬌。因為我的性格和處事都非常“自私”,男朋友如果不能夠理解我和包容我的行為和思想,這怎么能行?
我想我的男友更應該是一本書,在我想看書時可以拿他當書來讀,他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我希望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他能夠教我很多東西,教我很多他的人生經驗和社會閱歷。雖然與同齡的女孩相比,我的經驗屬于比較多了,但我還是覺得不夠,我的男朋友應該比我更優秀更出色,這樣我才更具有安全感。
其實,我也曾經有過兩次戀愛。第一任男友是上大學時的同學,他是我的初戀,我們感情非常好,那時情竇初開的我們,愛得純潔,愛得執著,也曾花前月下,也曾海誓山盟。然而,由于少不更事注定了這是一場無疾而終、隨風而逝的戀情。我們的初戀,始于純真,夭折于成熟,留在心間更多的是無奈與惋惜。
第二任男友是我在上海打拼時認識的,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他給了我很多無私的幫助,那時候我孤身一人在上海謀生,遠離故土親人,是他陪伴我度過了那段孤獨寂寞的歲月,帶給我無窮無盡的美好幻想,是他的鼓勵和幫助讓我事業的理想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對于他的愛是由感激出發而開始,到了最了解時感情卻走到了盡頭。這是一段無言的結局和難釋的情懷啊。
我渴望找到那一份心動,我渴望早日邂逅生命中屬于自己的另一半,可他在哪里呢?我始終固執地認為,一個女孩子做模特的終極目標有3個:一個是嫁個有錢人,第二個是利用自己的名氣來賺錢,第三個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載入史冊。前兩條對于目前的我來說,是太容易了,但我追求的卻是第三條,我期望能以自己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而被載入史冊。當若干年后,人們談論起中國模特發展史時,能提及一個叫姜培琳的女孩對服裝界的影響。
在采訪即將結束時,姜培琳告訴記者:作為北京師范大學基礎心理學的碩士研究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將來我能夠開個心理診所,工作上能夠自己掌握時間,為那些需要心理幫助的人們送去一份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