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典new-classical readings
《金融經濟學基礎》,黃奇輔、李茲森伯格著,宋逢明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除了由譯者名字本身所提供的翻譯質量的保證,不同于以往的大部頭金融學教科書,這本書的特點是:(1)數學基礎清晰,(2)文字表達簡單明確。
《社會制度的經濟理論》,安德魯#8226;肖特著,陸銘、陳釗譯,韋森審訂,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我還以為這本經典著作永遠不會有人翻譯了呢。好在,復旦大學的韋森君回國不久即著手組織“當代制度分析前沿”系列翻譯工作,終使這本1981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得以與中國讀者見面。以譯事之艱難,一本著作越是離我們時日久遠,其翻譯工作就越是需要勇氣和毅力。倘若我們今年見不到這本譯著,未知又要等待多少年呢。
《管理是什么》,尼爾#8226;M#8226;格拉期著,徐瑋、魏立原譯,中國勞動保障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企業管理領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情商、個人效能、公開賬簿管理、經濟附加值、供應鏈管理、創新和成長……如今的企業管理者們面對太多不實的蠱惑,層出不窮的新思想、新理論令人目不暇接、難辨真偽。那么,管理到底是什么?至少,本書提供了一種回答。
知識與情趣knowledge and cultivation
《網絡中生存》,羅斯#8226;道森著,金馬工作室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的敘事思路十分接近我對作為“自由人的自由聯合”的互聯網的看法。盡管經歷了“互聯網泡沫”的幻滅,整個世界畢竟正在體驗由互聯網帶來的革命。這場革命將把人類帶往何方?我希望讀者能從這本書里獲得一些啟示。
《經濟學如詩》,韋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書的題目已經表明作者的立場,要把經濟學當做詩歌來寫作。韋森君的勤奮,在今日上海的學者當中,尤其在今日上海的經濟學者當中,以我的觀察,是獨一無二的。他的這本小冊子,尤重語言學與經濟學的關聯,試圖對以漢語書寫的經濟學來一番語言分析。
《中國知識分子十論》,許紀霖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許紀霖這本書的文字很打動了我,尤其是最后一篇“激情的歸途”——論及聞一多畢生思想幾經轉折,但其“底色”是浪漫主義的。這組文章,我個人以為最重要的是第二篇,“公共知識分子如何可能?”
《福柯的生死愛欲》,詹姆斯#8226;米勒著,高毅譯,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10月第一版
這本書的英文本1993年剛一出版,就被視為福柯研究的經典著作。稍后,我讀到了它的中文繁體本,不滿意它的臺灣譯者的格調。因為他非要把原文標題中的“passion”(激情)翻譯為頗有挑逗和商業味道的“生死愛欲”,不如譯作“福柯的情感生活”或干脆譯作“激情福柯”。
《基因組:人種自傳23章》,馬特#8226;里德利著,劉菁譯,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這本科普讀物1999年剛剛在國外出版時,我就向國內讀者推薦過了,而且,我還下載了它的第8章“X和Y染色體”,作為那一年“制度分析基礎”課的閱讀材料之一。按照作者的解釋,每一對染色體都有自己的“個性”,故按二十三對染色體分別撰寫23章。
本刊學術顧問 汪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