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在提及制造行業的信息化時,多是會探討ERP的話題。而UGS希望用行動證明,不久的將來該是中國制造業實踐PLM(產品生命周期)的時候了。在我們采訪美國UGS公司大中華區資深技術副總裁宣志華時,他的觀點正是如此。
在不久前UGS公司舉辦的論壇上,其高層就向媒體介紹了全球采用PLM增長最快的亞太地區的業務發展概況。的確,在亞太地區,PLM解決方案變得越來越至關重要,因為整個亞洲的制造企業都在探索通過向市場推出更具創新理念的產品,同時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并更加緊密地與客戶、供應商和其他伙伴合作,從而尋求在全球經濟中強有力地參與競爭。而UGS則希望通過其廣泛的協同式PLM工具、平臺和服務,幫助這些公司轉換他們的創新流程。
“這并非只是想法而已,我們已經實際地幫助中國企業改進自己的生產流程,”宣志華興奮地告訴我們,“現在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通過PLM產品,增加工作效率,提高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的響應能力。”
可以說,PLM對于部分國內制造企業而言,仍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而UGS要想讓眾多用戶理解和接受PLM,憑借的又是什么?宣志華如何看待未來的市場前景,這些都足以引起我們的好奇心。
制造業的未來10年
問:國內制造業信息化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你認為這個發展過程有什么特點?
答:我接觸中國的制造業信息化領域大概有近二千年。國內企業的信息化首先是從硬件開始。而從十年之前,這個模式開始產生不小的變化,管理軟件開始受到他們的重視。到現在目前為止,我覺得中國的用戶學習速度很快,因為他們看了很多同行的運作方式是怎么樣的。所以他們現在的e化方式是以自身需求為主,而不是什么軟件都可以。他首先是看自己的需求,然后再去看這個軟件的功能和配合度。
問:那么你認為現在制造企業的主要需求會在什么方面?
答:對于制造企業來說,需求的核心都是以產品為主。你要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客戶的需求了解之后,會變成你產品的需求,以及你對產品的設計理念,怎么樣可以達到客戶的需求。
這樣來講的話,產品首先要有一個概念,應該最后達到一個什么樣的功能在里面。比方說手機,通常客戶購買的時候要看外形和功能。所以手機廠商一定要滿足用戶對產品外形跟功能的需求,才可以打開市場。一個產品從設計到制造過程中,不斷會有新的信息投進去,當我們看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時候,會發現每一個階段,都會產生出很多不同的信息,這些信息有些現在是在PDM中管理產品數據,有些是在ERP中來管理。而更深層次來觀察,就可以看出來,其實每一個信息都跟這個產品有密切關系。無論是財務的數據還是售后服務數據。
問:所以說,你的看法是,因為制造業首先制造的是產品,這是一個企業的基礎,信息化的核心也首先是圍繞生產出產品這個基礎而進行。但是國內制造行業的信息化熱點主要還在ERP上。
答:我是這樣看的,中國現在以制造業為主,但是很多企業沒有去觀察這個產品到底有什么樣的市場需求,包括從外形到功能。他們大部分還是以加工為主。這樣的制造業形態表明,他如果要投資信息化,首先會先投資ERP。而未來的10年,如果他是以自有產品為主的話,他投進去最多的會是在PDM方面。
問:你認為未來國內制造企業的發展會是向自主研發產品的方向發展?所以信息化的重點也會產生變化?
答: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你可以看到中國制造企業有一個特點,很多企業很希望創立自己的名牌,甚至是國際品牌。中國現在有很多大型企業都在向外面發展,他們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帶到全世界。我們現在看到韓國很多家電品牌都已經進入了全球市場,將來的十年,中國企業也會走這條路。他們會先把中國的市場站穩,通過合并重組繼續壯大。這樣來講,目前國內制造業有一個優勢,它的成本可以控制得很好,因為它是從低成本開始的。接下來他們會把資金投入到產品的外型、功能方面的加強,這樣在未來爭取更大的競爭力。
問:這是否也預示著PLM將更被用戶重視?
答:的確如此。我們的公司總裁曾講過,他對中國市場的看法是,PLM在中國制造業將來10年中會非常重要。假如中國的制造業逐漸轉型成為一個以產品為核心的形態,PLM系統比起ERP在未來10年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改變競爭優勢
問:一直以來,中國作為新的世界工廠的說法不斷,因為我們的企業目前具有很大成本優勢,那么您如何看待這種狀況呢?
答:假如一家企業還是以成本為主的話,我覺得它將來的十年,一定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怎么樣才可以把這個成本再降低。但是現在中國的勞動成本已經到了一個水平,你很難再想象這個可能的出現。所以假如它還是以成本為競爭手段的話。它可能要搬到別的國家。而從信息化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企業更多考慮如何從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來作為戰略,這是一個趨勢。
問:對于“珠三角”以及“長三角”一帶的外向型企業而言,如果從加工轉向發揮產品的競爭優勢,有沒有設那么手段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轉型,你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
答:這些企業要從成本為主變成產品為主,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很長的時間。我認為,這個企業一定要有決心,它沒有決心,還是以成本控制為主的話,它很難長久發展。通常我們看到那條路是怎么走的呢。首先是以很低的價格吸引客戶,接下來要增加自己產品的價值,就是以加工為主轉而加入一些產品設計,要慢慢的加一些價值在上面。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從前以OEM為主的企業現在都變成了ODM,加入了自己的設計理念。當然成長壯大的路有很多條,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問:說到這里,剛才你提到過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這個概念與PDM有什么樣的區別,您是否具體說一下?
答:我剛剛提到,一個制造企業會先了解客戶的需求,然后對產品進行設計,設計的時候,可能是有一些CAD的三維模型,然后有一些分析的數據在里面。以后還會有一些CAPP的管理工藝等,最后會進行生產。這就會有采購、財務、人員等方面的管理。因此在這期間會需要CAD、ERP、CRM等等不同功能的系統。對于外國的企業,他們現在碰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怎么樣把這些系統的信息集中起來,然后分析整理提供給管理層,幫助他們做出決策。而國內的企業通過PLM可以比較容易把整個系統建立起來,因為他們企業內部的系統還不是很復雜(包括幾種ERP系統并存)。
PLM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它是把你從客戶需求到產品設計、產品分析,工藝管理等等所有的產品信息進行管理。它只是一個平臺,把上游的數據眼下游的生產數據接上去。現在PLM的平臺,可以把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產生出來的數據都在上面進行管理。而有一些應用的功能,還是留在ERP等系統里面。當然將來變成一個系統,也不是不可能。
問:我看到一些文章,寫國內一家汽車制造企業運用了UGS的PLM產品后,生產管理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你能具體分析一下,這些管理的提升具體在那個方面?
答:這家公司以前沒有上這套系統的時候,去拿一個信息花可能要花費十幾天的時間。現在,系統首先可以幫助他找到“對”的信息,從前它可能找幾次都是錯誤的信息。其次,管理者可以很快看到這些信息,避免了以前的人力和時間的浪費,他們很快可以在電腦上可以看到這些有用信息,并進行分析。這是最明顯的一個改變。
批準定位
問:U6S看到了未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你們希望如何引領這個需求?
答:我們的看法是這樣的。從EDS分離出來后,我們也擁有了一個空間可以自己去開拓,公司的新老板對PLM的前景非常看好,而且我們認為PLM的發展有一個很大的契機是在中國。因此我們在中國對市場的投資也好,在產品的投資也好,都確定了一個目標一一就是把這些不同的工具(例如需求管理、產品管理、項目管理等等),做成一個統一的平臺、界面。
問:那么UGS最強的優勢是什么呢?
答:就是我們對用戶的支持。舉一個例子:我在這個行業工作十幾年了,很少能夠看到一家公司像UGS這樣,對自己不同的產品作好長遠計劃,而且保障用戶從一個版本可以升級到過了五年、十年,都可以有一條“路”繼續走上去的。這樣我們給客戶的是一種信心。他今天的投資,五年之后,十年之后,還是會有“路”繼續走上去。我覺得UGS比其他公司在這方面做得都好。
問:UGS在朱來管理軟件市場希望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答:我們公司有一個很明確的信念——希望把用戶手中不同功能的系統、工具,可以放在單一的平臺上,讓這些本身本來是解決不同問題的軟件,能在單一的平臺上得到支持,用戶可以得到單一的界面,單一的數據。這代表未來的一種發展方向。你會看到,這是一個很公開的平臺。那些復雜的軟件,都可以在這些平臺里面運作,數據不會很分散,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樣,用戶的操作方面會很容易,可以解決很多現在遇到的難題。
問:能看到你本人對此也是充滿信心。
答:我認為,中國的制造企業未來一定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支柱,PLM也一定是他們不可以缺少的工具。我們很希望在目前這個發展階段,可以幫助他們實現自己未來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