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寶寶在空調房間里悶得頭上都要生出嫩芽兒來了,這可怎么辦呀?快帶寶寶走出家門,走進田野,那里有一個綠色的夏天,更有一個有趣的昆蟲世界!
(一)葉間躍動的蚱蜢
鄉間的清晨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啊,草葉間有許多綠色的大蟲子在跳躍!寶寶興奮地大呼小叫起來。不用說,那一定是蚱蜢了。快捉一些回家!可是這些小精靈都有翅膀,而且還會一下子蹦得老高老遠呢。折騰了好大一會兒,終于捉到了一只。看著自己的戰利品,寶寶開心死了!
蚱蜢有一個尖尖的腦袋、細長的身體,有一對、兩對、三對足,還有兩對翅膀!寶寶一邊仔細觀察著手中的俘虜一邊說。它為何不唱歌呢?寶寶這時肯定會奇怪地問你,因為他聽到草里傳出了一只蚱蜢發出“扎扎”聲。那可不是他在唱歌,那是它在飛行時前翅和后足磨擦發出的聲音。
(二)葡萄架上的螳螂將軍
看著架上一串串綠色的小葡萄,寶寶忍不住搬來一把小椅子,打算采摘一顆放進嘴里。呀,葉間有只奇怪的綠色大蟲正舉著兩把大刀對著寶寶虎視眈眈呢!寶寶嚇得一下子縮回了小手,找來一根小草棒,跟那只奇怪的蟲子對壘起來。沒想到那只蟲子竟然毫不退縮,用綠色的大刀勇敢地和寶寶打起了仗。小爸小媽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們告訴寶寶,這勇敢的蟲子叫螳螂,那對大刀是它的長臂。可要當心別讓它的“螳螂臂”劈傷孩子。
螳螂細長的前胸上生有一對鐮刀似的前腳,時不時耀武揚威地揮動兩下,這可是捕捉其它昆蟲的武器呢!要知道它的大刀似的長臂有多厲害嗎?它足足可以吃掉一只比它身體大得多的昆蟲!當寶寶得知螳螂吃的大多數都是害蟲時,他的心里一下子充滿了對螳螂的敬佩之情。
(三)蟬鳴聲聲
寶寶要午睡了,誰在屋外不停地鳴叫,害得寶寶無法安睡?是蟬!我現在就要抓住它!說干就干,找來一小撮面粉,放一點水,和成面團,然后不停地揉捏,不停地放在水里清洗,不一會兒,手中的面團就會變成粘性十足的面筋了,將面筋粘到細竹棒的頂端,一個捕蟬棒就做好了。爸爸領著寶寶來到有蟬鳴叫的樹下,輕手輕腳地將竹棒粘著面筋的一端靠近蟬身……
蟬又稱知了,無論懂還是不懂,它總是叫“知了!”寶寶們可不能學它。會鳴叫的蟬是雄蟬,雌蟬可不會鳴叫,所以雌蟬又叫“啞叫蟬”。蟬的成長周期有十幾年,而除了最后一年的夏天以外,其他的時間都是蟄伏在泥土里。呆在黑暗里十幾年,剛出來又被我們抓住了,寶寶有點不忍心了,趁你一不注意,他已經將蟬放飛了。有這樣的愛心寶寶,你能不微笑嗎?
(四)晚霞中的紅蜻蜓
夕陽西下,一只蜻蜓正在空中輕盈飛舞著。“晚霞中的紅蜻蜓,請你告訴我,童年時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小爸小媽耳邊回響著那首古老的歌謠,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悵。寶寶可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我要抓住它!寶寶大叫了起來。真是沒辦法!只好找來一只網兜綁在竹竿上,然后高舉著竹竿跟著蜻蜓跑了起來。哈,紅蜻蜓被網住了!寶寶這會兒卻安靜了下來,蹲在地上仔細地看蜻蜓透明的眼睛、修長的身體、薄薄的羽翼。
在昆蟲中,蜻蜓可一直都是人們頌揚的對象,因為它的優美身姿,更因為它是蚊蠅的天敵。蜻蜓有一對凸起來的大眼睛,幾乎占據了整個頭部,它的眼睛可非同一般啊,那是由10000~28000只小眼睛構成的復眼,可以看清5~6米外的東西。蜻蜓飛行的速度很快,而且可以連續飛行一個小時不休息呢。
時光真是一個不近人情的家伙,寶寶還沒有玩夠,回城的日子就到了。“我不走,我情愿在鄉下做一只快樂的小甲蟲!”寶寶哭著在地上耍賴。
這可真是一個難題!怎么解決?小爸小媽們自己開動腦筋呀!