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派記者 樓夷 發自美國紐約、華盛頓“祝賀你,總統先生。”美國東部時間11月3日11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克里"/>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欄目:時事報道>
本刊特派記者 樓夷 發自美國紐約、華盛頓
“祝賀你,總統先生。”美國東部時間11月3日11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克里打電話向現任總統布什表示祝賀,承認落敗,由此結束了漫長的選舉。
當天下午,紐約中央公園附近的寫字樓里,著名投資銀行家喬治索羅斯對《財經》表達了他的沮喪之情。
“我感到非常非常失望。”索羅斯說。他把眼鏡拿在手上反復撥弄,顯得心神不寧。他的糟糕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索羅斯今年為美國大選投入了至少1600萬美元資金,建立了著名的Moveon.org助選網站,并親自到數十個城市進行演講,反對布什競選連任。但是,一年多下來,一切努力均付諸東流。
不僅僅是這位大投資銀行家不得不面對他2004年最大的投資失敗,整個民主黨陣營也都士氣低落,他們傾盡全力而戰,非但沒能打敗布什陣營,反而為共和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局面。
極端的例子發生在紐約世貿大廈的廢墟上。11月6日,一位來自佐治亞州的25歲青年男子翻過高墻,用獵槍自殺。他的家人對警方說,布什的連任令他十分沮喪。
不過,多數民主黨支持者并沒有表現出極端不滿的情緒,全美各地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游行示威。所謂“大規模移民加拿大”或“支持克里的各州脫離美國獨立”之說,對多數布什的反對者來說也不過是苦中取樂的笑話。
“畢竟沒有重蹈佛羅里達的覆轍,這是最好的事情?!痹谝粋€名為“美國經濟發展委員會”的非政府機構任職的民主黨人摩根布羅曼對《財經》記者說。
2000年大選結束后,他正在佛羅里達度假,對于當時的混亂局面印象深刻。“街上到處是抗議游行,我們再也經不起那樣的混亂了?!蹦Ωf,“結束了就是結束了。我相信,即使換做布什,他也會這么做的?!?/p>
布什不僅連任,也因比克里多得350萬選民投票而一雪前恥,不再被稱為“少數人的總統”。他是自1988年以來第一個獲得“簡單多數”(50%以上)選民投票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獲得最多選票的總統。此外,共和黨不僅再度掌控了參眾兩院,也拿到了更多的席位。
內閣洗牌:孰去孰留
共和黨及其支持者從狂喜中逐漸平靜下來,而觀察家們早把目光投向了布什的下一步重大舉動:調整內閣成員。
盡管布什的第二任期要從2005年1月開始,但內閣換班已經開始了。事前,人們普遍猜測國務卿鮑威爾將離職。但出人意料的是,首先提出辭呈的是司法部長約翰阿什克羅夫特和商務部長唐納德埃文斯。
司法部長約翰阿什克羅夫特一直是布什政府中最受爭議的人物之一。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在“911事件”后政治上趨向極端保守。
他推動了《愛國者法案》的通過,賦予執法機構更大的權力,包括竊聽電話、查閱借書記錄、跟蹤電子郵件的使用等等。阿什克羅夫特作為司法部長,因為支持這項妨礙公民人身自由的法案而遭到民主黨人和自由派的強烈抨擊。
相較之下,剛剛被布什提名接任司法部長的阿爾貝托岡薩雷斯,現任白宮法律顧問,看上去似乎比較溫和。這位49歲的拉美裔美國人,在小布什擔任得克薩斯州州長時就成為其追隨者。
他曾任小布什的法律顧問以及州務卿。1999年布什任命岡薩雷斯為得克薩斯州最高法官。在得克薩斯州最高法院任職期間,他投票贊同未成年女孩在墮胎之前可以不必告知父母。這使得虔誠的保守派頗為惱怒,認為他在墮胎問題上不夠強硬。
事實上,岡薩雷斯在許多重要問題上和前任司法部長一樣屬于爭議人物。他幫助起草了《愛國者法案》,并且是擴張行政權力的堅定支持者。而最受爭議的則是他于2002年撰寫的備忘錄,其中寫道,在阿富汗被捕的塔利班和拉登的戰士是“敵方戰斗人員”,不適用于日內瓦公約的保護。他還認為,面對反恐戰爭,保障戰俘權利的《日內瓦公約》已經過時了。不少自由派媒體和評論家要求對他的這一紀錄加以慎重考慮。
《紐約時報》評論道:“(備忘錄)反映了岡薩雷斯的法律思想,說明他可能對反恐戰爭的相關法律進行高度激進的解釋?!币虼?,很難說岡薩雷斯是一個更溫和的人選,還只是另外一個約翰阿什克羅夫特。但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民主黨成員似乎認為,除了阿什克羅夫特,誰都可以。
觀察家認為,如果不出現丑聞一類的重大變故,岡薩雷斯的任命能夠得到參院的通過。
先前有人推測岡薩雷斯可能成為布什替換即將退休的高等法院法官的人選,但《紐約時報》11月11日的報道認為,布什可能意在讓岡薩雷斯在司法部長的職位上積累經驗和民意,為下一次高等法院的提名做準備。
尚存懸念的是商務部長埃文斯的續任。此前曾有傳言說埃文斯將可能成為白宮辦公廳主任。但布什在大選獲勝后,已宣布留任現任白宮辦公廳主任安德魯卡德。
由于布什政府傾向于任用忠誠的追隨者和顧問,《經濟學家》猜測,未來的商務部長可能是來自辛辛那提的商人梅賽爾雷諾茲,他是布什競選最大的捐款人之一。其他可能的人選變動中,猜測最多的便是國務卿柯林鮑威爾。
長期以來,鮑威爾被看做是布什政府中的鴿派,在對外政策上主張多邊主義,且與切尼、拉姆斯菲爾德等人有激烈沖突。人們曾經普遍猜測他將不再留任。而康多麗莎賴斯,現任國家安全顧問,被看做是國務卿熱門人選。
另外一個可能的人選是現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約翰丹佛斯。但隨著大選接近尾聲,鮑威爾一度暗示自己也有可能留任。近日阿拉法特去世,中東和平進程面臨嚴峻的考驗,鮑威爾留任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財政部長約翰斯諾被認為在完成減稅計劃之前不會離任,至少他還要幫助布什完成其稅收改革。
副總統迪克切尼和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作為強硬派,是布什政府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戰略的推動者,也沒有絲毫去意。
在阿布格萊布監獄丑聞之后,國內外要求拉姆斯菲爾德辭職的呼聲極高。但這沒有動搖布什仍然任用他的決心。目前伊拉克局勢未穩,而美國軍隊的改革也沒有完成,布什政府顯然期待拉姆斯菲爾德的留任。
政策調整:變與不變
“911事件”以后,布什政府奉行極右的新保守主義政策,包括在國內實行巨幅減稅政策,在對外政策上實行單邊主義,通過先發制人的策略進行伊拉克戰爭等等。在他贏得了空前的“政治資本”之后,布什是否會轉向中間道路呢?
大選結束之后,許多專家認為,布什陣營會把選舉結果看做人們對他們的政策的支持和認可,繼續執行現有的政策。在獲勝演說以及新聞發布會答問中,布什描繪了第二任期的國內外政策的大致輪廓。
他明確表示要提出一整套的國內政策計劃,首先實行社會保障改革,這是他第二任期的最大目標之一。其次他還要改革“過時的稅法”,并改善公立學校,“支持家庭和信仰的最高價值”等等。
對外政策方面,布什重申通過建立自由和民主來打擊恐怖主義的長期戰略。
他宣稱,要支持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新興民主政權。他表示,將打擊伊拉克的反美武裝,并稱“為了讓伊拉克成為自由國家,必須擊敗所有試圖阻止選舉和自由社會出現的力量”。美國和伊拉克的軍隊自11月8日開始費盧杰攻勢,至今進展順利。布什還表示,期望訓練12.5萬名伊拉克警察以保衛2005年1月的伊拉克首輪選舉。
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伊沃達爾德撰文指出,布什政府在對外政策上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伊拉克的民主是否能夠真正建立。如果2005年1月31日的伊拉克選舉推遲或者暴亂擴大,布什所獲得的“政治資本”就可能像前總統林登約翰遜在越南戰爭問題上一樣消失殆盡。
布什政府的另一個難關是伊朗和朝鮮的核武器問題。目前,布什政府內部對伊朗和朝鮮采取接觸還是強硬立場依然有分歧。
伊沃達爾德強調,布什政府實現對外政策的能力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叭绻绹洕俣鹊胨ネ耍嘧趾陀蛢r無法支持經濟,那么他會發現他再也沒有任何政治資本可用了。”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問題出現,美國的對外政策會保持現狀。
卡耐基和平基金會專家揚沃爾夫斯塔爾認為布什政府會采取更為自信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政策,來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
他撰文指出,新保守主義將具有更大的影響力。而美國的對外政策會致力于消滅其他美國的潛在威脅,就如同目前推翻伊拉克政權一樣。
“美國也許會對其同盟提出更多的要求,要求他們做出艱難的選擇,表示對美國的忠誠?!彼麑懙?。“這也許會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政策帶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美國在東亞、歐洲和中東的盟友。而最終結果是,美國內部政治的分裂會演變成為整個世界的分裂。”
對華關系:保持連貫
布什政策的連貫性也將體現在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上。
“我認為美國的對華政策不會有很大改變?!痹乐嘘P系委員會主席,現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關系學院中國研究主任戴維蘭普頓告訴《財經》。
蘭普頓指出,在“911事件”后,美國認識到,中國的合作與支持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艾F在美國和中國的關系比美國和其他許多大國都要好。”他說,“布什政府與中國政府的高層接觸深度和廣度也遠遠超出了克林頓政府時期。”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鵬告訴《財經》,布什大選期間,數度與中國領導人通話,并先后派切尼、賴斯、鮑威爾訪華,顯示出希望進一步推進美中關系發展的心愿。競選連任后,胡錦濤主席在賀電中高度評價布什對發展兩國關系的貢獻,布什也隨即于11月8日打來電話表示感謝,并再次承諾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在即將舉行的APEC會議上,兩位領導人也將實現會晤。
如此密切、熱絡的首腦互動,在中美關系發展進程中實不多見,既顯示了兩國領導人促進雙邊關系的誠意,也反映出中美關系確實處于歷史上“最成熟的時期”。
蘭普頓認為,目前的美國對華政策是建立在長期的戰略意義上的,并非短暫的戰術性合作。
“我常常聽說,中國方面有人認為美國只是為了反恐暫時利用中國,一旦反恐戰爭結束就會掉轉槍口,對付中國。”他說,“但是反恐是長期的,對華政策也是長期的?!倍遥壳皼]有任何可替代的其他對華政策,任何其他對華政策都會損害美國利益。
袁鵬則認為,中美關系能否建立起超越反恐和朝核合作的長期穩定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布什未來四年對華政策的走勢。至少在三個方面他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一是在臺灣問題進一步明確既有立場,包括“一個中國”政策、不承認臺灣是主權國家、反對臺獨、減緩以至停止對臺軍售等。
未來四年中美能否在臺灣問題上達成新的戰略共識,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美關系未來30年的發展方向。
二是推動中美軍事安全關系的全面恢復和發展。包括敦促美國防部高層實現對華正式訪問,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緩解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發展的戰略疑慮等等。
三是妥善處理中美經貿摩擦。2005年將是中美貿易摩擦的高發期,能否繼續保持“經貿摩擦非政治化”的局面,有賴于布什的決斷力和決策力。
本刊記者王豐、實習研究員康理誠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參見本刊網絡版“財經特稿”,袁鵬:《布什想干什么》、陶晴:《奪取中西部:宗教價值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